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2022年第23期

青年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2022年第23期

旬刊 文学小说

简介

文学刊物。旨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主要篇幅发表小说,以一定篇幅发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歌、散文佳作,适时编发小说专号、诗歌专号和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适于青年阅读的通俗文学专号。

目录

卷首语 | 默 想

夏夜&nbsp 风刮过寂静的廊桥牵来碎叶落下时的声息断续而零落浮起又沉下如在长眠的记忆里响起了寂寥的回声来陪伴覆满灰尘的梦长久地在寂寞里流浪你也会感到荒凉吗在这样失落的路途里犹如呼吸着浑浊的沙土只能以

诗歌苑 | 我的老师

如果我的老师是猫他的一个眼神就足以让我呆若木鸡如果我的老师是狮子他的一声咆哮足以让我的肝肠抖两抖如果我的老师是俄罗斯大熊那不必说我一定拔腿就跑也许&nbsp 我天生胆子小对老师有着天然的恐惧我时时幻想

诗歌苑 | 丰收的前奏(外一首)

这一担挑的&nbsp 不是春风是四月布谷的欢歌阿根叔家的老水牛&nbsp 醒了它擦亮村口的河水&nbsp 远处的天空瞬间&nbsp 被初升的晨曦染红七月&nbsp 还孕育在母体深处那些被淳朴乡情滋养的

诗歌苑 | 学习是一生的功课

学习是一个人终其一生的功课学习是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学习是想要有所成就的捷径学习是生命中的一种深刻经验亦是一种很美的经验当前的世界是一个竞技的大场所所有人不能仅凭一点儿小聪明就想获得永久的胜利

诗歌苑 | 彩虹迷梦

你是古战场醉卧沙场君莫笑你是贸易重镇通货羌胡&nbsp 市日四合你是诗歌的城大漠孤烟&nbsp 羌笛琵琶&nbsp 葡萄美酒狂饮醉饮&nbsp 慷慨悲歌是心胸豪迈还是掩饰不安悬崖&nbsp 陡壁&nb

诗歌苑 | 相遇八月(外二首)

七月的一股热浪&nbsp 把我推进八月的海洋有一丝丝凉风&nbsp 摆弄八月的窗帘天高云淡&nbsp 瓜果飘香田野荡起丰收的希望五谷杂粮&nbsp 粉墨登场玉米秆整齐地排列着个个身怀六甲&nbsp 手

诗歌苑 | 父亲也是一株麦子(外三首)

父亲&nbsp 麦子打了三十年的交道麦子笑&nbsp 父亲也笑一方麦子养活了一条胡同胡同不大&nbsp 七户人家高家门前&nbsp 七棵树春有杨柳依依夏有朝桑晚榆父亲望着月亮磨镰刀有光从麦田里折射而来

诗歌苑 | 夏日帖(外三首)

无论是雨后池塘的蛙还是躲在树梢的蝉都在拼命鼓吹着夏日的奔放再暴烈的雨也阻挡不住这热烈就像热恋中的情侣爱得如火如荼情不自禁即使村边的阿婆也卸下了红头巾换上了一身花裙妖娆地穿行在小溪中抓一支青色的莲蓬那眼

诗歌苑 | 把心事烘干(外三首)

连绵的雨把心事一次一次地淋湿再重的心事也挡不住雨水的侵蚀趁着夏日的阳光把心事搬出来在阳光下分门别类忧伤&nbsp 快乐&nbsp 得意&nbsp 失落以不同的温度一片一片烘干再写上诗情画出别样的意境重

诗歌苑 | 春天 花和最爱的她(外一首)

你小心地拨开枝叶我们悄悄步入这座秘密花园绕过低矮整齐的灌木穿过爬满藤萝的回廊前方鲜丽的色彩那是花的海洋有洁白的玉兰有嫣红的海棠有金黄的连翘有淡粉的山桃我拾起一枝花凑近鼻尖春天的味道是泥土的清香是花的芬

