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 | 四载志愿弦歌 从首都到边疆远方 吕子良2024年1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对全国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吕子良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他也是唯一获此荣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 谋海济国 满舵启航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 “第二个结合”的三重耦合机制 2023年12月29日,在“‘京’彩文化·青春绽放”汇报展演中(左二为焉祯)编者按:依托“红色行——‘觉醒年代’研学行”项目,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精心组织首都高校师生开展红色文化课题研究工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 《工人周刊》之声 温欣,北京印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工人周刊》创办于1921年7月,是中国无产阶级逐步走向历史舞台中央、发出属于自己声音的一个重要代表。经济环境的变化是促使《工人周
特别报道 | 百年北大红楼 百年新青年 编者按:五四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学子们受其感召,对之开展研学,汲取智慧力量,在新时代继续前行。2023年12月29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举办的“‘京’彩文化·青春绽放”年终总结会活动
特别报道 | 探访北大红楼 记录那段亲历的运动这部《五四》出版于1919年9月。这本25开的小册子,看似不起眼,却是第一部以“五四”命名并记录、宣传五四爱国运动的史料集。该书作者是一对来自安徽的表兄弟——蔡晓舟和杨亮功。五四游行
特别报道 | “研学行”给予我的三个关键词 自加入“觉醒年代研学行”这一项目以来,我承担了课题研究,参与了研讨交流,开展了实践行访,进行了汇报展演。随着项目的推进,我个人对于首都文化的了解与日俱增,同时,在首都这片广饶的红色沃土上,我与时代共脉
特别报道 | 缘起红楼 探寻党史 2023年6月,“觉醒年代”研学行项目组织清华大学学生前往北大红楼参观瞻仰。期间,我对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室(李大钊先生曾经的办公室)印象深刻,这里直接激发了我研究的兴趣和灵感。我和所在的研学团队由此确
特别报道 | 以讲解为追寻 2022年12月,我看到“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志愿者招募启事,便毫不犹豫地提交了报名表,开启了我与百年北大红楼的故事。那时我在报名表中写下“希望可以通过我的声音,让更多人了解百年前的青年们为了中
特别报道 | 《鲁迅》之“鲁迅像” 《鲁迅》的创作公式原创角色黑衣人是本剧最大的创新点之一。黑衣人是谁?主创团队往往使用“鲁迅+黑衣人=周树人”这个创作公式来回答。第三幕《一念》中,鲁迅收到蔡元培代表光复会(清末革命团体,以“光复汉族,
特别报道 | 那年的五四 那时的高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战后协约会议,把持会议的英法美等国家无视中国作为战胜国的权益,竟然决定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一野蛮行径,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
特别报道 | 中国的问题必须要自己解决 自鸦片战争后,旧中国愈加积贫积弱,清王朝最后的70年间历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预备立宪等多种尝试,均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认为,旧中国的思想逻辑已经高度自我闭环,本身不蕴含革命思想的
特别报道 | 五四运动中的 中西之辩 是否要学习西方,从来都不是一个新话题,五四运动时期,东西文化之辩曾经如火如荼。这场辩论始于1915年《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的创办,一直延续到1927年北伐之前才最终结束。数百名人士参与
特别报道 | 学“白话” 为了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胜利,北京大学于1918年11月15日举行演说大会,李大钊先生以《庶民的胜利》为题作了著名的白话文演讲,并在《新青年》五卷五号发表,这是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文献之一。此文的发
特别报道 | 《中国青年》初期之路 《中国青年》的诞生与发展《中国青年》1923年10月20日于上海诞生,恽代英担任首任主编,张太雷、萧楚女、邓中夏、任弼时、林育南、李求实等先后参与编辑和撰稿。随着中国社会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青年
思政强课 | “智慧+”的活化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发挥学生自主能力和专业特长,充分利用大数据、虚拟仿真、数字人、元宇宙等数字化、智慧化技术,在多维度、多场域的实践平台上赋能“大思政课”。“活”起来的红色文物2023年9月,
