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让党史研究传递新知与美感 作为中国近现代最为绚丽壮彩的篇章,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寻梦追梦筑梦的宏大史诗,是当代国人益智明理增信的生动教材。由著名党史专家李忠杰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2月版),从
本期关注·法眼再看《商君书》 | 被妖魔化的商鞅与被误读的《商君书》 《商君书》是先秦法家的标志性著作,是商鞅及其后学思想学说的汇编。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商鞅与《商君书》却一直是个复杂的存在。这种复杂,一方面体现在其思想的多重面貌上,另一方面,更体现在后世对其截然不同的
本期关注·法眼再看《商君书》 | 治理大国的法家方案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富国强兵运动的典范。经过商鞅变法的洗礼,秦国从一个区域性强国迅速发展为天下头号强国,并最终统一六国,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然而,国家富强根本上取决于良好的制度设计和高效的治理能力
本期关注·法眼再看《商君书》 | 明法能否“以至于无刑” 孔子曾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自古以来,“无刑”“无讼”的理想盛世就是人们不懈的追求。孔子、孟子等儒家先哲希望通过道德的教化即德治来达到无刑的目的,而以《商君书》和《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
本期关注·法眼再看《商君书》 | 向商鞅变法问“使民之道” 商鞅变法是一场应时而生的变革。当时秦国内部“君臣废法而服私,是以国乱兵弱而主卑”(《韩非子·奸劫弑臣》),外部又有邻国威胁。秦孝公广求贤者,而商鞅以霸道之术说之,为秦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商君书·
编辑手记 | 那五位文艺老青年 长达一年之久的编校之后,“五峰堂文存”终告面世。作为这套丛书的组织者和文字编辑,我感到一种特别的欣慰。值此之际,我想把文存的五位作者和他们各自的作品,印象式地介绍给读者。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介绍拟以年
序与跋 | 《点石斋画报》里的中国力量 异域想象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我听一位美国教授说,他的老家在美国的一个小城。这些中小城市与农村的居民,对外界事物了解甚少。不少人还以为中国人还裹小脚、拖长辫子哩。这种情况是我想象不到的。其实,我也有过这样
评论 | 跟张勐去体验“知识分子叙事” 20世纪伊始,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从传统士人中蜕变而生,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任务使他们成为新旧时代变革当之无愧的弄潮儿。知识分子叙事也自然成为新文学发轫以来引人瞩目的一种叙事形态,知识分子题材一跃而为与农
文化视点·解密骆宾王 | 骆宾王终迹南通的可能性最大 骆宾王,“初唐四杰”排名最末,其一生传奇,颇具争议,对其评价经历了一个从毁誉参半到推崇备至的过程,而其诗极富创意,个性非常鲜明。骆宾王的诗歌,形式精工,立意高瞻,尤其是其歌行体,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神
文化视点·解密骆宾王 | 从博流之徒到文章宗匠 骆宾王(约619-687),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一生命运多舛,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古往今来,各界对他的评价不一,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毁誉参半到推崇备至的过程;其形象也从博徒之流、叛逆之臣转变为文章宗
文化视点·解密骆宾王 | 官场逆淘汰中的骆宾王 读骆宾王诗文,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他那强大的生命意志和强烈的情感精神。以往学者多用“慷慨”“风骨”形容其文,用“节侠”“狷狂”形容其人,当今我们如何来诠释呢?是“如此才不用”,还是不用如此才《新唐书·骆宾
文化视点·解密骆宾王 | 骆宾王诗前为何多“序” 据现存文献清编《全唐文》及其相关补遗的检索统计,初唐时期留存至今的“诗序”一体文章约110篇,其中,王勃创作最多,骆宾王排名第二,有“诗序”19篇。为何他们诗前多“序”呢?究其原因,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
