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古生物学在不断拓展的学科交叉中前行 传统的古生物学,发源于博物学,专注对化石的记述和系统解释,是撰写地球生命历史的百科全书。古生物学从诞生之初,就具备了地质学与生物学学科交叉的属性。而现代古生物学则在坚守初心的基础上,不停地汲取来自地质
特别策划 | 古生物学跨界合鸣 古生物学通过研究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为生物的起源、演化、灭绝以及分布规律提供关键的证据。古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决定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科,而是一部名为“古生物+”的交响乐。它、时带等使用生物学、
特别策划 | “海绵宝宝”的曾曾曾……曾祖母现身记 海绵,作为最原始的动物,其早期化石记录却出奇地不完整。然而,科研人员最近发现的5.5亿年前的海绵化石,为我们揭开了海绵扑朔迷离的演化史的一角。没有大脑的最古老动物海绵动物,又称多孔动物,因其疏松多孔的
特别策划 | 重庆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寻“龙”记 重庆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世界上最大的侏罗纪单体恐龙化石墙,长150米、高6~10米(供图/何訶 )在中国西南部的山城重庆市,有一片蕴藏着亿万年前地球记忆的土地——重庆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以下简称“
特别策划 | 乘上基因“列车” 阿波罗绢蝶(Parnassius apollo)和君主绢蝶(Parnassius imperator),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供图/郝家胜)  阿波罗绢蝶(Parnassius apollo)
特别策划 | 古代生物消化系统“三剑客”牙结石、胃容物和粪便化石里的秘密 在古生物学与考古学领域,隐藏着哪些神秘的线索?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了解古生物如何生存,吃什么,甚至推测当时的环境状态?哪些化石能够在亿万年后依然保存着古生物的饮食痕迹?它们就是3位古老的“信使”
特别策划 | 中华第一城 在距今约5300~4300年的华夏大地东部,一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良渚古城(建造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孕育了早期的中华文明。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特别策划 | 科技解锁历史 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沉船经打捞出水“穿越时空”的宝船1987年,南海一号沉船在广东省阳江市附近海域被发现。经过多年发掘,这艘南宋时期的商船轮廓逐渐清晰——船长约30米,宽近10米。沉船中出
特别策划 | 少年古生物复原画家养成记 恐龙究竟长什么样子?我们所看到的恐龙形象准确到什么程度?恐怕许多人面对恐龙的复原图时,都会冒出这样的问题。如同将微观粒子、遥远天体等其他无法直接拍摄的内容呈现出来一样,古生物复原作为一门科学艺术,能让
特别策划 | 分子考古学家的科研日常 古DNA分子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是开展分子考古学研究的重要介质。分子考古学家能根据遗骸的古DNA分子,找到其所属族群,将遗骸“对号入座”。例如,山羊和绵羊的遗骸,其骨骼外形相似,用肉眼无法区分。分子考
探索发现 | 地下水洪水 有一种洪水,不是暴雨后汹涌的地表洪流,而是如脱缰野马般从平静的大地下涌出,带来意想不到的灾害。这种特殊的洪水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秘密正等待我们去揭开。脚下潜在的威胁地下水洪水,指由地下
探索发现 | 三角翼飞机空中的“三角传奇”   歼-10采用的是下单翼三角翼+近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鸭式布局在三角翼布局出现之前,飞机大多采用的是平直翼。平直翼的后掠角较小,大约在2
科学微距改 | 前沿 整体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人工心脏人体电信号可被自制“橡皮泥”读取近日,美国科研人员制成了一种能读取大脑、心脏、肌肉和眼部活动信号的“橡皮泥”。这种“橡皮泥”是一种柔性电路材料,由面粉、水、盐、发酵粉和植物
科学微距改 | 观点 黄震院士VIEWPOINT“中国一定能够成为全球绿色燃料的主要产地和供应国。”—黄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近日,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分论坛“未来能源
科学微距改 | 数字 5000年2023年王庄遗址考古探方局部近日,一座距今约5000年的大墓在河南省永城市王庄遗址被发现。该墓葬出土器物350余件,是目前已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规模最大、出土器物最多的墓葬之一,为研究中华
科学微距改 | 趣闻 破解“最古老”奶酪之谜奶酪中含有丰富的钠、磷、钙、钾、镁等物质,被誉为“奶黄金”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联合多所科研院校及单位,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河墓地出土的“最古老”奶酪
科学有料 | 王振义:医海泛舟丹心济世 王振义在中国医学领域,有一颗璀璨的“星”,以仁心仁术照亮了无数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之路,他就是王振义。王振义是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
科学有料 | 追踪远古步伐的“侦探” 马丁·洛克利(Martin G.Lockley,1950年3月17日~2023年11月25日),曾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教授。他是古脊椎动物足迹学的先驱之一,建立了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并长期担
学海新知 | 花青素的跳跃“七彩雨林”的成因 每当提及热带雨林,我们脑海中便浮现出一片广袤无垠的翠绿海洋。其实,这片绿色海洋会经历一个短暂的集中换叶期,形成“七彩雨林”。这是植物生命循环中吐故纳新、色彩变幻的壮丽时刻,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科学奥秘呢
