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5期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5期

周刊 文化综合

简介

《三联生活周刊》由中国出版集团下属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是一份综合性新闻和文化类周刊。 2018年3月,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荣誉。《三联生活周刊》前身为邹韬奋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韬奋先生的创刊目的是:“每星期趁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以“供应特殊时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粮”。《三联生活周刊》自1995年在《生活周刊》传统基础上创刊,定位是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做中国的《时代》周刊。办刊宗旨是“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

目录

封面故事 | 从初一到十五:过年美食

初一:2月8日 蒸饺初一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意为辞旧迎新。北方人把饺子看得「神圣」,在苏州则是一种小吃,吃法随意,口味繁多。饺子旁置兰花,取意幽谷芬芳,富裕悠远。初二:2月9日 糖年糕过年吃年糕,年丰人寿高。糖年糕是苏州特色,用上好的江南糯米、桂花、白糖等原料蒸制而成,香甜韧糯,桂花味浓郁。初

封面故事 | 最想念的年货

( 除夕 )食不厌精,更不厌广,无广难精。又到了三联年夜饭开桌的日子。历时两个多月,20多位记者奔赴海内外一线美食重镇,在北京、天津、武汉、上海、安徽、云南、四川、贵州、广东以外,我们第一次大步幅拓展路线,增加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现在终于要端出这桌盛宴了。前三年里,我们已经采

封面故事 | 新加坡生活史的主流叙事

( 每天下午名厨冼良准时出现在红星酒楼里 )用9天时间,我们寻访新加坡的美食与人物。从组屋楼下的小吃巴刹,到赌场之上的顶级餐厅;从烹饪世界杯冠军的早午餐,到战胜了米其林大厨的老店铺;从用洋葱招待贵宾的法餐小伙,到带回印尼传奇的隐士高人。新加坡国土约700平方公里,早已脱离农业社会。每

封面故事 | ​新加坡,美食之美

( 乌节路仍然是新加坡最繁华的逛街胜地 )海南鸡饭,山水有相逢“你为什么要吃早餐哪?”叶荣生对于我在酒店喝了一碗白粥简直要深呼吸了。“好吧,我带你多走点路。”为了吃得更多,我们就这样暴走起来。步行的最佳起点是来福士登岸的码头。我看见路边卖著名的海南鸡饭的店想进去,叶荣生摇头,“还不到时候”。卖海南鸡

封面故事 | ​除夕前夜饭

很多很多年以前,当我还在南加州大学念书的时候,曾接受一对美国夫妇的邀请,在洛杉矶以北约一百英里的小山上露营。虽然从山上可以远远地看见太平洋,但小山本身并不十分出色。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这座小山是她任教加州大学的父亲买下来的。美国同学的丈夫是位画家,太太仍在加大读人类学。我们二人曾互做家教,她教我应

封面故事 | ​印度尼西亚的中国年

每当慈菇上市时,我家便知道春节将会来临,筹备工作也开始了。家佣就买几斤的慈菇回家,刷洗后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大陶缸里浸至发芽。祖母也开始向各成员发配任务。虽然父亲早以结婚后搬离祖屋,母亲也无法逃避支配。由于妈妈的审美能力强、品位高,家中所有的床单与窗帘布都由她负责。妈妈是个土生土长的英国华侨,从小娇生惯

封面故事 | 香港元朗美食漫游

( 小年 )华嫂冰室:邓达智的乡土情结到达元朗屏山乡坑尾村的时候将近中午12点,看到约定见面的华嫂冰室外已经排起了长龙。如果是人流如织的港岛这种午饭排队的景象并不稀奇,但这里算是新界乡村,便能断定这家餐厅必有不同寻常之处。邓达智从一个角落走出来,招呼我们坐到预留下来的桌旁。他穿着黑色棉服,头发是精心

封面故事 | ​陈家厨房的香港味道

( “蛇王林”店内的木柜里放着去掉牙的毒蛇,这里专门提供新鲜蛇肉和蛇羹 )平常真味回想起来,在食谱作家陈纪临和方晓岚夫妇那里尝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次是一道听上去足够普通的炒鸡蛋。好奇他会如何像魔术师一样转化这平凡食材,我便在旁边细细观察:陈纪临把蛋黄和蛋清分开两个碗来用筷子打散,蛋清打的时间

封面故事 | ​陈家偏好的香港食材

( 海参、鲍鱼和干贝是海味店里常见的食材 )酱料:冠珍酱园陈家厨房里用的全部是冠珍的酱油和酱料,这让我对这家能满足陈家人挑剔舌头的品牌感到好奇。于是陈家夫妇帮我联系了位于新界元朗的酱园工厂安排了半天的参观。不过要是购买冠珍的产品就不用那么大费周章,在city'super和TASTE那样的精品超市,都

