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 | 报废卫星重返地球燃烧留下的金属颗粒可能加剧破坏臭氧层 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太空探索和利用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然而,与此同时,太空垃圾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报废卫星的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清理太空垃圾以及退役卫星的主流方式是让其重返地
新闻眼 | 氨基酸含量不足以孕育生命土卫六很可能不适合人类居住 天体生物学家们发现土星最大的卫星—— 土卫六可能没有足够的氨基酸来孕育生命。由加拿大韦仕敦大学天体生物学家凯瑟琳·尼什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土卫六的地表下海洋很可能是一个不适宜居住的环境,这意味着在这个
新闻眼 | 纽约五年间电池火灾数量飙升近九倍市政部门正引入电动车快速充电站 在美国纽约市,你几乎每隔几个街区就能遇到一辆电动自行车,从你身边飞驰而过。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在快递员群体中。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快递员骑着它们在纽约街头穿梭。但电动自行车数量的暴涨引
新闻眼 | 可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百五十万吨丹麦团队提出合成靛蓝新方法,即插即用,更经济环保 靛蓝(indigo)是一种用于纺织印染最古老的染料,其作为织物染料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2009年,考古学家在秘鲁发现了一块被染成靛蓝色且具有6200年历史的布料,这块布料也被推测可
新闻眼 | 前优步首席科学家创办自动驾驶公司用人工智能大模型预测未来几秒的路况 自动驾驶公司Waabi日前宣布,它正在使用一种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来帮助预测车辆的运动轨迹。这项名为Copilot4D的新系统使用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大量数据进行训练,这种传感器利用光来感知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好读书 | 未来之城 书 名:《未来之城——赫列勃尼科夫的诗选作 者: [俄罗斯]赫列勃尼科夫 著凌越 梁嘉莹 译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诗人赫列勃尼科夫的诗选集,由诗人、翻译家凌越耗时多年
丝路行 | 考古研究古代游牧文化 张骞出使西域寻找的大月氏在哪里中国的《史记》《汉书》记载了这样一群游牧人,他们是月氏人。“月氏” 两个字, “ 氏” 在这里不能念shì,只能念“支”(zhī)。但是也有人把“月氏”念成“肉支”。时至
看人物 | 她为时尚界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时尚界,有些名字如同永恒的星辰,璀璨而不朽。缪西娅· 普拉达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普拉达品牌的掌舵人,她不仅将家族企业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奢侈品牌,更以其独特的审美和前瞻性的设计,引领着时尚界的潮流。缪西
看人物 | 网球“ 硬地冠军”丹尼尔·梅德维德夫 “五海之港”“森林中的首都”“千顶之城”……莫斯科有如此多的别称,每一个都和宏大有关。这座地处俄罗斯西部的首都城市是俄罗斯以及欧亚大陆最重要的枢纽,孕育出了令人咋舌的工业、科技以及文化、艺术,当然也有
看人物 | 他一步步从配角“逆袭”成影帝 在浩渺的演艺星空中, 每颗星星都有它独特的轨迹。2024年3月10日,洛杉矶杜比剧院内华灯璀璨,群星闪耀,第9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如期举行。而在这众星捧月的夜晚,一个名字将注定被载入奥斯卡史册——基里安
看人物 | 两次获得奥斯卡的艾玛· 斯通 1988年11月6日,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迎来了他们的新成员——艾玛·斯通。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生在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环境中,但她的童年并非完全无忧无虑。7岁那年,她突然患上了焦虑症和恐慌症,那
生活汇 | 罕见病:神经纤维瘤病1型 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它深深影响着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NF1不仅涉及皮肤、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复杂症状,还伴随着一系列心理和社会挑战。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主要由位
生活汇 | 耳朵进了异物怎么办? 耳朵进了异物怎么办? 这是一个常见但令人担忧的问题。外耳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很多人都可能遭遇这样的困境。通常, 这些小物体如豆类、果核、小玩具或虫子等不慎进入外耳道, 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
