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2024年第4期

美文

美文2024年第4期

半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美文》杂志由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主编, 1992 年 9 月创刊。十七年以来,着力展示当代

目录

创意写作·青春 | 人生,一场盛大的迁徙

人们通常是如何定义“家”的?住所,家庭……但在笔者看来,称一个地方为“家”更是一种对此刻生活态度、人生目标的认可。笔者通过对城市的印象,具象化地展示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自己的主观判断。较为新颖地从

创意写作·青春 | 自幽微处

文章已经构思了很久,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将它诉诸笔端,每次动笔写下的句子耐不住咀嚼,立意也很幼稚,像是没有骨架支撑的血肉一样。我只得暂且搁置,耐心等待。今年八月,我坐上前往香港的飞机,从一个塞北小城到国际

创意写作·青春 | 她越过生命的荒原

人行至耄耋,周身是困局。外婆生病之后再没笑过,“我”看到她每一天都在努力过活,可总会有各种内外因素,让她不畅快不舒展,活得皱皱巴巴。本文把时间设定在阖家欢聚的“年”,对于外婆来说,这又是一个难熬的冬天

创意写作·青春 | 隔乡瘙痒

现今,“故乡”的定义变得愈加含混、相对。人生轨迹带来的迁移使人们拥有多个居所。越来越可能成为“移民”的我们是否能摆脱故乡的影响呢?如果不能,我们该如何命名远离故土后的情感状态?“近乡情怯”一词给了我启

作家新视野 | 摇钱树

祁云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为《美文》《科学画报》等报刊撰写专栏。就职于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散文刊 《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广西文学》《西部》《黄河文学》《散文选刊·选刊版》《

作家新视野 | 贺兰翠雀花或蓝色妖姬

田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批培根工程入选作家,出版散文集《大地知道谁来过》《大地词条》两部,曾获丁玲文学奖、宁夏文学艺术奖、《朔方》文学奖等奖项。表面看上去光秃秃的贺兰山,真实身份是一个懂艺

作家新视野 | 死活咱俩“携跟”上

“麻眼雀落在屋檐上,操心操在你身上。麻眼雀落在圪针上,死活咱俩携跟上。”这首流传下来的晋东民谣,正好可以形容我与文学的感情。其中“携跟”是晋东方言,是与“老铁”手相牵、心相连、刀架在脖子上也不分离的意

文学新势力 | 黄土高坡上那一只只温暖的“眼睛”

黄土高坡上,镶嵌着一只只或深情温暖或明眸善睐或慈祥沧桑的眼睛。这一只只眼睛里,盘根错节的根须粗壮强劲,生养了我的祖祖辈辈。它们有一个土气、朴实的名字——窑洞。我拟幻化为一只喜鹊,飞到那一只只眼睛里,传

文学新势力 | 春雨

没有春雨的春天是不完整的,就像城市里没有公园,村庄里没有小河,青春期没有恋爱。连日来,天气已经由冷变暖。远山吐出了淡淡的鹅黄,大地变得温柔了许多。解冻的鸟鸣声婉转悦耳,为浩浩荡荡的春风伴奏。长长的柳枝

文学新势力 | 刺槐花开

素白花朵满山坡,蜂绕蝶舞扑鼻香。农户家家忙采摘,鲜花能顶半顿粮。每年春天,黄土高坡上到处都飘溢着刺槐花的芳香。我家的门前,有十几棵刺槐树,这些树木是父亲于1984年的时候,从半坡村的同学家要来的。当时

青史人物 | 狄仁杰:大唐第一“劝谏大师”

邱俊霖90后青年作家。作品见于《中国校园文学》《延河》《美文》《火花》等纯文学期刊、《光明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等报纸、《故事会》《青年文摘》《读者》《意林》等流行杂志。数十家刊物专栏作者,多

西安与开罗的遇见 | 文化中的颜色

栏目主持人:徐琳西北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文艺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陕西省翻译协会理事,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理事,鲁迅文学院第35期翻译家班学员。主要从事对外译介及翻译研究,作品见《小说评论》《美文》等期刊

正青春 | 改变

敦煌,是绝望的。黄沙漫天,尘埃落定。卷卷经书和成堆的卷轴被历史掩埋,被时间湮灭。佛像的脸上布满了肮脏的灰尘,它们或站或躺,无一例外,都残缺不已。挺拔的鼻梁和深邃的眼窝,宝刀出鞘,沾染着黄皮肤的中国人的

正青春 | 校园里的一棵树

校园,玉兰,馨香,朗朗读书声。晨时,从宿舍楼走向教学楼。两侧翠林成群,清幽恬静,夹着一道宽敞的石阶路通往运动场。扇状的繁茂枝叶挡住了两边风光。一抬头,此时不是盛夏,却莫名被光打了眼——光直射在玉兰树娇

正青春 | 惜时

度量着季节交替的光线,计算着像书本页码一样跳动的时间,我们是否该感谢这些愈来愈重的披挂,驱使我们向前追赶。要是个人的生命无限,那么他存在的意义就会变得拖沓。时间框定了每个人的期限,正因如此,世界才显得

正青春 | 背面

那是一个春天,花香沉淀在空气里,风吹过,花落下。那是一条街,花拥挤在路的两侧,风懒洋洋的,花无精打采。他耷拉着眼皮,脚不耐烦地跺着,花在他脚底,糊成了浆。他握着画笔,每一笔精心而刻意。他的眼底一片潮湿

正青春 | 浓烈的……

若我是画家。相较于山川丹青的清新淡雅,我更迷醉于多种染料交织的浓烈。淡雅的色彩不会成为画布的主调,相反,它们将仅是一抹浓烈的黄昏中的一处未被波及的白云。就算是刚醒的天空,也在那稍黯淡的云上加一点红晕。

新锐青年 | 银杏

徐鹏江苏沭阳人,现居江苏苏州,中学青年教师,苏州市高新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中国校园文学》《中国青年作家报》《意林》《哲思》等刊物,有文章被“学习强国”省市级平台转载。西风乍起,百翠凋零,不消几日

新锐青年 | 成都,生命的精神篝火

曾龙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毛泽东文学院学员,曾获得上百个征文奖项;在国内外数百家报刊发表过作品上千篇,2020年中国十大闪小说新锐作家,有作品被翻译成韩文,《扬子晚报》专栏作者。生命像条激流

新锐青年 | 龙之演变形姿

在即将到来的农历甲辰龙年里,我们一起看看博物馆里的龙。“旧有的神话在发展,在演变,新的神话也随着历史的进展在不断地产生。直到今天,旧的神话没有消失,新的神话还在产生。”龙,不仅是原始社会的神话图腾,进

年华本纪 | 文学一路颠沛流离

说起来,我的文学之路实在不算顺利,如果非要用个词来形容,只能说是颠沛流离。文学这个词汇,在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我家,像是个生僻词。父亲小学辍学,跟祖父学些木匠手艺;母亲初中毕业,多是操劳家长里短的琐事。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