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 | 高温怎样“杀死”热带雨林 英国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2023年8月23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研究成果显示,气温过高将导致“从南美洲到东南亚的部分热带雨林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这一发现提醒人类,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该研究表
新闻眼 | 人类基因组 生物学的重大突破 在过去的20年里,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加速了探索人类基因组各个区域的遗传结构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较大区域由重复的DNA序列组成,专家们将其称为遗传“暗物质”。长读测序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家能够研究这些
新闻眼 | 科学家开发出不易引发火灾的液体燃料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UCR)的化学工程师们开发出了一种独特的液体燃料,需要电流才能点燃。与传统燃料不同,这种创新燃料不会对火焰产生反应,也不会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引发意外火灾,是一种安全的液体燃
好读书 | 《书画艺术系列讲座②一敦煌壁画艺术赏析》 书名:《书画艺术系列讲座②一敦煌壁画艺术赏析》作者:唐勇力著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为全国政协书画室举办的“书画艺术系列讲座”整理稿第二辑,是2022年第一次书画艺术讲座的成果之一,主讲人为
丝路行 | 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发布,汉文帝霸陵入选 01意大利托斯卡纳温泉圣池发现2300年前青铜雕塑圣池的发掘工作开始于2019年,2020年发现了第一批文物,包括铭文、祭坛和小型青铜器。2023年6~10月,考古学家对圣池进行了年度发掘,发现了大量
看人物 | 特伦斯·戴维斯:英国电影的骄傲 在英国电影史上,有一位导演和编剧的名字始终闪耀着光芒,他就是特伦斯·戴维斯。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最初的舞台剧演员,到后来的导演、编剧,再到制片人,特伦斯·戴维斯始终保持着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多部
看人物 | 马修·麦康纳:从“花瓶”到获奖的蜕变之路 马修·麦康纳,这个在好莱坞的熠熠星光中闪耀的名字,如今已成为演技派的代名词。然而,回顾他的职业生涯,他曾被贴上“花瓶”标签,被视为一个轻松、商业化、记不住剧情的浪漫喜剧演员。然而,正是这个标签,激发了
看人物 | 为女性发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劳迪娅·戈尔丁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经济学界的最高荣誉被授予了哈佛大学教授克劳迪娅·戈尔丁,以表彰她对女性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研究。应该说,戈尔丁此次获奖对于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整个经济学界而言,都是一个具有里程
看人物 | 享有“独立电影皇后”的美誉:朱丽安·摩尔 在美国好莱坞,朱丽安·摩尔绝对不属于年轻貌美的一类,除了一头热情的红发外,她的相貌只能算是普普通通。可一到了银幕上,摩尔总会吸引所有的目光。朱丽安·摩尔,原名为朱莉·安妮·史密斯,美国影视女演员,19
看人物 | 被称为“豌豆公主”的凯莉·米洛 凯莉·米洛,1968年5月28日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澳大利亚女歌手、演员、词曲作者。凯莉·米洛出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个表演世家。1980年,凯莉·米洛的妈妈带着她和妹妹丹尼·米洛,参加澳大利亚电视
生活汇 | 虚拟现实技术缓解慢性疼痛 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很多时候比起一时的剧痛,长久的慢性疼痛更让人难以忍受,甚至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传统的镇痛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
生活汇 | HET技术可在现场震荡土壤以去除污染物 净化受污染的土壤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通常需要把土壤挖出来,然后运到异地进行修复。但现在,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环保方法,可以就地处理土壤对其进行电击。这项技术被称为高温电热(HET)工艺,由美国休斯顿
生活汇 | 秋冬季注意呼吸道感染:流感、新冠与RSV的区别与预防 随着冬季的到来,呼吸道感染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健康问题。在这个季节里,流感、新冠病毒(COVID-19)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风险逐渐升高。然而,许多人在出现呼吸道不适时,很难区