诗歌苑 | 邢增海诗选

筛 沙爱是一道生命的光穿越三十多层岁月的植被落在你脚下草尖蜻蜓的翅膀上不惊动风因为你来草先知蜻蜓第一个吮吸草的欢乐这道光还落在你的睫毛上把从明眸里溢出的生命的亮都细细地筛一遍看可否筛出一粒忧郁的沙子新

诗歌苑 | 母亲

翻砂&nbsp 铲砂&nbsp 扛砂生活用一铲又一铲的节奏压弯母亲的腰还时常让母亲说话就像铁锹铲砂直直的有些刺耳即使有夏日的阳光正好晒着她的喉咙母亲的话依然少有温度是啊自从姥姥为她生下十一个弟弟和妹妹

小说林 | 火腿哥的命运

极品火腿哥近来非常郁闷。即便它营养美味、包装大气,但始终屈居于角落里备受煎熬。它原本想一改祖先因调戏嫦娥错投猪胎的悲惨命运,寻觅一户显贵人家,暂居豪华之所享受尊宠,哪怕最后被嚼碎咽下变成污物,那走的也

小说林 | 争飞

昨天下午,司徒军向团长“争”来今天上午十点转场飞行计划后,晚上睡得特别香。凌晨五点半起床,这是他几十年飞行生活养成的习惯,比闹钟还准。走出房门,他深深吸了口清凉而新鲜的空气后,开始跑步。宿舍、营房、操

小说林 | 吃葡萄的人

陈年旧物冬日的暖阳于大家而言是弥足珍贵的。连续几日的阴雨天气,愁得我都想去买个百瓦大灯泡驱驱身上的霉味了。难得阳光大好,便寻了小板凳前往顶楼,扶额侧坐,接受阳光的洗礼。目光所及处,探到阳台上的花花草草

小说林 | 柔软的不锈钢

一像许多个早晨一样,空气依然是忙碌的。阳光莽撞,车流让街道喘不上气来。只有天空,静静地蓝着,为北方的初秋保存了应有的舒朗。北关铁路车辆有限公司巨大的厂门,像一张华丽的脸,不经意间流露出高傲。大门前,身

散文馆 | 我们,不能再见

北京时间,上午十点三十分,上海飞往北京的飞机。手里红色的信件沉重无比,手握着的地方已经被汗液浸湿,我索性还是放回了背包,戴上眼罩,准备用睡眠度过这无聊的机上时光。最后一次见她,是她去北京的前一天,她约

散文馆 | 春天来了

地处东北的吉林白城,猛烈的春风又鼓荡起来了,厚厚的积雪已开始融化,化开的雪水把马路都润湿了。这预示着:春天来了。虽说东北的春天较南方来得略晚,但走在大街上,从种种迹象中我仿佛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离我们越

散文馆 | 游江,人间闲散客

闲散,是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我认识的游江,刚好具备这特点,无拘无束,淡泊明志。在市社院培训。第一眼,我便愣住了。只见得游江椭圆形的脑袋剃得光光的,阳光下泛着白光。一副圆溜溜的眼镜架在鼻翼上,留着一字

散文馆 | 满天星

在众多的鲜花中,我独爱满天星。说不出为什么对那些白色的星星点点情有独钟,但潜意识里总为它只是花束的陪衬而颇感不平。小时不谙世情,总喜欢一些鲜艳夺目的颜色,见到大红大紫的花便盲目抛洒自己的爱怜之心,重形

散文馆 | 枫叶颂

你没有花的艳丽和清香,也没有硕果那样甘甜。当春的画笔蘸着嫩绿,把你在枝头点染,你便簇成新绿把大地装扮得更美丽。花开了,你悄悄躲在一边 枝干上结果了,你高兴得涨红了脸。你曾经抵挡风雨,把我们护在耳下 你

