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2023年第10期

躬耕

躬耕2023年第10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躬耕》杂志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培养文学作者,繁荣文学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

目录

小说视界 | 少年的剑

一那天,我们去挖何首乌,淘到了一把剑。四月,正是各种草药疯狂抽条长叶的时候,我和赵小兵还有几个伙伴,穿密林,走险滩,每天一放学就去挖药。手臂上经常被荆棘划得条条道道的。挖到药材,在门前的土场铺上芦苇编

小说视界 | 一起去可可托海

一婴儿的哭声从贾红怀里传出来。贾红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下楼了,小区里的人还以为她真的去可可托海了。她一直在那些跳舞唱歌的大妈大爷堆里炫耀说,她要去可可托海旅游了。近两年《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火了,贾

小说视界 | 路

1左顾右盼了一会儿,他才小心地酝酿出第一步。这情景,就像他多年以后在构思小说情节一样,一点儿也不敢疏忽。还好,周围没人。前天晚上收到口信后的激动,如今还萦绕在心头。或许是太过于专注脑海里的信息,才走几

小说视界 | 游医张抱朴

张抱朴年轻时白净面皮,身材修长,读过几年私塾。父母相继故去后,在一药铺当伙计,后师从一名老御医的后人。师傅送他一本医书,他医术不断精进,师傅见他踏实可靠,把独生爱女灵芝嫁给他。婚后夫妻恩爱,琴瑟和鸣。

小说视界 | 市井小巷

一山城重庆有多少条街巷?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大多数的巷道都显拥挤,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老街巷,更是如此。停着一些没处停放的小汽车、电动车,甚至放着杂物。因此,小巷更显拥挤不堪,幽长而深邃,一眼望不到

散文短章 | 绿院记

绿色,是生命力的本色,它总是给人以清新与舒适、生机与希望、平静与放松之感,故而居家院落必绿之。——题记树人到中年,经过一番买房卖房再买房之后,最终来到了鸡鸣狗吠的城郊居住。而远离闹市的目的,就是图一个

散文短章 | 游荡时内心是安定的

像在河流里沉浮,被波浪推来推去。想表达自己,往往无从开口,一切都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一切。边缘。游走。向往自由自在的天空。不,安静下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一些有意趣的事……我的思想就这样摇摆着。大多时

散文短章 | 游七峰山

久居闹市,对自然山水的向往,总有难以割舍。初秋时分,这种愿望与日俱增,于是,干脆约三五好友,同去方城七峰山探幽。七峰山位于方城县杨集乡境内,又称七顶山,古称七石山,据《魏书·地理志》记载:“七峰山古称

散文短章 | 秋收,大地隆重的庆典

稻谷金黄覆秋野闲暇细品“扬州八怪”中的李复堂和郑板桥合作的《秋稼晚菘图》,田园气息,悠远绵长。那朴素的稻黄,让人感到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秋风淡淡,流水悠悠,奏响着与金风和鸣的素商之歌。秋阳如一杯醇醪,

散文短章 | 爱情

女人和男人生活了大半辈子了。女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一边站在家门口等男人回来,一边等着听男人对她不住地唠叨埋怨。女人年轻时长得小巧秀丽,而男人长得很是壮硕粗犷。女人和男人结婚的时候,很多人都想不通

散文短章 | 把岁月过成诗

童年,曾经在朦胧中拥有,又在朦胧中逝去。曾几度站在西岳华山之巅看日出,迎着微微的山风,远眺关中平原如诗如画的风景,渴望在金色大道上留下深深的脚印。在这立秋时节东升的旭日中,五十而知天命的我乘坐从华山北

散文短章 | 消磨记忆的老房子

当怀旧的感觉越来越困扰我的时候,我已经意识到自己老了。不服老的心也已经憔悴了,思想的怪圈也越来越明显了,攀比的想法失去了应有的锐利。过去试想得到了,会如何欣喜若狂的劲头没有了。已经把得到看得那样稀松平

散文短章 | 燕子的“非虚构”

她写了《天使PK魔鬼》,一位绝症女孩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微笑面对生活;她写了《山城不可见的故事》,一组底层劳动者的生存图景;她写了《老大姐传》,一位坚持活出自我的农村女性的潇洒一生;她写了《杂病记》,人

散文短章 | 忆外婆

四月的风是最美的风,缠绵不休的风把人们抵御春寒料峭的外衣甩掉,于是就变成梦境……风拂过湖面,惊起阵阵涟漪,风吹过湿地,草和树木便开始默默拔节,而当风漫过树叶时,透过缝隙洒下的斑驳阳光不禁有些晃动,就像

散文短章 | 家乡那座桥

我的老家位于南阳市北部六十华里的白河上游,毗邻白河左岸。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伫立于高高的堤岸上,视野开阔,天高云淡,清风扑面,云间有鸟儿的鸣唱,脚下有蜿蜒逶迤的清波碧流。春天飘来如絮的彩云,能勾起

散文短章 | 老舅的浪漫

对老舅的某些记忆,还盘桓在那活脱脱劲吹喇叭的意象里。老舅气运丹田,腮帮鼓胀,粗糙的十指,娴熟交错地按动……清越、高亢的喇叭声,宛如憋了许久的山洪,倾泻排涌,掀动着空气,跃上一排排房脊,然后跌宕开去——