生活汇 | 每天都要拒绝高盐值 在日常生活中,食盐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但过量摄入食盐却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最近,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个观点。这项前瞻性饮食
生活汇 | 纳米线心脏有机体新技术可为心脏病发作后的康复带来革命性变革 近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心脏器官组织和纳米线推出了一种突破性的心脏修复方法,在临床前模型中显著恢复了心脏功能。这项创新有可能在未来为修复受损心脏组织提供一种替代心脏移植
生活汇 | 拥有特殊涂层的“装甲”细菌有朝一日可能取代化学肥料 传统化肥并不是世界上最环保的物质,这也是一些农民正在探索使用有益细菌作为替代品的原因之一。新的涂层技术可以使此类微生物比以往更广泛地使用。化肥如果进入水道,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消耗
科技光 | 人工智能新突破“HuGE”:让机器人高效学习的方法 如何让机器人更聪明地自主学习,是当前研究人员探究的重点方向。为了教会人工智能一项新任务,例如如何打开厨柜,研究人员通常会使用强化学习方法,即一种试错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人工智能采取的行动使其更接近
科技光 | 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一张图,相当于给一部手机充满电 每次你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图像、写电子邮件或向聊天机器人提问,都会消耗一定的资源(能量)。事实上,根据人工智能初创公司Hugging Face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使用人工智能模型
科技光 | 科学家揭示3D人类脑细胞图谱,从分子机制鉴定一百八十八种不同细胞类型 人类大脑中究竟有多少种细胞类型?长期以来,科学家积极探索人体的组织、功能或运行机制。但是,想回答这个问题却并非易事。与人体其他组织功能已形成足够的认知不同,大脑神经元多达860亿,并因直接与“智能”相
科技光 | 科学家提出新型玻璃增韧策略,将氧化物玻璃韧性提升两倍以上 作为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种,玻璃的理论强度比实际强度大得多。例如,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玻璃材料,理论强度通常能达到几个GPa甚至十几个GPa,但其实际强度却在500MPa左右,仅有前者的1%甚至更少。(
科技光 | “活体机器人”先驱再获突破! 使用人体细胞制造生物机器人,可在实验室中修复神经组织创伤 现如今,使用化学合成材料制造的机器人已经屡见不鲜,它们能够从事运输、精细操作甚至与人一起协同工作。近年以来,随着微型机器人逐步进入生物医疗领域,以其为基础的微创、无痛且智能化的医疗手段展示出了巨大的应
新奇风 | 科学家发现了迄今一百三十二亿光年的遥远黑洞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宇宙大爆炸后4.7亿年形成的巨大黑洞,其质量接近其所在星系所有恒星质量的总和,这是结合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数据,利用X射线发现的最遥远的黑洞。这一
新奇风 | 千万年前古猿面貌复原:它可能是人类最早祖先之一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发的论文,科学家利用CT扫描技术重建了一个保存完好的欧洲巨猿头骨,它可能是人类最早的祖先之一。据了解,这个名为“皮耶罗猿”的物种是1500万年前~700万年前生活在欧洲的一
新奇风 | 向日葵的特殊向光转向机制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就植物活动而言,向日葵幼苗每天跟随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而转动其亮黄色的头状花序的方式可能非常引人注目。现在,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向日葵是通过一种新的遗传机制来完成这一动作的,这与之前对向日葵独特的转向功
新奇风 | 这颗系外行星可能是世界上金属含量最高的行星 宇宙中金属无处不在,从下熔铁雨的高温气态巨行星到恒星超新星时形成的重元素。然而系外行星GJ 367b比它们都更胜一筹,因为这颗行星彻彻底底都是由金属构成。GJ 367b是一颗极端的行星。这颗“超级水星
新奇风 | 天文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神秘的宇宙“吸血鬼”Be型恒星 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天体,但它们并不都是相同的。恒星的质量、温度、亮度、颜色、自转和化学成分都有所不同,这些特征决定了它们的生命周期和命运。恒星的类型可以根据它们的光谱来分类,即它们发出的光的颜色和强
新奇风 | 危地马拉惊现一千六百米高海底山峰 近日,科学家在危地马拉海岸附近绘制海底地图时,发现了一座巨大的水下山峰,这座海山高达1600米,是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高度的两倍。据报道,美国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专家们利用“法尔科”号研究船上的“多波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