思政强课 | 致敬前辈搭雷达 2023年8月,刚来北理工时,我被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坦克、装甲车深深吸引。透过它们身上斑驳的锈迹,我仿佛看到了往昔的战火岁月。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讲述了北理工在新中国科技历史上贡献的许多“第一”——第一
思政强课 | 用知识图谱看见卢沟桥故事 大一开学前,我第一次见到卢沟桥。眼前这座历尽沧桑的古桥是那样静谧、沉寂,但它端肃的气质却强烈地冲击着我的感官。思政课上,当老师提出让我们为红色文物建模时,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卢沟桥。在学校的虚仿中心,我
思政强课 | VR里重现长征路 一个云远树青的早晨,我和同学们怀着好奇之心,踏入学校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首先体验的是“重走红军长征路”。戴上VR交互设备后,几步简单的操作,我就来到了那片被战火摧毁得满目疮痍的土地。“红军不怕远征难
进学篇章 | 快准狠,下针! “同学们把手微握拳,在掌远纹的尽端赤白肉际处,摸到凹陷了吗?那个就是后溪穴。”“大家按一按自己的三阴交,如果酸痛的话,说明你们可能有这几类病症。”寻找穴位,再快准狠下针这不是在医院门诊,而是在厦大的课
进学篇章 | 灵感来自海滩上的弹涂鱼 退潮时,厦门的沙坡尾海滩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黑乎乎的、爬来爬去,还不停跳跃的鱼,那就是弹涂鱼。弹涂鱼不仅可以在岸上爬,还能在水里游,这种两栖的特点吸引了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的张宇教授,并让他产生了发明
进学篇章 | AI训练出南审专属风 2023年年初,读研一下的我选修了一门叫“图像处理与机器学习”的课程,课上,老师为我们展示了AI在图像处理方面的惊人能力。其中有一项应用是图像修复。AI的惊人能力老师找来一张破旧不堪的老照片,图上不仅
进学篇章 | 时间可生长 编者按:清华大学为先书院有门“创意设计”课,由为先书院副院长王秀梅老师和美术学院邱松教授领衔,美术学院、精仪系、材料学院、集成电路学院18位老师共同授课,课程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同学自主创意,期末考试的
进学篇章 | 松果妙妙屋 我们以松果的成熟过程及其鳞片在潮湿或干燥环境中的开闭为灵感,设计了一个谷仓屋顶。根据外界天气变化,屋顶可实现通光晾晒谷物和自动避雨等不同功能。堆砌为了完成任务,我们被动地进行一次次讨论,希望快速解决问
进学篇章 | 裹茶蕨蕨子 我们组的成果是以荚果蕨叶片的卷曲和展开为灵感设计的茶包,可随茶水冲泡逐层展开,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茶味浓郁。茶包的设计有两层结构:内层为疏松多孔的亲水层,外层为疏水层,两层之间夹带有茶粉,可根据口味进行更
进学篇章 | 山荷摇曳·蔚开天幕·以书法画 以山荷叶遇水变透明的特点为灵感设计的屋顶,屋顶在雨中可以变透明,形成天地一体之感;进一步衍生出用每一笔书法代表特定朝代历史事件的「画」。“可生长的时间”——课程要求我们围绕这一概念,从自然的植物形态中
我家校园 | 一门百年植物课 作为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植物学课经过三代人的传承、积淀和发展,已经走过了近百个春夏秋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938年,著名的植物学家、杂草学家、农业教育家李扬汉教授开始教植
我家校园 | 大学博物馆,来着了! 近几年,博物馆已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除了那些人满为患的知名博物馆,藏在大学里的“隐藏款”博物馆,其实也很值得打卡。比如北京大学的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厦门大学的人类博物馆、吉林大学的地质博物馆,都是又老牌
我家校园 | 校园最新春季限定皮肤 2024年春季,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众多知名院校陆续向社会公众有序开放。春季又恰是赏花的好时节。阔别3年的大学校园像是换上了春日限定版皮肤,每一帧都美到不行。难怪游客们纷纷把大学校园
心事解语 | ASMR:线上疗愈所 深夜,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桑桑的直播间里。舒缓的钢琴音伴随着绵密的泡沫声,还有火烛燃烧时噼里啪啦的声音,让人如置身于温馨的小屋,不自觉地袒露心声。睡不着的粉丝小王担心明天的驾照考试,跟桑桑倾吐:“能祝我
心事解语 | 从“讲台之上”走进“讲台背后” 编者按:黄灯老师近年来因二本院校学生群体命运的非虚构写作,引发了广泛关注。2020年出版的《我的二本学生》是其立足讲台视角、建立在从教经验之上的教学札记,新作《去家访:我的二本学生2》则是走下讲台、实
心事解语 | 高调的隐身者 编者按:“momo”这个名称起初是用户使用微信账号登录部分社交APP时,系统自动生成的默认账户之一,类似于“佚名”。截至2023年底,豆瓣momo小组已经有超过12000名momo用户。半年来,南京大
心事解语 | “淡卷”挺好 编者按:当下,又出现一个关于年轻人的网络新词“淡淡综合征”。这并非医学上的正式术语,而是指在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表现得情绪淡淡。对此,大学生们怎么看?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就在近日,被互联网诊断为
