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月刊2023年第1期

文史月刊

文史月刊2023年第1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本刊是具有40年办刊历史,记述中国包括山西近百年来历史大事的文史类杂志。主要栏目:历史一页

目录

开卷有益 | 寻觅环卫史迹 扮靓美丽龙城

环境卫生工作是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有2500多年建城史,从“花花真

烽火年代 | 毛泽东两次走进永和

1936年的红军东征,不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还是在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上,以及在山西抗战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泽东、彭德怀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

环卫史话 | 太原环境卫生史话:太原城发展简史

太原古称晋阳,简称并,位于山西省中部,东西诸山巍峨,汾晋诸川逶迤,控带山河,地势险要。古人云“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代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太原

廉政档案 | 两袖清风启后人——于谦

于谦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明代浙江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永乐年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巡按御史、兵部侍郎、兵部尚书,追赠光禄大夫、太傅,谥忠肃。宣德五年(1430年)至正统十

往事追忆 | 丹青着意话“酸甜”

2022年10月20日,中国画坛巨擘赵梅生先生逝世,享年98岁。连日来,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追思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我与赵梅生先生相识多年,深深钦佩他的高尚品德、渊博学识和精湛画艺。回忆起与他交往的点滴

往事追忆 | 百岁老人苏家驹的大爱人生

2022年9月10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当人们沉浸在节日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中时,一位百岁老人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这位百岁老人,是山西省儿童医院原副院长,具有66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苏家驹

走笔长城 | 同气连枝宣府城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所载宣府城图明“九边重镇”之一的宣府镇,遗址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所谓“九边”是指由九大军镇构成的边防体系,《明史·兵志》载:“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

文史诗苑 | 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组诗四首)

新时代放歌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十载金瓯一望收,流金岁月岁华流。乱云飞渡当窗见,沧海横流逐浪游。多难兴邦频入画,初心不忘喜登楼。大鹏今又同风起,直上昆仑亮九州!聆听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报告有感无

民国风华 | 汾军公路开通的一段往事

1919年底,山西省公署颁发了《山西省全省修路计划大纲》。修建的第一条公路,以太原为中心,南至平遥,北抵忻州,全长213公里,1921年4月1日开工,当年年底即建成。接着修建“黄河公路”,东起平遥,经

情系三晋 | 美国友人韩丁与山西

韩丁据媒体报道:1988年,山西省长治市政府授予美国友人韩丁先生(英文名William H.Hinton)“长治市荣誉市民”称号。1999年韩丁80岁寿辰时,山西出版了画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韩丁》

历史考证 | 张瑞玑“尧郡施教”小记

光绪辛丑年(1901年)初春,举人张瑞玑接受了平阳书院山长的聘书。这一年瑞玑三十初度。平阳书院在平阳府城东关,它的前身是临汾县属的正谊书院,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由临汾知县宫懋言始建,雍正年间修葺

文史漫笔 | 沁源李德昌最早将毛泽东画像亮相国外

长期以来,是谁最早将毛泽东同志的画像亮相国外,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2009年冬,山西省军区军事馆王振凯同志在长治搜集有关晋冀鲁豫边区武装、民兵、参军、支前等军事方面的史料时,专门采访了长治红色文物专家

文史漫笔 | 在弘扬中国精神中形成新的文化传统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

文史漫笔 | 手捧“火花”游山西

何谓“火花”?“火花”是贴在或直接印在火柴盒盒面上的火柴图文商标的雅称。因火柴是从外国传来的,早先人们都把它叫做“洋火”。后来部分地区的人们称之为“取(曲)灯儿”,亦或“洋取(曲)灯儿”。随着火柴的引

文史漫笔 | 古代太原土贡

土贡,是指古代臣民或藩属向君王进贡的土特产品。自从禹建立土贡制度,一直延续至明清。土贡是一项政治制度设计,作为衡量臣民是否忠于君王的政治标准,增强属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服从意识。

文史漫笔 | 北宋亡国前的太原保卫战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和靖康元年(1126年),地处东北边陲,建国仅10年的金国两次向北宋发起全面进攻,北宋重地太原守军和民众,与金军进行了8个多月惨烈悲壮的血战。城陷后金军进行了屠城,在饥饿中幸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