封面故事 | 年夜饭,年复一年必然中的意外

一个人在英国生活久了,过年就变成了一件需要记挂却不再值得期待的事。新年当然也有一个替代品,冬天里的人们需要喜庆的气氛对抗寒冷。到了11月中,街上便挂满了彩灯,12月后节日气氛渐浓,白胡子老头和鹿的形象开始充盈于大街小巷。到了圣诞节那天火车停运,大多数商店都关门,校园里变得空空荡荡的,中国同学们却大多

封面故事 | ​美食不孤独, 跟随赵文瑄寻味

( 扫尘 )2015年,赵文瑄主演了一部话题之作,改编自日本漫画家久住昌之同名漫画的电视剧《孤独的美食家》。日本版已经拍到了第五季,是走红多年的人气之作。中国版第一季的副标题是“台湾篇”,我们跟随赵文瑄扮演的伍郎,去见识台湾的在地饮食,鱼货市场的生猛海鲜,总铺师办桌的古早味,市民夜市的多元丰富,甚至

封面故事 | 眷村菜:在家常滋味里寻找光阴的故事

( 王伟忠总说他的一切都来自于眷村成长背景的滋养,而台湾眷村饮食文化的复兴,也得益于近十年来他利用电视剧、纪录片、话剧、综艺节目等各种形式所进行的宣传推广 )王伟忠:我住“宝岛一村”1996年,台湾逐渐拆除整改眷村,规定全台800多个眷村必须在2009年前完成迁移、改建。2004年老家嘉义眷村拆除前

封面故事 | 黄婉玲的台菜谱:台南府城的古早味古早心

( 黄婉玲花了十几年走访老师傅,整 理台菜谱,留住即将消失的古早味, 为的是证明“台湾人是有根的” )2013年,台湾上映了一部颇为卖座的美食电影《总铺师》。“总铺师”,台语发音近似“tong pu sai”,意思是宴席中做菜的主厨。电影中的化骨通心鳗、鸡仔猪肚鳖、菜尾汤……不知道赚了影迷们多少口水

封面故事 | ​一别经年难再见

对于旅居北美的人来说,头年10月到次年2月这段日子,既短且长。10月的万圣节,11月的感恩节,12月的圣诞节,1月的元旦,2月的春节、元宵、情人节,有人欢天喜地生怕浪费了一个调剂饕餮的由头,有人百爪挠心过鬼门关一样难挨。年前,朋友携出差兼探亲的太太来小住,这位先生厨艺颇精,到了见家里只备了牛排青笋,

封面故事 | 澳门美食的融合之味

祭祖佛笑楼:黄氏家族的澳门百年佛笑楼有一种混杂的气质让我着迷。比如,它用佛陀笑容来命名餐馆,介绍却说是一家葡式西餐厅;它的总店在昔日的烟花之地福隆新街,周围全部是老式建筑,它是迥异的厚重实木门脸,完全西餐厅的样子。为我开门的是一位长者,后来我知道那是已经87岁、跟过三代东家做事的服务员荣叔。而当我坐

封面故事 | 拿督李永光和他的槟城美食小队:美食是最好的黏合剂

( 黄亚华鸡翅膀是全世界最好吃的鸡翅 )槟榔屿海风吹拂,岛上古老的街道和风物,脱离了发达都市的浮华。槟城是最古老的南洋城市,1786年已经是英国殖民政府开发为远东最早的商业中心城市,当时从国外大量引入劳工,因此南洋华人、娘惹很多在槟城发源。我们进入槟城的时候被它颇现代化的道路交通和楼宇建设吸引,比起

封面故事 | 从巴生到怡保,马来半岛的两大美食集散地

( 巴生蓝色清真寺 )巴生肉骨茶:源头之味叶荣生对于我们两眼一抹黑地到达吉隆坡很不放心。“无论如何,我要再带你们吃两样东西,一个是巴生肉骨茶,一个是太平的娘惹菜。”吃到巴生肉骨茶的第一口我惊呆了,这完全不是新加坡温柔清爽的肉骨茶!肉骨茶的“肉”字被大大地写在老板李汉盛捞肉的案板背后。

封面故事 | ​度岁

记忆中人们写度岁贺年的诗词,虽也有“柏绿椒红事事新”一类可喜的句子,但印象更深的,常是那些有关光阴之速、一岁无成、年华苦短、离乡未归的慨叹——“岁末纷多思,天涯渺未归”;“客中惊又度年华”;“吟鬓短,彩符新,五湖犹是未归人”。在儿童看来,过节应该都是美好的,因此长大后客居在外,才格外怀念不可复制的、

