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月刊2024年第6期

文史月刊

文史月刊2024年第6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本刊是具有40年办刊历史,记述中国包括山西近百年来历史大事的文史类杂志。主要栏目:历史一页

目录

开卷有益 | 金、元、明时期的华北地方社会

金元时期的华北地区,尤其是山西,屡遭战乱影响,地方社会长时间处于“失序”、瓦解状态。那么,生活在这一地域的士人阶层与普通民众如何适应艰难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如何在与外来的蒙古统治者互动、博弈中重建生活秩

委员话文史 | 宋元明州与高丽佛教文化交流研究

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的佛教文化交流,肇始于1600年前,不可谓不久。其有名有姓可稽可考的海东僧侣,高达300余位,而史籍未载者,不啻成千上万,不可谓不深。从教到禅,从显到密,从小乘到大乘,从宗派轮转到佛

人物春秋 | 白石门下太行山人

陈硕石,原名陈天锁,1932年3月出生于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拐儿镇天门村,2013年5月病逝于北京,享年81岁。陈硕石先生是我国书画界以诗、书、画、印、刻瓷完美结合,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成就卓著的老

人物春秋 | 晋绥著名开明士绅牛友兰

牛友兰,名照芝,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于在兴县蔡家崖村一个书香之家,系清末秀才,曾就读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毕业前一年因病辍学返乡。牛友兰一生经历极其丰富,闪光点颇多——清末秀才却信仰

人物春秋 | 学界名流刘子威

刘钺,字子威,1906年6月19日出生于右玉县杀虎口。刘家世代为商,虽然有过生意兴隆的时期,但后来家境因时代变迁而逐渐衰落。幼年的刘子威聪慧好学。六岁入本地私塾读书,后考入右玉城高小。他深知读书时光的

廉政档案 | 感义忘身的张玄素

张玄素,原名张朴,字玄素,唐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人。隋朝末年,授景城户曹。为夏王窦建德所执,授治书侍御史和黄门侍郎。秦王李世民平定窦建德后,授予景城都督录事参军。唐太宗即位后,授侍御史,迁给事中,直

古建瑰宝 | 山西黎城西下庄昭泽王庙

西下庄昭泽王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上遥镇西下庄村村东,始建年代不详。西下庄昭泽王庙正殿脊刹题记载:“至正元年岁次辛巳土月甲戊朔下……昭泽王殿上琉璃一所,十一月二十五日就毕……”由此可知,西下庄昭泽王

走笔长城 | 河山带砺紫荆关

“河山带砺”是一个成语,“河”特指黄河,“山”特指泰山,“带”的意思是衣带,“砺”即磨刀石。黄河像衣带那么细,泰山像磨刀石那么小,比喻经历的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成语的出处是《史记·高祖功臣侯

历史考证 | 傅山挚友陈谧(连载)

三、从康熙《阳曲县志》记述中得见,陈谧于顺治四年(1647年)以前朝生员身份应试为贡生,但出仕前仍追随傅山于汾阳行医,又于顺治五年(1648年)初夏太行采药,并在府城创立“大宁堂”药铺。改朝换代后,作

历史考证 | 翼城县南梁镇《滦池水利古规碑记》释读

在今山西省翼城县南梁镇牛家坡村,镶嵌着山西水利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滦池”,这眼泉水因为与晋国历史上的名臣栾成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名闻三晋大地。又因为在晋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所以不

文史漫笔 | 孙嘉淦的理学思想与履宦事功

乾隆谕祭吏部尚书孙嘉淦碑文孙嘉淦(1683—1753),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城关人,三十一岁中进士,历河东盐政、顺天府尹、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隶总督、湖广总督等。在其四十余年的宦海生涯

文史漫笔 | 红色中的誓言 磨砺中的初心

誓言,是发自内心的承诺,是对某种选择的坚守,是无怨无悔的决心,“凡自表不食言之辞,皆曰誓”,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回荡着段段铮铮誓言,这是对党的誓言,是对初心的坚守,表达出他们坚定的理想和对共产主义事业

文史漫笔 | 乡村生活的一抹亮色

供销社,这个充满历史感的名字,是上个世纪中国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承载着乡村经济发展的重任,更是村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出生于晋南农村的我,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供销社就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