散文短章 | 秋天的惊喜

秋高气爽。一大早,我便兴高采烈地骑着电瓶车来到校园。泊好车,准备充电。打开后备箱时,我惊喜地发现,一个小巧的南瓜正静静地朝我浅笑,恬静而温馨。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乡间劳作不休的母亲。她是家园的守望者,一直

散文短章 | 冬夜之光(组诗)

夜晚的塑像经历了那些崩裂我已失去生命中的一些重要部分当我重新走过泛白的道路又一次走入这昏暗伸出手抚摸一张张沉默的脸庞我终于触到你的完整的雪的形体阿炳烈日下那人又一次到来。阿炳,抱着他的胡琴一个冰做的阿

散文短章 | 靠着大地(组诗)

山和父亲在众多的大山中故乡的那座山显得矮小就像在众多的人群中我的父亲过于卑微在众多的大山中我生生死死爱着的是故乡那座矮小的山就像在众多的人群中我真正崇敬的却是卑微的父亲昝挥猩瞎氏绲哪亲搅?万水千山之外

散文短章 | 万物消长的秩序在身边(组诗)

在上海博物馆五一夜晚,上海博物馆人来人往观看青铜器展览的队列像青铜器按着年代排队离我最近的器物,尽管历史最近也过去了几千年,抵达变成了穿越那些青绿,应该不是它们本来的色彩⒀统景!⒐峭?那些形体、图案,

散文短章 | 真实

我看到的河流是真实的滋润着两岸茂密旺盛的树林我看到的绿叶是真实的,汁液浸染我的手心我看不到的风是真实的芦苇、庄稼、树枝一起舞动我看不到的声音是真实的旋律舒缓,泉水叮咚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五湖烟景,青山绿水

散文短章 | 走过海上河姆渡(组诗)

凉帽蓬墩遗址凉帽蓬墩遗址上,遍地的芦苇在风中飘摇无论多弯曲,风一过,挺得直直的这起伏不定的生命,茁壮繁茂,生生不息承受着六千年的孤寂和凄苦先人们以石器、陶器,以土墩的形式留下这里,就像轮回的四季,从来

散文短章 | 喊一声自己的乳名(外一首)

真的好久没人喊了乳名在这个遥远的城市里正渐渐被遗忘城市生长高楼生长汽车也生长拥挤的人流从早到晚从一个街区到另一个街区没有人喊我的乳名套在西装革履中的自己正被大号喊得正襟危坐甚至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每当夜

散文短章 | 刹那间(外二首)

县城下车时突然觉得裤兜里漏下了数颗星星回头寻看,山高路已远雾中村庄被研成墨,书写格言警句或者一个道破真谛的故事读得恍惚,索性把预兆当作室内游泳池深潜进去,偶尔露出头四下张望,恰好雨过天晴窗外一些人路过

21世纪河南作家系列研究工程 | 谷禾诗歌论

谷禾简介:谷禾,本名周连国,1967年生于河南农村。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写诗并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飘雪的阳光》《鲜花宁静》《坐一辆拖拉机去耶路撒冷》《北运河书》《世界的每一个早晨》等多部,部分作品被

21世纪河南作家系列研究工程 | 朝向那开阔而明亮的境地

新年曙光的冉冉升起,昭示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业已成为过去,当我们回望新世纪汉语诗歌,却看到它似乎并没有迎来“随时间而来的智慧”,迈入宏阔的沉潜状态,相反却陷入了更普遍性的“影响与焦虑”的涡旋。这样的“影

21世纪河南作家系列研究工程 | 微光(外二篇)

我总是从清晨的微光中苏醒,在午夜的微光中睡去。清晨的微光来自于云霞,午夜的微光来自于恒星。它们都透着安静的气息,柔软的触感,和富有浪漫的审美。在微光的笼罩下,世界坠入一片朦胧。山川与江河,街市与楼宇,

21世纪河南作家系列研究工程 | 九月的稻田

在青狮白象搏斗的美丽传说处,汇集了一湾清澈的绿水潭,潺潺清流就这样裹挟着山川秀岭的精华孕育了崔庄的第一块稻田,迅速地,第二块,第三块……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就这样似乎一夜之间,崔庄的沟沟壑

21世纪河南作家系列研究工程 | 藤萝劫(外一篇)

可惜了,长了好几年的紫色藤萝被砍了,怕是以后再难活下去了。走过藤萝身旁的人们都这样惋惜地说。校园的东南角靠近南楼楼梯部位不知道啥时候移来一株紫藤,近旁还有一棵不小的水杉。因为紫藤和水杉成了邻居,紫藤便

21世纪河南作家系列研究工程 | 渤海边上的雪

刘国莉关于雪的诗,发表于《岷州文学》2021年冬季卷——《赐予》《雪中的鸟》《以雪为背景的诵读》《所有的清凉只因离家最远》。刘国莉把一大把一大把的文字撒出去,渤海边的天空把一大把一大把的雪花撒下来,二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