封面故事 | 冯国明与冯梦涛:北京“金生隆”气质养成记

( 探亲 )如何吃一盘爆肚“如果您点的第一盘是牛百叶,第二盘是牛百叶,第三盘还是,服务员就知道您肯定是不会吃的人,很快就给您打发走了。”冯梦涛说,但如果点了便宜的“羊四样”,“我必须得对您加以注意,肚板、食信、蘑菇和葫芦,一点都嚼不烂,全是囫囵吞的,那您肯定是老行家”。他是北京“金生隆”餐厅

封面故事 | 食客与写者赵珩,美馔里的旧时风物

食单在赵珩家,我第一次看到了食单。一份用的荣宝斋的彩笺,一份是洒金笺,折叠成拉页,轻轻拉开,是用小号毛笔誊录的各式菜名,小楷工整,章法自然。这是赵珩家庚寅和戊子年除夕的食单:六色干果压桌,冷菜十六只,热菜六件,大件一只,点心三道,水果三样。这其中,大件一般是鸡汤什锦火锅,冷菜和热菜中除了那几道独门特

封面故事 | ​在北京,如何正确地吃牛羊肉

( 冯国明和肉铺的白大姐是20多年的老交情,她这里的清真牛羊肉分割得规矩又干净 )炖牛肉:三个部位和筋头巴脑不光回民,汉民也认为清真屠宰更干净清洁,所以挂着清真招牌的肉铺特别多,有时真假难辨。冯国明常去朝内南小街菜市场逛牛羊行,挂着清真字样的“小白子牛羊肉店”是他信任多年的采买店铺。“小白子”是位4

封面故事 | 卫嘴子,津门美食的两极

( 津门张记包子铺的三鲜包是民间小吃的精品之作 卫鼎轩总厨张晓麟 )“北京人讲玩,上海人讲穿,天津人讲吃。”在天津南开区的一座居民楼里,高成鸢用一句话概括了三大直辖市居民的特点。在天津图书馆当了多年研究馆员,高成鸢在上世纪80年代承担一项文化史研究课题时,突然对中餐的由来产生兴

封面故事 | 一起的时间

一从西向东,十马路被“工”字街严谨分割,像一道笔直的城市脊骨,而其中遍布的楼群则是枝杈或者骨刺,密匝满溢,环环相扣;穷尽“工”字的街道结束之后,又以“兴”字接续,均以朴素而空洞的大词为名,匮乏的想象力,人造的工业孤岛,锈气在空气中浮着,被规划的人们沉默而专注地在冰上骑自行车,满头虚汗如杂技演员,而他

封面故事 | ​本帮厨房,上海美食的江湖与绝招

(醉鸡 )上海味道的新与老在淮海中路一间洒满阳光的厨房里,赵荣华热起锅子来。案板上的五花肉已经收拾停当。“我爸爸做菜是‘老三篇’,上海传统家常菜,最拿手的就是红烧肉,所以我骨子里面相信上海味道就是红烧肉,两个月必须吃一回解馋。”但赵荣华烧起菜来,已经和父辈大不相同。他用平底锅爆香青葱和姜片,将五花肉

封面故事 | 你永远不知道—— 一个饥饿小孩内心会燃烧着多大的生命激情

在我热切喜爱“过年”的年纪,这个世界,只有两分法:能吃的,不能吃的。我妈妈有个老乡,也是“右派”。他坏了一只眼睛,里面装着玻璃球,在镜片后面,看起来像上浮的死鱼眼睛。他的外号叫唐王八。看起来确实像个坏人,但是,他有鱼皮花生吃。他回老家总会带给我们分享,那真是令人心尖发颤的极品美食!每次,我都舍不得轻

封面故事 | ​味觉探秘: 广府老饕的怀旧与乡愁

( “老西关”华叔用粤式古法精心烹制的一桌海味江鲜 )“老西关”街市中的海味江鲜扎根在广州西关的宝华市场已有近百年历史,见证了世代变迁的老市场,挥不散的唯有人间烟火。与往常每个日子一样,上午10点,这里早已熙熙攘攘。冼悦华在人群中有些显眼,个头高大的他逛起菜市场来,如同自带聚光灯的大佬出街,周身

封面故事 | ​武汉味道的乡情与那些独门绝技

( 元宵 )曾庆伟:美食家的饮馔江山一群老文青聚会,大家起身给曾庆伟敬酒:祝贺他成了“齐白石”。这是谐音武汉话中的吃白食的意思,是玩笑,也是表示尊敬。在品尝美食这个层面上,曾庆伟在武汉类似于香港的蔡澜,下馆子不用花钱还被争先恐后以请到为荣,对美食的评价、品尝,他浸淫数十年。曾庆伟的头衔很多,大多是与

