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 | “补位”价值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每年都会招聘一批实习生,实习结束后,会根据实习生的表现决定是否录用他们。央视新闻部有很多录像带,这些录像带被放在一个专门的储藏室中。每次播放新闻时,如果某条新闻没有对应的采访画面,工作
看大势 | 博物馆里的中国 编者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各族文化绚丽多彩,而博物馆是我们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好去处。这里的文物会“说话”,每一道纹饰、每一种工艺,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的象征之一。通过文物,我们不仅能读出当时当地人们有
看大势 | 我们为什么需要博物馆 博物馆,在不同人眼里是完全不同的物种。学者去寻找研究材料,学生去吸收万千知识,文物、历史和艺术爱好者循着特定的展览和展品而来……现在,大量新媒体博主又为博物馆赋予了“打卡”、引流的新用途。博物馆是收藏
看大势 | “穿越”3000年的探寻,殷墟商文明何以流量不止? 走进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馆新馆,迎面而立的高墙上镌刻着一行醒目的大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记载,这九字箴言是商王朝建立者汤的盘铭,向参观者展示了一个民族一以贯之的革新姿态、进取精
看大势 | 宝鸡城,藏着“最早的中国” 周原膴膴,青铜熠熠。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孕育之地,自汉代以来,因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文之重要,被誉为“青铜器之乡”。何尊、逨盘、逨盉、秦公镈……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看大势 | 中国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展示着在不同历史背景中的文化内涵。为此,本刊节选出中国部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看大势 | 那些投身博物馆事业的年轻人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近年来,在博物馆品质提升、策展、文物保护等方面,年轻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注入青春活力。王申:“讲好文物背后的故
看大势 | 博物馆“生活圈”走进年轻人的日常 北京什刹海后海南岸的恭王府博物馆,即便不是节假日,也会迎来络绎不绝的观众。年轻人逛恭王府,有一些独特的“攻略”:在经典电视剧取景地Cosplay,到展厅集章打卡;有的则一进门直奔“食礼店”,买一款畅销
观社会 | 景区泼天流量,为何难成泼天富贵? 今年的国庆假期,各地热门景区再度开启“人从众叕”模式。但在庞大的客流之下,也隐藏着一些问题,比如说,个别景区有流量无销量,有客流却没有现金流。今年8月底,话题“大唐不夜城半年仅赚23.53万元”登上热
观社会 | 当00后开始“反向实习” 乡村度假农庄、城市郊区农场、小众文创网店……近年来,00后的实习“目的地”变得越来越多元。他们似乎不再迷恋“大厂”,不再拘泥于传统行业,也不再被动等待学校安排,他们选择用一种更开放和主动的心态,尝试拥
观社会 | “县城音乐”:没有县城,万万不能 今年4月,B站上出现了一条由22部国产文艺片混剪而成的《县城》MV,观看者达到百万量级,其配乐来自独立音乐人、唱作人刘森的原创歌曲《县城》。之后,在“县城”标签之下,更多的UP主跟进,将镜头对准了自己
鉴历史 | 当冼星海遇见延安 两年前的春天,年逾八旬的冼星海之女冼妮娜,郑重地将父亲留下的指挥棒交给时任延安文艺纪念馆馆长刘妮。“我父亲一直心想着延安,心想着共产党。他自己不能回来,就让指挥棒代他回来吧……”如今,这支产自法国的铜
鉴历史 | 白求恩:你们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用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想必大家都熟悉这句话描述的这位外国人——白求恩医生。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
鉴历史 | 永怀归来 再过3年,郭永怀逝去的时间,就和他存在的日子一样长了。见过他的人越来越少,听说过他的人越来越多。我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多少都有过隐姓埋名的经历。郭永怀是其中唯一一位横跨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三
悟文化 | 把温暖和力量传递给新一代青年 今年是巴金诞辰120周年。在这个古老的民族焕发青春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征程中,有着巴金先生一份功绩,他影响和改变了许多人的精神世界,仅从他与青年读者交往的一面就能看出来。“把火炬交给新一代的中国青年”19
悟文化 | 绍兴:在历史的延长线上 浙江绍兴为何人文荟萃,群星璀璨?对此,蔡元培先生在为第一版《鲁迅全集》写序言时,就曾给出了一种解释,他引用王献之的一句“行山阴道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令人应接不暇”描绘故乡绍兴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随
悟文化 | 敦煌壁画里的烟火人间 敦煌定若远,一眼动千年。在甘肃敦煌,每一捧沙都是一段故事,每一捧沙都是一段历史。自古以来,敦煌作为中西文化交通的咽喉要道,多种文明在这里碰撞,多种文化在这里汇集、交融又传播开来,被人们称为“沙漠中的大
悟文化 | 去古代,邂逅一场“书展” 如今,人们常常能够见到各式各样的书展,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书。其实,在古代,人们也有机会与“书展”邂逅。一古人的“书展”叫作“晒书会”或“曝书会”,所谓“晒书”或“曝书”,顾名思义,就是将书从屋子里搬出来
览世界 | 全球制造业的“板块运动” 根据英国制造商组织“英国制造”2024年7月29日发布的报告,2022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第二是美国,第三是日本,第四是德国,其后是印度和韩国。工业革命诞生地英国,在
览世界 | 法国昂古莱姆,被漫画滋养的城市 对于全世界漫画创作者和爱好者来说,法国的昂古莱姆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名字,就像戛纳之于电影,昂西之于动画,因为丰富的漫画文化,昂古莱姆吸引了大量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作者,让这座小城成为广大漫画迷向往之地。
览世界 | 因为足球,这个国家分而不裂 2024年欧洲杯小组赛,世界排名第三的比利时与罗马尼亚的比赛结束后,一段视频火遍比利时国内:国王菲利普携全家在更衣室和队员们一一握手并向他们表示祝贺。在视频中,国王用英语向德国主教练特德斯科问好,用法
品生活 | 一不小心翻开了杜甫的恋爱日记…… 一说起杜甫,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我想一定有不少“真爱粉”立马想起那张45度角仰望天空的忧伤画像,生逢乱世,杜甫晚年十分愁苦落魄,或许唯有一人,能够让他重拾生命的温暖与喜悦——这个人就是他的妻子杨氏。有人
品生活 | 《西游记》中那些让人捧腹的小妖怪们 《西游记》里,取经路途漫漫,一出大唐地界,唐僧就仿佛行进在了妖魔的世界里。尽管《西游记》里各色各样的小妖数量众多,但他们中只有小部分拥有自己的角色名,大多数则是被统一划归为“小的们”,分散在九九八十一
品生活 | 意料之外 我在阳台上的陶盆里种了一棵“橘树”,没指望它会长出橘子来,只作为阳台上的一种绿化。春天“橘树”开了很多白色的花,每天会掉下许多花瓣,粘在瓷砖上,挺让人烦。后来它又结了不少果子,然后又不停地掉,一粒一粒
品生活 | 一张来自“沙漠邮局”的明信片 一85后高糖糖出生在南方,在走进沙漠前,她曾有过一段低迷的时光。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邀请高糖糖去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旅行。一进入阿拉善的腾格里沙漠,高糖糖就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与广袤的沙漠相比
品生活 | 我无法真正讨厌的爸爸 中国式家庭关系里,女儿总渴望和母亲之间能有更深刻的情感联结,但好像没多少人会特别渴望和爸爸能更亲密点。我身边的大部分同龄朋友,都习惯了长大后和爸爸保持一种不尴不尬的疏离感,并把这种疏离称为一种和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