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23年第1期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23年第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数学教学通讯》杂志是由西南大学主管,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与重庆数学学会主办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类期刊,创刊于1979年。近30年坚持为中学数学教学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数学教育研究的前沿;坚持贴近教学实际,贴近读者要求,为读者提供实用、优质的教学研究平台与资源。本刊以“贴近课改、服务教学、共同成长”为办刊宗旨,探讨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教育实践,着力打造集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数学核心期刊。

目录

课程教材教法 | 开展大单元教学 促进大概念发展

[摘 &nbsp 要] 文章以2020年笔者和江山市教研室共同主持的省级教研课题“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数学研训的实践思考”为背景,分析了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意义,从深度教材、依托学情、

课程教材教法 | 竖式加法教学设计新视角

[摘 &nbsp 要] 通过分析教材发现,教科书在竖式计算所选择的内容与途径时存有瑕疵。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及其课堂实施时,通过横式加法计算时使用的“拆分”与“凑十”技术,发现横式加法具有由“个位上的

课程教材教法 | 聚集常态课堂 发展数学思维

[摘 &nbsp 要]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数学学科教学的根本方向,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合理的教学设计就是

课程教材教法 | 聚焦意义,让学习走向深度

[摘 &nbsp 要] “数对”是沟通学生认知结构中代数与几何的重要基石,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主动探究,感悟数学思想,经历活动过程。在意义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增加或删减的内容,让学生的有意义学

教学实践 | 借助数学活动 深化数学理解

[摘 &nbsp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思维特点精心设计数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发

教学实践 | 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摘 &nbsp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日益加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逐渐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在小学,具体表现为创新意识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有很多,但着力点应放在哪里呢?实践发现

教学实践 | 准确把握契机,巧妙渗透数学思想

[摘 &nbsp 要] 尽管数学思想在教材或课堂中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其应蕴含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蕴含于学生的数学思维之中。文章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复习课为例,论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关键

教学实践 | “先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摘 &nbsp 要] “先学后教”字面上是让学生自己先学习,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再实施教学。“先学后教”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是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必经之路。“先学后教”实际上是一种自主学习理念,也是

教研在线 | 核心问题: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度发生

[摘 &nbsp 要] 核心问题并不是学生能立即作答的,而是能引发学生的讨论、交流,具有一定的思维、认知价值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精心设计核心问题。应用核心问

教研在线 | 链接生活数学,发展应用意识

[摘 &nbsp 要] 小学数学教学要突出生活化教学基本原则,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是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教学中,教师要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链接生活数学

教研在线 | 学习单:“自主学习”的助推器

[摘 &nbsp 要] 应用“学习单”能有效地建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应用学习单,促进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自主性体验以及自主性反思。“学习单”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能让

教学改革 | 开展现场教学 实现深度学习

[摘 &nbsp 要] 深度学习,是一种指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学习模式。深度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与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教学研究与探

教学反思 | 用“数学文化”驱动学生思维创新

[摘 &nbsp 要] 基于“数学文化”立场、“数学文化”视角下的数学教学,应当充分挖掘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彰显数学文化的育人价值,用数学文化驱动学生的思维创新。思维创新包括思维的建构性、反思性、创造

教学反思 | 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摘 &nbsp 要] 和谐的数学课堂应当是教师、学生、教材和课标等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更是所有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一种教学精致。文章对课堂教学进行一番通透的研究和反思,总结出“和谐数学课堂的前提:

教学反思 | 构建理想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摘 &nbsp 要] 数学课堂要理想、要高效,就必须蕴含温度和深度。文章结合研究者的教学实践,呈现蕴含温度和深度的理想课堂样态:问题引领,呈现思维灵动;沟通生活,丰富数学色彩;植入文化,强化整体认识

教学技巧 | 给学生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

[摘 &nbsp 要] 培养小学生问题提出的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场”“思维场”和“反思场”,催生学生提出问题的内在需求,启迪学生形成问题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