炎黄地理2022年第12期

炎黄地理

炎黄地理2022年第12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炎黄地理》(月刊)创刊于1984年8月,主管单位: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单位: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主要栏目:人文地理、城乡规划、地质勘探、建筑施工、文史纵览、教育探究、农林园艺、经济管理、交流论坛等。

目录

历史文化 | 张居正改革时期蓟辽总督权力扩张探析

创设于“庚戌之变”后的蓟辽总督,掌管蓟、辽地区军事防务,张居正改革时期,扩大了蓟辽总督的权力,使该职务逐渐向边疆权臣方向转变。分析这一时期蓟辽总督人选,发现都与张居正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张居正当国时期

历史文化 | 本体视阈中的孔颜之乐之“仁乐同体”特性

从本体视阈而观,“孔颜之乐”的本质内涵是于道而乐,表现为本体仁心之乐与事功义行之乐的合一性。人之天命之性,是人之为人的本体论存在根据,既是仁德发源地,也是快乐所在地,孔颜之乐体现出“仁乐同体”的特性。

历史文化 | 试论曹操历史形象与艺术形象的转变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他用武力统一了当时的北方,成为一代枭雄。历史上大家对曹操这个人物形象争议很大,从曹操所处的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他的历史形象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在历史形象方面,曹操通常是作为

历史文化 | 浅谈先秦孟子“尽心知性”说及其现实价值

孟子,姬姓,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孟子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著作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对后世影响巨大。后世宋明巨儒中的部分思想一脉相承于孟子思想,例如“阳明先生”王守仁的“致良知”

历史文化 | “隐逸”与“清廉”

两千多年前,经过孔子的评述、孟子的转述以后,沧浪之水已经由自然之水上升为人文之水,并成为含义隽永的文化语码。沧浪文化的精髓在与屈原共话的渔父口中得到了提炼,那就是通过《孺子歌》传递出的“清正”“廉洁”

风土人情 | 岭南宗法社会的重构与自梳文化现象浅析

自梳女指那些在未婚梳起已婚女性的发型,从此终身不嫁,仍然住在父母房子里的女子。自梳女群体的产生伴随着岭南宗法社会的重构。这一风俗从清末开始在岭南兴起,直到新中国成立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通过对清代历史资

风土人情 | 民俗文化在影视剧中的应用分析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及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影视剧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如今,大众传媒发展势头迅猛,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强烈,对影视剧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影视

风土人情 | “东山歌册”的传承研究

“东山歌册”是一种说唱艺术,是民间说唱文学,是闽南人特有的珍贵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一民间曲艺瑰宝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国家的肯定。但由于种种原因,曾经辉煌一时的“东山歌

遗产保护 | 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国传统孝文化建设探究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孝文化起源于人类社会早期,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以适应社会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乡村振兴

遗产保护 | 历史建筑的保护及修复

历史建筑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当地的历史风貌,而且体现了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西安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及修复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遗产保护 | 从传承到守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担负着展示多元文化的使命。神香制作工艺于2020年被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中,更曾是澳门三大支柱手工业之一。现有较多研究聚焦于神香本体,忽视

遗产保护 | 从川剧《变脸》看任庭芳先生表演追求

现代题材的戏曲作品以不同角度的思考、实践、呈现,探索如何通过戏曲的形式从外到内合理塑造近现代人物形象,并与当代新审美舞台空间有机融合这一难题。现探析由任庭芳先生主演的四川省川剧院1997年版川剧《变脸

旅游与思考 | 传统节日的文化品牌建设路径探究

中国传统节日诞生于人民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中,发展于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具有强大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维系作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统节日以独特的文化优势、深厚的历史底蕴,围绕着举旗帜、聚民心、育

文物古建 | 新时代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初探

博物馆是文物收藏的主要机构,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物的研究、展览、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类传播历史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文化桥梁和沟通纽带。新时代下,博物

文物古建 | 浅析秦汉时期古典园林之上林苑

秦汉时期,我国古典园林蓬勃发展。上林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大型皇家御苑。主要对处于关中平原秦汉时期的上林苑进行研究,浅析秦汉时期上林苑的特点及对后世园林建造的影响。我国园

文物古建 | 海南地域建筑表皮的情感化设计体现

海南别具一格的海岛风光、独一无二的海岛文化及应运而生的经济技术特点使当地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南地域性建筑风格。通过对海南地域建筑和新兴地域建筑中建筑表皮的研究,探讨不同地域建筑的情感化设计体现。关于

文物古建 | 碌曲县古村落地名类型与分布特征研究

地名是一个地方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是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文化印记。藏族历史悠久,一些古代遗留下来的乡里村落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些地名见证了碌曲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藏族文化不可分

文物古建 | 文物管理工作中藏品的科学保护与保养

文物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留给后人欣赏且对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进行研究的重要承载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浓厚的气息,所以对文物藏品进行保护与保养十分关键。而文物藏品基本年代久远,极易受到人为及环境

文物古建 | 革命纪念馆馆藏文物的保护与管理

革命纪念馆是历史革命事件、红色文化的呈现空间,其中馆藏文物更是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载体,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革命纪念馆的馆藏文物涵盖文献、旗帜、衣帽、战备器械等,鉴于这些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

文物古建 | 博物馆场景教育的要素分析

博物馆被誉为教育的第二课堂和人类教育的终身学校,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属性已成为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博物馆场景教育的场、物、引导者、参观者四个核心要素进行研究,寻求场景教育中的交互设计优化模

书画长廊 | 龙门石窟造像艺术风格研究

龙门石窟拥有数量最多、规模最庞大的石刻造像,是我国乃至世界令人瞩目的石刻艺术宝库,在中国石窟艺术领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既对后期其他石窟的开凿、刻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日本、

书画长廊 | 数字动漫陶瓷制作工艺流程及技术

数字技术与3D打印技术融入陶瓷创新设计与陶瓷制作领域,引发了陶瓷创新制作新浪潮,详细介绍了数字动漫陶瓷的创新设计手段、陶瓷制作工艺流程、使用的科学技术及手工艺技术要领等,了解到数字技术的加入给陶瓷制造

书画长廊 | 艺术工学视域中的马勺文化虚拟再现研究

陕西社火中的马勺脸谱艺术是三秦大地的文化名片,具有浓厚的古仪古韵和鲜明的美学特征。基于艺术工学学科理念,研究陕西社火文化中马勺脸谱艺术的造型方式和数字媒体表达方式。以虚拟仿真手段对马勺脸谱艺术的造型、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