往事故实 | 第一个中文版《鲁迅全集》送审之后 第一个中文版《鲁迅全集》是许广平以鲁迅遗孀的身份去国民党内政部送审的,现在所见内政部批文上写的是“周许景宋”。内政部办理登记手续曲折多磨许广平是何时开始送审的呢?比较明确的说法有两种。1.1936年1
往事故实 | 赵家璧二十七岁时那部《中国新文学大系》 壹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与白话文创作几乎同步出现、发展,内里充满蓬勃的理性力量和革新的诉求。在那个风云疾卷的大动荡日子里,中国作家、编辑和出版家,依势而动,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感,完成了中国新文学历
随笔札记 | 听叔本华批判凡夫俗子 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凡夫俗子,从出生到现在到将来是为灵魂和心灵而生,所以我接受、体验、回归和升华批判。我是处在这样一个时代:霍克海默在奋力呐喊人类内心生活的消失,雅斯贝尔斯在分析当代生活秩序的危机状况,朱
推介 | 我要面对“三层”作者 这篇书评不好写,因为虽然只是一本书,我要面对的却是三个层面的作者。一是谷崎润一郎(1886—1965),鼎鼎大名的日本唯美主义作家;二是该书的作者坂本葵,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作家;三是该书的译者邱
读图 | 连环画家韩硕那本《奇怪的旅客》 改革开放初期的连环画作品,不论是题材还是画风,较之前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当然是渐进的,没有一个截然不同的陡然节点。内容上是慢慢不再局限于一味的敌人、斗争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有了知识性的选题,历
文化思考·神话与文明 | 漫步《神话动物园》 人与动植物的紧密联系,如何形容都不为过。今天从超市购买食物的我们,很难想象人类历史上,有超过99%的祖先都是狩猎采集者,他们根据植物的季节生长、猎物的迁徙规律来获得食物、在潮起潮落中捕捞水产品。在万年
文化思考·神话与文明 | 动物是人的神话师者 美国博里亚·萨克斯的《神话动物园》是一部关于动物神话的大百科全书,内容极为精彩,材料涉及各大洲,动物故事引人入胜,将读者带入到充满神话色彩的动物园,生动有趣。读者既可以在阅读中获得动物的神话知识,而且
文化思考·神话与文明 | 对动物傲慢意味着人类的灾难 美国学者博里亚·萨克斯的《神话动物园》一书,为我们介绍的动物将近百种,包括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细分为18个类别,汇集了神话、传说与文学中的动物故事,因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书人茶座 | 不能不同意秋瑾的“花癖”自考 在清末民初,秋瑾叱咤风云,是与男子“竞雄”的鉴湖女侠,与亲战金兵的梁红玉、跨马杀敌的秦良玉是同一流人物;慷慨就义后,被孙中山谥为“巾帼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怎么会有花癖呢?当然,是这样,但“余生有
著译者言 | 我与“知识主义”三部曲 人的发展和知识增长是支撑、驱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变量,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就是人类创造、传播和应用知识的历史,特别是科技知识增长与应用直接推动了经济发展和主导了社会进步。人类在走过了采集经济、
文化地理·关于方言写作 | 《无风之树》是吕梁山的低声絮语 赵树理虽然是语言大师,但有人做过统计,他的小说中每万字大约才出现方言词4次。也就是说,在其作品中,方言土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似可忽略不计。何以如此?这其实是他的自觉追求。因为早在1941年他就琢磨过
文化地理·关于方言写作 | 刘亮程的《凿空》为什么不够“新疆” “你会说新疆话吗?”这是生长在乌鲁木齐的我去北京上大学后,常被问到的问题。作为说“疆普”的汉族人,我每次都热情而有点尴尬地解释“我们平常就是这么说话的呀”。后来才意识到,不少人对“新疆话”的预期其实是
文化地理·关于方言写作 | 到《我们家》感受四川麻辣 维特斯坦根曾在《哲学研究》中说:“想象一种语言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 汪曾祺也在《小说的思想和语言》说道:“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在小说《我们家》(颜歌:《我们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文化地理·关于方言写作 | 与《马桥辞典》共品“表达之饿” 纵观古今中外,人类之基本需求无外乎衣食住行,其中温饱问题便是重中之重,原始人类可以衣不蔽体,但不可缺粮。这粮也分物质之粮和精神之粮,“仓廪实而知礼节”,酒足饭饱,便觉表达之饿,表达之不足,便觉精神之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