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 |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明清以来,苏州一直是丝绸和棉布的主要产地,苏州的刺绣也因技艺精湛而蜚声海内外,因此,苏州剧装戏具制作具备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19世纪30年代,京剧界“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的剧装
专栏 | 西方绘画中的“诸神盛宴” 朱庇特与忒提斯 法国 安格尔2018年1月,一幅名为《朱庇特与忒提斯》的巨幅油画现身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学院与沙龙—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朱庇特与忒提斯》是法国19世纪
文化纪事 | 疏影暗香 梅花灵动清新,迎雪吐艳,凌寒飘香,它虽是自然界中的植物,却投射了人类无限的情感和精神追求。古人咏梅、赏梅、种梅、画梅,将其视为清雅格调与君子人格的象征。时值岁首,春落梅枝头。让我们一起步入古人的精神世
文化纪事 | 踏雪寻梅 花闻天下从隆冬到暮春,自岭南到北地,梅花渐次吐蕊绽放。每当梅开时节,各处梅园、梅岭、梅溪、梅坞里,灿若云锦,游人如织,品赏寒中冷艳。这样的情景,或许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人刘歆《西京杂记》记载,西汉的皇家
文化纪事 | 唤起大地清华 才有梅花便不同一段梅史,小则是个人品格的写照,大则可以是一部传统文化艺术史。梅花最著名的知己当属北宋林和靖。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句:“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
文化纪事 | 古代文人的梅花情结 林逋·梅妻鹤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咏梅诗,将梅花的风姿、神韵刻画得出神入化,为后人千古传诵。其作者林逋,是宋代咏梅诗的奠基人,其传世作品中有咏梅诗八首,人称“孤山八梅”。林逋的咏梅
文化纪事 | 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入贾府,见过外祖母后,又去见两位舅舅。在舅母王夫人时常宴息的房内,看见各色器物中就有一对梅花式样的洋漆小几。后来贾母在大观园款待刘姥姥时,凤姐带人摆设器物,每
文化纪事 | 把酒黄昏,暗香盈口 《山家清供》中的梅馔南宋文人林洪的《山家清供》是中国古代一本著名的食谱,作者用记述山野之家清淡饮食的方式,表达了对王孙贵胄宴席上肥甘厚味的不屑,以此寄托自己高洁的心志。梅花不畏严寒的生长习性与清新淡雅
专题 | 画像砖上的河西生活 魏晋时期的河西地下画廊河西走廊地区自古是连接中原与西部边陲的重要通道,隐藏在其中的地下墓葬群绵延数百公里,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这座位于大漠戈壁中的地下艺术宫殿,保存有大量主题鲜明、线条恣意、
行走 | 探访摩洛哥最美村落 陈婷阿兹猫,本名陈婷,环球旅行家、人文地理摄影师、旅行专栏作家,著有《婷,在荷兰》《零度南极》《秘境寻踪》等。2009年离开职场,成为独立摄影师和自由撰稿人。迄今为止,行走七大洲80余个国家和地区,2
食之有道 | 花食记 以花成饮以花为馔,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离骚》中即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句子。但花卉入饮的最早记载是在汉代,《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酒,令长寿。”
舞台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话剧《繁花》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双线叙事结构,故事仍以沪生、阿宝、小毛的情感纠葛和人生际遇为主题。3个小时的演出容纳了近20场戏,不同时代、不同片段穿插讲述,保持了小说的叙事逻辑。3位主角在两个时代中
电影 | 写给生命的情书 《情书》是岩井俊二最成功的“纯爱”作品之一,此番重映,宣传语还是“纯爱”“暗恋”“催泪”等词。可重温过后,你会发现这部影片所表达的不止爱情。“纯爱片”几乎是最易流于肤浅、空洞的电影类型,有的充满甜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