生活汇 | 它不是水痘被称“ 见面传” 2024年1月,美国《自然》新闻版面报告了欧美及全球急速上升的麻疹病例,其中英国仅从2023年10月1日以来就报告了300多例麻疹病例;而欧洲地区2023年报告的麻疹病例是2022年的45倍,共报告了
生活汇 | 被忽视的世界第三大致残原因 听力,这是一种刻在基因中的本能:人们从出生就开始用耳朵感知这个陌生而喧闹的世界。听力作为我们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听力损伤这一看似遥远的
生活汇 | 3DSystems推出多材料喷墨3D打印的一体式假牙 作为最成熟的增材制造(AM)细分市场,牙科行业已经向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颠覆传统产品和工作流程方面取得的进展。最新的进展来自3DSystems ,据悉,3 DSystems已于近期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L
生活汇 | 科学家混用贻贝和蚕的蛋白质研发出了一种内伤用敷料 贻贝和蚕可能很快就会间接地拯救人们的生命。近日,科学家利用这两种动物的蛋白质开发出了一种内伤用敷料,可以止血和防止感染。通常,为了止住内脏器官(或其他内部组织)上开放性伤口的出血,外科医生会在伤口周围
生活汇 | 科学家们合成95Mat5抗体接近研制出单一、通用的抗蛇毒血清 据相关媒体报道,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合成抗体,这种抗体可以防止眼镜蛇毒液造成的麻痹和死亡。这一发现使我们越来越接近研制出一种单一、通用的抗蛇毒血清,它可以保护我们免受所有毒蛇的伤害。澳大利亚、亚洲和非
生活汇 | 科学家利用花卉的“超能力”开发突破性新药 英国巴斯大学的科学家们以大自然为灵感,开发出一种新工具,帮助研究人员以更清洁、更环保、更经济的方式开发出新的药物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通常通过与在疾病中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结合,从而抑制其功能。这一过程可以缓
科技光 | 科研人员成功解析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构造:开启植物光合作用新篇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日益深入。在生命科学领域,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揭示生命现象的奥秘,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近日,我国科研人员成功解析了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的构造,这一重大
科技光 | 科学家首次在室温条件下建立量子存储器网络量子互联网时代可能到来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信息传输和处理的需求日益增长。互联网作为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传统互联网在传输速度、安全性和精度等方面逐渐暴露出局限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
科技光 | 科学家宣布室温下首个稳定量子比特已经实现 近日,在日本九州大学工程学院副教授柳井伸宏及其研究团队的努力下,室温下的量子相干已经实现,日本九州大学的宫田清副教授和神户大学的小堀康弘教授对此也功不可没。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在地球表面就能保持定义明确的
科技光 | 科学家在日本偏远地区发现神秘的“美杜莎”水母新物种 这是一种胶状动物,直径约10厘米,腹部呈红色,从上往下看就像圣乔治十字架。这就是Santjordia pagesi,一种新描述的水母物种,它是一种可自由游动的伞形水母。这项研究是由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进行
科技光 | 来自一万年前考古学家发现美洲已知最古老的骨珠 近日,美国怀俄明大学考古学家托德·苏罗维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颗形似管子的骨珠,距今约有1.3万年。这件文物是在美国怀俄明州康弗斯县的拉普雷尔猛犸象遗址发现的,是迄今为止在美洲发现的最古老的珠子
科技光 | 与宇宙的边界有关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在无垠的宇宙中,边界一直是人类无法触及的神秘领域。自古以来,天文学家、哲学家和探险家们都对这片未知的疆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最新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宇宙边界真实的面貌,让人感
科技光 | 蓝莓为什么是蓝色的?科学家们找到了原因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蓝莓蜡涂层中的微小外部结构是蓝莓呈现蓝色的原因。这种原理适用于许多颜色相同的水果,包括乌梅、黑刺李和杜松子。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上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展示了为什么
新奇风 | 拯救珊瑚礁的救星可能是海参 虽然海参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可能很快就会被招募来帮助拯救世界珊瑚礁。相关研究发现,这种底栖动物在保护珊瑚免受有害细菌侵害发挥着重要作用。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地球上珊瑚礁的大量死亡,因为水温升高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