学海新知 | 一条神奇的对角线 云南省腾冲市的腾冲-瑷珲主题公园建筑雕塑纯人工绘制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重大的地理发现,完全是胡焕庸手工绘制,然后通过人工“大数据”算出来的。据胡焕庸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均回忆,当时中国的
学海新知 | 小叶脉里的大世界 你近距离观察过叶片吗?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其实,在叶片里藏着一个由叶脉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它不但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能够帮助人们识别植物的种类。本期就让我们通过自制叶脉书签,一起探索
艺术中的科学 | 四兽承压 千年静守 走近曾侯乙铜联禁大壶(以下简称“铜联禁大壶”)时,你是否会发现它的底部有4只呆萌的小兽在无声地“呐喊”?这4只小兽是如何托起约240公斤的铜联禁大壶的?这个大壶又蕴含着哪些艺术价值?被4名“举重运动员
兵器与谋略 | 弩 以复原汉代弩为例你第一次见到弩是什么时候?是在翻阅史书典籍、参观博物馆时的一瞥?还是在影视剧中看到刺客不经意间发出的暗箭?弩是一种远射冷兵器,早在《吴越春秋》(东汉赵晔撰写,是一部记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
兵器与谋略 | 关门捉贼堵住敌人的逃生之门 兵法解析关门捉贼,一句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也是《三十六计》的第二十二计。在军事领域,关门捉贼指面对敌军时,要采取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策略,实战中经常表现为围歼战、口袋阵等。这一策略的关键在于,用于封闭
行知天下 | 潜入深海 夜幕降临后,亿万只浮游生物穿越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距离,从深海游到浅处,然后在太阳升起之前又隐于深海——这个每天都在发生的“仪式”,被称作“浮游生物垂直迁徙”。用影像记录奇妙生物带着对浮游生物垂直迁徙这
行知天下 | 纳纯湖赤道上的色彩与生命之歌 丹麦作家凯伦·布里克森在长篇小说《走出非洲》中,描述了一个美丽的湖泊:“大地似乎被烧焦了,失去了所有颜色,看起来好像是经过精美雕刻的龟甲。很突兀地,纳纯湖在它的中央出现了。从高空望去,白色的湖底在湖水
科学起航 | 灼灼红星 永驻心田 回望峥嵘岁月 感悟奋斗历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旨在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北京英才计划师生踏入博物馆,来到放映厅,观看《中华科技文明展》影片
生活解码 | 痒的人体“通信员” 蚊虫叮咬会痒,蚂蚁爬过会痒,皮肤异样时会痒,伤口愈合时也会痒……痒,是我们每天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的并不十分愉快的感觉。它是一种因皮肤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的神经冲动,主要传递过程是神经纤维-脊髓-丘脑通路
青春密语 | 在“轨道”上开出“旷野”的花 近期,“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这句话频频刷屏,很多青少年都产生了抛弃“轨道”,去追寻“旷野”的想法。那么,“轨道”和“旷野”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看待呢它们?  什么是“旷野”和“轨道”有人认为
漫画科学 | 叶酸工厂 叶酸,即维生素B9,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中的B族维生素。作为一种辅酶,它对嘌呤、嘧啶、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具有重要作用。不同于多细胞生物,人体自身并不具备合成叶酸的能力,需要
漫画科学 | 为微型机器人供电的“沙粒” 微型机器人在修补天然气管道破损点。传统的微型机器人由外部电源、太阳能面板、外加磁场驱动,一旦脱离限定的环境,就会无法工作。为打破各类限制并适应微型机器人的娇小身躯,研究人员新研发了一种微型电池。电池由
科幻空间站 | 施肥计划(上) 12124年,TRAPPIST-1e行星。TRAPPIST-1星系距离地球约39光年,而TRAPPIST-1e是该星系中的第4颗行星。它位于其母恒星的宜居带内,形态、大小、质量、大气等条件都与地球相近
科幻空间站 | 神奇电话 2100年,科技发展之势如滔滔黄河。L博士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研发出了一款“神奇电话”,该产品计划于6月问世,有100台可供用户抢先预购。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进行“时空穿越”的研究,但即使解决了
科幻空间站 | 如何在科幻作品中展现科学性 20世纪初,科幻小说最初传入中国时,曾使用过“科学小说”这个译名。20世纪50年代,受到俄罗斯文学和俄语名词的影响,出现了“科学幻想小说”,简称为“科幻小说”。不论哪种称呼,科学性是科幻作品区别于其他
编读互动 | 昆虫的隐匿艺术 阅读《1亿年前昆虫界的“伪装者”》(详见《知识就是力量》2022年7月刊)这篇文章时,我被深深吸引了。文中那个1亿年前的昆虫世界,让我对古生物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户外玩耍时,我时常为一些昆虫
编读互动 | 生命演化的奇迹 哺乳动物,又称兽类,是温血动物中的独特群体,它们拥有毛发、多为胎生,雌性能够为幼崽提供乳汁。海洋、河流、雨林、沙漠……它们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而人类正是哺乳动物的杰出代表,在生物学上,我们与小狗、大
百问百答 | 百问百答 翟长远(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准施药部主任)在未来农场里,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将会代替人工,精确地照料农作物,让传统农业变得更智慧。10月6日,中科馆
百问百答 | 本期内容亮点提示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4个跨学科概念和13个学科核心概念以及倡导读科学家故事,学习科学家精神。本刊携手权威科学家、一线科研工作者,紧密结合教育部新课标中的核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