散文馆 | 在茶诗茶趣中品香茗

茶与诗之间的关系极为融洽、极为密切。茶中有诗,诗中有茶,令人不由自主沉醉在茶香诗意之中。早在唐代,茶诗的紧密关系就体现得尤为明显。据载,只要元稹、白居易的新诗一出,就有人拿到集市上去换新茶。以茶换诗,

散文馆 | 正是人生好时节

古人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警醒人珍惜时光,勿虚度光阴。《春歌》&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

散文馆 | 苏州城内读寒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早年读到张继这首《枫桥夜泊》,以为寒山寺是一座名为寒山的山中寺庙,后来方知寒山(亦称寒山子)乃一诗僧的名号,便觉得这个人该有些不凡,

散文馆 | 父亲的烟袋

对父亲的记忆,是他身上浓浓的烟味和那形影不离的烟袋。说是烟袋,其实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塑料袋,袋里有一团烟丝、一盒火柴、一叠烟纸。父亲爱抽烟,闲暇抽,干活儿累了抽,高兴时抽,烦闷时也抽。想抽烟时

散文馆 | 试谈“静”与“动”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句话为我们所熟知。“变”与“不变”间,表达的正是“静”与“动”的哲理。要想客观而全面地认识某一事物,都应该看到其静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动的一面,才能更好地预判趋势。认识并

散文馆 | 春之绽放,秋之硕果

夏蝉稀疏的初鸣声即将把初夏唤醒,清晨的街道,几个学生在走动。摇曳的枝叶,温柔的晚风,轻轻扫过容颜,我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尾声。夜晚,喧闹的白昼静止,月光点缀了湖面的温柔,四处灯火阑珊,万家灯火点亮了时代

散文馆 | 诗歌是踩在钢索上如火苗般跳跃的芭蕾舞

我和戴逢春老师曾经在省文学创作班同窗,他是深圳诗坛写诗与诗评俱佳的“双枪手”。我们的情谊如兄弟似战友。我们彻夜长谈关于诗歌所有能谈及的范畴,我们逐个话题聊,关于诗语言如何创新,诗歌如何留白,诗意如何呈

散文馆 | 忆峥嵘岁月,握青春年华

时间的年轮滚滚向前,踏遍万水千山,看尽人世繁华,尝尽酸甜苦辣。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值得回味的,就像雷锋同志曾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

散文馆 | 谁在风中哭泣

很多时候回顾往事,都像一场梦。深深浅浅、明明暗暗的,有时就像与己无关。这世界真是太奇妙了,我居然活成了另外一个自己。不少时候,都冷眼旁观。唯有几位穿越岁月而来的朋友,可以为我见证,那一路而来磕磕绊绊的

散文馆 | 梨花颂

生在20世纪70年代,在父母的呵护下,我的生活波澜不惊。我和房前的那棵梨树共同陪伴,共同成长。不过我的界面宽一点儿,接受着文化的熏陶,而梨树呢,每天就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接受大自然的洗礼,我的企盼也长在

散文馆 | 那段痛并快乐着的岁月

经过二十多年的拼搏,现在的我应该勉强算是个寒门“贵”子。在这个“勉强”的前边加上个限制性“应该”来表述,是因为我不敢肯定算不算得上是个寒门贵子,可是就我目前的表象来看,又确实有几分像个“富贵”之人。回

散文馆 | 奶奶的宝贝筐子

前几天回老家小住,闲着没事,去小时候住过的老院子溜达。院子在村子的中心位置,从院墙到正房都是由土坯垒成,土坯外面的泥巴由于日月的侵蚀变得斑驳陆离,掺杂在土坯里面的麦秸在岁月的帮助下摆脱了泥巴的束缚,被

散文馆 | 让人迷恋的薛家花园

有“江南第一豪宅”之称的薛福成故居,坐落于无锡繁华的闹市区梁溪区健康路西侧,当地人称之为“薛家花园”,于1995年4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散文馆 | 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

