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欣赏2024年第7期

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2024年第7期

双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这是一份综合类艺术生活杂志。不为专业研讨,不是快餐文化,只为在机械年代,用轻松愉快的方式,

目录

读图 |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是一门制作金银器物的传统工艺,所制的器物主要用于室内陈设欣赏,兼有一定的实用功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源远流长,最早可上溯至商周时期,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东汉时期已形成完整的金银制

专栏 | 致敬劳动者

嫁接树木的农夫 画布油彩 米勒 1855年 巴黎罗浮宫藏在西方艺术史中,并不缺乏展现农民题材的画家—16世纪的尼德兰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被称为“农民的勃鲁盖尔”,他喜欢描绘农民的生活,农村婚宴上形形色

文化纪事 | 画中狂士陈洪绶

自古画坛多狂士,晚明艺术家陈洪绶便是其中之一,他虽个性狂傲、性情放诞,但能书善画,花鸟、山水、人物无一不精,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而他建立的高古奇骇、夸张变形的独特美学,被后世广为推崇

文化纪事 | 晚明狂士陈洪绶

杂画册·自画像绢本设色 22.2cm×21.7cm 明 陈洪绶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馆藏天启七年(1627年),陈洪绶兴之所至,创作了一幅文人借酒消愁的人像画。画中人拉长着脸,紧锁眉头,表情颓丧愁苦,目

文化纪事 | 蹊径外与见自我

老莲抚古图册(局部) 绢本设色 明 陈洪绶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清代学者、画家张庚《国朝画征录》曾这样评价陈洪绶笔下的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兼有(李)公麟、(赵)子昂之妙,设色学吴生(吴

文化纪事 | 格致古雅,渐近自然

杂画图·兰花柱石图 绢本设色 30.2cm×25.1cm 明 陈洪绶提到明末清初的著名书画大家陈洪绶,很多人会想到他那高古奇骇、久负盛名的人物画。然而,他的花鸟画同样独具一格,曾被艺术史学家高居翰评价

展览 | 香聚香识:回望古人的“香”生活

缕缕幽芳,香聚万家,最是人间烟火味。自古以来,皇家祭祀燃香,百官上朝点香,贵族穿衣熏香,文人赋诗咏香,百姓礼佛烧香,市井生活用香……上至国家礼仪,下至凡俗日常,香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两千多年来,

艺舟双楫 | 崔景哲的“中国红”

中国红·古韵瑰丽 绢本设色 74cm×50cm 2022年崔景哲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美术学院副院长,曾举办多次个人画展,出版个人画集30多部

行走 | 北美大陆上的“维京传奇”

在我来到加拿大纽芬兰岛的兰塞奥兹牧草地国家历史遗址之前,从未质疑过“新大陆最早是由哥伦布发现的”这一广为流传的说法。然而,这个加拿大第一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遗址,刷新了我以往的认知。在这趟从丹麦

食之有道 | 一口人间烟火气

上古即有1981年,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批大约7000年前的陶器。其中有件陶鏊,中心略鼓,形似覆盘,下附三个瓦片形足,有烟火长期熏烤的痕迹。据考古学家推断,这应是一件烙煎饼的器具。夏、商

影像 | 心归处,是敦煌

奔赴:从北大到敦煌黄昏时分,站在三危山向对面看去,夕阳照耀着整座莫高窟,那里仿佛是穿越时空的入口。那些密集的洞窟,像蜂房一样错落地分布在崖壁上,好像成百上千双眼睛,沧桑而神秘……这是樊锦诗第一次看到莫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