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欣赏2023年第7期

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2023年第7期

双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这是一份综合类艺术生活杂志。不为专业研讨,不是快餐文化,只为在机械年代,用轻松愉快的方式,

目录

读图 | 海南椰雕

海南椰雕是以椰壳、椰木和椰棕为原料的一种传统雕刻艺术,主要流传于海南地区。海南盛产椰子,产量占全国的9 9%以上,这种资源优势为海南椰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唐代即已出现关于海南椰

专栏 | 您好,库尔贝先生

叼烟斗的男子(自画像) 画布油彩 1846年 古斯塔夫·库尔贝 蒙彼利埃法布尔博物馆藏古斯塔夫·库尔贝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1839年,库尔贝前往巴黎学习绘画,结识了诗人波德莱尔、评论

文化纪事 | 大国风尚

中国,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更有五千年漫长而灿烂的历史。历尽沧桑,这片广袤的沃土孕育了从未中断过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文化纪事 | 农耕文明 中华文化的根基|

一座座山脉巍峨耸立,横亘成岁月厚重稳健的脊梁;一条条河流蜿蜒起伏,孕育出文明生长的沃土。山水之间,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因地制宜,建设家园,繁衍生息。他们依赖、珍惜、敬畏着脚下的土地,守望田园,辛勤劳作,自

文化纪事 | 瑰丽浪漫的中国本土神话

神话,是人类幼年时代的童话与歌谣。在蛮荒时期,先民们凭借集体的大智慧和瑰丽的想象力,把他们对自然现象、生命本身的有限认知和幻想融入解读、改造甚至是征服世界的壮丽颂歌中。他们创造出的创世神、自然神以及半

文化纪事 | 亲仁善邻 协和万邦 中华文明的处世之道

我们,何以成为今天的我们?追根溯源,是因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文物,是文明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地织锦护臂,承载的是丝绸之路上数千年的民族交融;传世名画《步辇图

文化纪事 | 文物观“天地”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千姿百态的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纵使穿越千年斑驳岁月,记录历史脉络的文物依然可以映现不同民族和文明之于自然的认识和选择。古人同样将心中山水遗留在了衣食住用、琴棋书画

专题 | 宋画中的茶事

兰亭修契图卷(局部)竹林拨阮图 绢本设色 22.7cm×24.5cm 南宋 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茶为国饮”,我国的饮茶历史已经有数千年之久。在漫长的饮茶岁月中,人们认识到茶有“致清导和”的养生保健功能

展览 | 汉字中国

展览现场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字”无双。仓颉作书,开乾坤之未明;甲骨刻字,铭万世之流芳。为了这场追本溯源的一“字”之约,众多国宝级文物跨南北、越八方来到成都博物馆—从镌刻历史“骨相”的殷商卜骨,到笔

行走 | 云间圣地,绝壁传奇

在土耳其众多的历史古迹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这座悬崖峭壁上的古希腊宗教圣殿—苏美拉修道院。我乘坐的英国“爱琴海奥德赛号”邮轮从伊斯坦布尔起航,环黑海航行,第二站就是黑海之滨的重要港口城市—特拉布宗。从船

食之有道 | 炎炎夏日话苦瓜

皇家贡品苦瓜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宋时由东印度和东南亚一代传入我国。北宋的佛家典籍《景德传灯录》中就有“苦瓜那堪待客”之句,南宋诗人释梵琮的《明宗》一诗也提到了苦瓜:“古径苔生路已差,无根树上发空花。一

影像 | 砺剑苍穹 守护长空

热血青春,搏击万里长空作为一部别具特色的现代空战片,《长空之王》首次将镜头聚焦于新时代中国空军试飞员,为观众揭秘最新型战机诞生的幕后故事,将我国第五代隐身战机歼-20的研发及试飞过程逐一展现。影片讲述

鲜话说吧 | 潇洒一生的“佛系”怪才

有个清朝人,他用40年时间走遍大江南北;特立独行,还总让人惊艳;做人只图开心,到老都带点孩子气。简单来说就是会玩、有才、随性。&nbsp 名号太多他叫金农,“扬州八怪”之首,排在他后面的有郑板桥,还有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