老母亲常说:“种一分地有个场好,人到八十有个娘好。”这是祖辈传下来的民间谚语,或许最能表达母亲的心声。这里所说的“场”,是指打谷晒粮的场地。那个年代,有个场,麦收、秋收就不用慌张。人到八十岁有个娘好,

散文馆 | 爱在人生转弯处

那一年,我大学刚毕业,在老家洛阳登封的一所私立学校工作,当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月工资不到一千元。尽管学校有宿舍,食堂的饭菜价格也不贵,每个月的工资仍然紧紧张张,不太能攒下钱,尤其是寒暑假放假前我都会为父

文学评论 | 语溪徐自华的成长环境探究

徐自华是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著有《听竹楼诗稿》《忏慧词》等。她既是近代优秀女性词人,又是支持民主平等的进步女性,为近代民主平等与女性解放作出了贡献。而在徐自华的成长过程中,语溪徐氏家族扮演了重要角色。

文学评论 |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悲剧女性分析研究

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并且往往能从侧面影射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内在涵养。因此,本文以英美文学为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时期再到现实主义时期,对文学作品中悲剧女性人物的发展历程进行

文学评论 | 试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政治家,同时还是军事家和文学家,其具有多重身份。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中,曹操的人物形象与历史形象存在出入,不过小说中的

文学评论 | 论鲍照诗歌摹写声音的艺术表达

从《诗经》开始,中国诗歌就有描摹声音的传统。《关雎》以“关关”二字描摹了雎鸠的叫声。沈德潜《说诗晬语》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刘宋时期,诗歌开始从阐释玄理回到抒发情感上来,

文学评论 | 李白诗歌中比喻和夸张的艺术鉴赏

李白是我国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李白的一生之中创造了诸多的诗歌,不但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历史内容,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以李白诗歌中比喻和夸张的艺术鉴赏为例,从李白诗歌之中的比喻和夸张等特点进行具体的分

文学评论 | 秦观词与李清照词花意象之比较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通过分析作家作品中的常见意象,可以为我们搭建起深入作家人格个性与情感体验的桥梁。秦观与李清照是宋代词坛上“婉约”一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文学评论 | 三曹诗歌创作差异及成因浅探

一、选题来源“三曹”,指汉末魏初时期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作为“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诗歌作品在共同具有“建安风骨”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南北朝钟嵘的《诗品》

文学评论 | 浅论《牡丹亭》中女性与园林的关系

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的性别地位差异,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古代士大夫阶层宅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浓厚的男性色彩。性别不平等导致的弱话语权,使得女性与园林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一种被遮蔽的状态。而幸

文学评论 | 浅论张恨水小说女性人物塑造的旦角化

张恨水是现代通俗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小说。他的小说当中不乏优秀的女性人物,但是纵观他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她们无论是从衣着、动作或者是命运方面都跟传统戏曲中一些旦角形象非常相似。本文通过

文学评论 | 唐宋词中“谢娘”意象析论

王弼言:“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这清晰点明了言、象、意三者之间以言成象、以象达意的递进关系。陈植锷将意象的定义概括为“意象是以语词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亦

文学评论 | 略论元代馆阁文人“送诗”创作

一些研究者认为,“既然有送别,就自然有送者写诗赠别,行者留诗致意,遣抒的都是别离之情。这是一个事件的两个方面”(郑纳新《送别诗略论》)。此种主张的前提是,所有送别诗的情感出发点皆为别离之情,实际上,“

文学评论 | 夏承焘与无锡国专关系考

无锡国专全称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21年始建于无锡,唐文治担任第一任校长。抗战爆发后,唐文治率领全校师生内迁,辗转到达桂林。后因患病,唐文治回到上海租界休养,并于1939年春,在上海租界创办国专分

文学评论 | 浅析《诗经》重言的语用功能

在先秦的典籍中,重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尚书》和《易经》中均有先例。然而,大量广泛使用重言的则是从《诗经》开始的。《诗经》中,重言词有353个,使用总次数657次。《诗经》使用重言词数量相当于《尔雅》