封面故事 | 过早与消夜:胡婧的隐秘地图

( 汉口云林街的“天天热干面”馆。虽隐秘于小巷中,却是备受追捧的热干面之一 )每个吃货心中都藏着一幅饮馔江山,到了什么地方要吃什么?什么季节吃什么?我的套路实用一些,到了一地,找到本地资深带路党足矣。胡婧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个神似汤唯的姑娘,虽是律师,却是朋友眼中的“自带导航系统的美食活地

封面故事 | ​徽菜,寻找绝妙食材摆一桌盛宴

( 2~4.黄山市歙县古城厨师汪新威做的石耳炖石鸡 )菜市传统意义上的徽菜并非安徽菜,而是徽州菜。所谓徽州,指的是古徽州属下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六县,如今前四县归属安徽黄山市,绩溪属宣城市,婺源归江西上饶市,古徽州已不复存在,徽州成为一个文化概念。歙县是古徽州府的府衙,是徽州文化的发源

封面故事 | 爷爷的家宴 味蕾中的故乡

30多年前,很多个夏天的夜里,爷爷都会搬出竹床到院里,放在之前因浇过水而降温的平地上,他躺着,我坐着,星空下,一把蒲扇、一杯泥壶里泡好的花红凉茶、一则老红军的小故事,构成了我童年记忆的骨架。少不了的还有那一碗浸了几根冰棍的绿豆汤,这碗绿豆汤好似将热烈的夏天细细煮碎,制造的无限凉意,是庸常生活中的磅礴

封面故事 | ​川香年味

我的小时候,国家穷,家里就更穷。可老话说,穷人也要过盘年。很久很久以来,只要不是天灾地难、兵荒马乱,中国人,家里再穷,也要想方设法攒些好吃的,给小孩做身新衣服,尽量欢欢喜喜过个年。其实,那时候,大多穷人家,一年都在为过年做准备,特别是吃食。花生、糖果、糕点,平日里即使有,也只能少吃甚至不准吃,那是要

封面故事 | 百年手抓羊肉:一盘宁夏断代史

( 元宵 )如果说很多地方的美食在于形式上的“美”,那肯定不包括宁夏的羊肉。大块的手抓羊肉,混合着骨头和层层肥肉的羊肋排里全是欲望。即使不喝酒,来手抓羊肉馆的食客也都个个吃得面红耳赤。这种吃法并不像内蒙古拿着刀子切割的手抓羊肉,也不像新疆串在红柳枝上的羊肉串,宁夏的手抓羊肉,被砍刀切成细小的长条,装

封面故事 | ​牛羊肉与面的融合之歌

( 1.吴忠的街市上,油香、馓子、花花是最普遍的美食 )银川是西北著名的移民城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地的人随着国家的工业政策移民到了这里,如今早已扎根。这种移民城市的特点也给宁夏带来了更高的宽容度,西北的特色饮食都被宁夏所吸纳,甚至更进一步通过宁夏人的改造创出了自己的特点。陕西的岐山臊子面在这里

封面故事 | 遵义餐饮江湖:  大师古德明与他的上万门徒

( 3.草堂情趣。当地食材香茅草、蜂蛹与夏威夷果的搭配 )作为省会,贵阳是经济意义上的贵州第一大城市,但要在人口和面积这个层面上,贵州第一大城市却是遵义,再加上民间“吃在遵义,玩在贵阳”的说法,我们把寻找吃食的重点和第一站,放在了遵义。古德明:“教父”级烹饪大师的此地书过了狮子桥,沿着湘江河边的斑驳

封面故事 | ​走亲戚

每年的11月至12月期间,是大小凉山过彝年的时候。彝年没有固定的一天,各地都用彝族历法推算,其他都一样,唯有过年的日子,推算各不相同。日子不同,过年的氛围却相同,孩子兴奋,大人在乎,家家都要杀猪、舂糍粑、供奉祖先,还要为兴奋的孩子制作娱乐玩具,如高悬于山坡的荡秋千,旋转在平坝的跷跷木……小时候我家住

封面故事 | ​新年

虽然还只是农历乙未年的十月廿六,我却早早地登上了回家的航班。我要回家过年去,提前过。我的人生已经是第56个年头,28岁之前在中国,28岁之后在日本,到这个年过去,正好是大海两边,一边度过了我一半的人生。我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叫汪家弄的地方,去日本之前,几乎一步都没离开过那条弄堂。自从远离家乡,我一半的人

封面故事 | ​连接,从厨房开始

( 张泉灵参加“一起下厨吧”活动 )几年前,我在主持一个生活方式的栏目,约诗人胡子谈谈这个时代和他自己的生活,我记得他用了四个词:“时间裂变,资讯爆炸,人心飘忽,幻影重重。”以此来定义自己所理解的时代。然后,他告诉我:我有时候宁愿花一整天的时间来准备一顿晚饭,这不是简单的“治愈系”行动,而是在用味觉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