心事解语 | 淡但不薄 假如“懒懒的”(“他们都不懂欣赏我,我都懒得解释,我照样享受青草阳光”)和“软软的”(“惹到我,你算是踢到棉花啦”)是当下一些年轻人应对快节奏和高压生活时的态度,那么“淡淡的”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大智若
心事解语 | 考博又败 淡然复“元” 看了一眼手机,已经中午12点,我继续裹着被子,怎么也不愿意起身。这是我卧床休整的第十天。“起来吃点饭吧,然后把中药喝上。”我妈推开了我房间的门。“我吃不下,你们吃吧。”拿着我的中药袋子,我妈缓缓地叹了
心事解语 | 少年向上 起而行之 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只因他们是少年。敢行之刚上大学时,我性格比较内向,害怕在同学老师面前露怯。于是,我选择了一条保守消
心事解语 | 淡然处之 浓烈生活 当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终于来到我的邮箱,我有些惊讶地发现,自己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狂喜,只是感慨道:我终于不用再做下一份PlanB了。没有大餐,没有狂欢,那一份“上岸愿望清单”也在漫长的申请季中不知道被丢去了
心事解语 | 或浓或淡总相宜 在不同的方面,我分别显示出“淡”和“浓”的属性。在交友层面,我有十几年的“浓”友情一直在身边,陪伴彼此生命中每一个“浓烈”时刻;同时也更多地接受萍水相逢或一期一会的“轻社交”,阶段性的“学习搭子”“运
原创支持 | 行循自然 3月26日,作为北京服装学院纪念办学6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北京服装学院携手2024中国国际时装周,首次在751D?PARK  79罐举办“北服日”活动。在“特别呈现”环节,“为人民而设计——行
原创支持 | 纸艺新剪 我自小热爱剪纸艺术,对非遗剪纸文化的理解和探索从未停止。在北京建筑大学读研期间,我师从现代剪纸大师赵希岗教授,主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3年里,我接触了各种各样的设计领域,如平面设计、UI设计、品牌设计等
原创支持 | 这是“鼓浪” 编者按:这可能不是一个属于文学的时代,但总有属于文学的人。这句话在厦门大学“鼓浪”文学社流传。如今,社员把自己交予文字,踏浪复刊《鼓浪》,接续百年文脉。“鼓起时代之浪潮”1926年,中国处于战火和动荡
原创支持 | 鼓浪文学对谈:与“南方”肝胆相照 “对于地域的文学敏感,  究竟来源于现实体验,还是岁月遥望?”“作者在写作底层时,会遇到哪些困惑?”“在文学创作中如何运用双线叙事?”在鼓浪文学社的公众号后台,我们总能收到读者们这样的声音。作
原创支持 | 抬 跳火 “阿辉,回来啦?今年赚怎样?”“老样子,青青菜菜(闽南语,过得去、马马虎虎的意思)啦!”在外打工漂泊一年,我赶在年前回到了老家漳州。舟车劳顿,不免十分疲惫,但走在路上,我还是兴奋而熟练地操着乡音和村里
原创支持 | 父亲在我 周玉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文系本科生,北京大学“我们”文学社社员,鼓浪文学社之友过年的习俗众多,要做的事也多。而祭祀不可或缺,祭祀是人们对于已故亲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心灵慰藉。每年春节时期,给父亲扫墓烧
原创支持 | 自习的决心 如今,自习已经成为公共空间中的常见景观,图书馆、咖啡店、高铁站随处可见埋头自习的人。自习的需求被商家灵敏地捕捉,创造出专属的场所:线上、线下的自习室向处于不同阶段的人们敞开,为他们提供一张安静的书桌。
原创支持 | 归家邮费 上学路费 编者按:忙忙碌碌的一年过去,往往在看到“账单”二字时,才意识到一年到底经历了什么。那一笔笔支付记录,精确到分的账单,熟悉到闭着眼都能描摹出模样的店铺,朴素又动人的转账留言……原来,我们过往的喜怒哀乐,
原创支持 | “倒贴”去实习 当我脱下了为面试精心准备的西装,靠在椅子上准备独享难得的闲暇时,屏幕上弹出的信息通知吸引了我的目光:“张同学,你的面试通过了,你决定好了要来我司实习吗?”休闲时光戛然而止。10月29日,518元,这是
原创支持 | 猫猫记得我 读本科时,学校附近有一家猫咖。地方不算大,但打扫得很干净,据说一共有80多只猫咪在那里“上班”。每逢期末,感到压力很大时,我都会去一趟这家猫咖,抱一只猫,看它在我怀里睡一下午。曹明雅丽南京大学艺术文化
原创支持 | 一月之旅,6000元几尽 回看2023年的年度账单,5月的花销突然猛增。5月,是毕业前的一个月,也是我在云南大理独自生活的一个月。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旅居,带着攒了许久的6000元。寻找大理避风港一个月的旅程,最大的花销是住宿。
毕业何之 | 前置再前置,低年级实习的风有多大 “目前大二,三段实习,马上入职”“大一勇闯大厂实习”一批低年级大学生正前仆后继地进入实习大潮。实习真的很重要。那么大学生是否应该尽早实习呢?一方面,尽早实习可以有更多“低成本试错”的机会;另一方面,盲
毕业何之 | 16年,与德语的双向奔赴 编者按:上个世纪末至今,一批优秀的学子走出国门赴海外学习深造,他们立志学成报国,并最终回到母校教书育人。从这批“归巢”学子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追求卓越、报效家国的浓浓情怀。2008年,毛明超参加了北
毕业何之 | 讲中国故事才有通透感 黄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2004年至2008年在北京大学修读物理学专业与经济学专业本科双学位,2008年至2011年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2011年至2016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