文学评论 | 先秦文学中的葛意象研究

葛作为一种重要植物在先秦诸多作品中频频出现,并在朝代的更迭里产生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整理先秦作品中出现的葛的意象,从葛的自然属性出发,探究其在先秦作品中的文化嬗变,并联系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探讨这

文学评论 | 你我身边的乐天才子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的传记作品,它将苏东坡的人生分为若干阶段,记录了这位伟大的中国文人坎坷而丰富的一生。林语堂称自己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而我读《苏东坡传》也是一样。

文学评论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旨探微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一首千古名作,是其“三咏赤壁”的作品之一。学界对这首词颇多研究,几成定论。但对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旨及其与《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之间的关系,似乎还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文学评论 | 论南唐词雅化内涵的三重维度

词的发展由最初市井之中的伶人之词,到以花间词为代表的文人词,再到被称为“士大夫之词”的南唐词,不仅词的创作主体在不断发生变化,词体的地位也逐步被重视而得到提高。同时,南唐词的语言风格、意境营造以及情感

文学评论 | 朱自清散文的文学语言探究

朱自清先生作为散文大家为我们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学作品,其散文创作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文学语言色彩的合理应用,而且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而热烈的思想情感。当我们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世界时,我们会身临

文学评论 | 论孔子、孟子、墨子三者之学说思想

一、知仁而懂礼,进退自如“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具体体现。“仁”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为人的根本。仁而知礼,能让我们成为真正的有德君子,达到仁的境界要发挥自身的优点,成就自身的道德。知仁懂

文学评论 | 浅谈芭芭拉·罗森维恩关于情感史的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历史学家芭芭拉·罗森维恩针对情感史研究的“宏大叙事”和传统情感史的片面化问题,积极借鉴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等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情感共同体”的理论框架,在“中世纪情感演变”

文学评论 | “怪老头”形象探究

现代文阅读里《捡烂纸的老头》有一题请学生分析—“有人批评汪曾祺模仿痕迹重,老头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十分相似,你同意这种批评吗?”这个问题设置巧妙,从形象、主旨、作者情感等角度分析,同意与否都可自洽其说,

文学评论 | 论黄土路散文的底层叙事诗意

自20世纪末以来,底层叙事被更多人所关注。21世纪后,底层叙事的内容不断丰富,并展现出了诗意的内涵。黄土路的散文就是在对底层的诗意抒写中获得了艺术发展的空间。黄土路有清晰的底层意识,他认同自己的底层身

文学评论 | 苏轼“诗画一律”论中的创作情感态度分析

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苏轼盛赞王维的诗画创作特色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画”从形式角度来看,指的是具有画面感的各种物态形象,当诗歌中景物描绘得足够生动有神

文学评论 | 落英千年,缤纷万代

一、问题的引入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他的名篇《离骚》中有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句诗大体上可以直译为:早晨我饮用木兰花上坠落的露水,晚上我用掉落的菊花来充饥。结合上下文以及古

文学评论 | 浅析戏剧作品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戏剧作品得以展现的媒介,是构成戏剧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是推动情节发展,解释说明情节发生的条件和背景的重要工具。准确掌握戏剧语言,对分析和理解戏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戏剧语言主要包括人物语言和情

文学评论 | 曹丕《典论·论文》中“气”之细读

《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现存的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专论,曹丕在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也被归结为“文气说”的源头,但其中之“气”究竟所指为何,仍然是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目前,学者们对《典论·论文

文学评论 | 黄裳词的微观考察

黄裳(1044-1130),字冕仲,号演山、紫玄翁,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与词论家。当前学界对黄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裳生平及其诗词思想上,并且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

文学评论 | 论李白诗歌“以大为美”的审美倾向

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将古典浪漫主义推向了顶峰。在李白的诗歌中,处处洋溢着蓬勃的浪漫情思,充斥着奔腾的豪迈气度,呈现出一种“以大为美”的审美倾向。这种审美倾向既是盛唐气象的重要成分,又是中华民族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