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4年第3期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4年第3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学政史地》创办于1987年,是我国唯一一份集中学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月刊。在20年的发展中,《中学政史地》始终坚持以“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普及中等教育,提升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中学文科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为办刊宗旨,努力为广大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学改革和实践服务。一贯以服务教学、指导学习与应考为办刊原则,融科学性、针对性、权威性、适用性,形成学科间综合和学科内综合的办刊特色。

目录

思政教育 | 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事政治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不仅要了解基本的时事政治信息,也要借助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如何将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是政治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

思政教育 | 高中思政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

生命安全与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永恒追求。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长期以来,高中阶段的教育过度强调知识增长,关于生命的教育存在严重缺失。中学生心理问题频发

教学研究 |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探究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深入感受、理解和认识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认知

教学研究 | 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切入口探究

大单元教学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研究热点。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大单元教学从宏观视角认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下面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的教

教学研究 | 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思想政治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知世界,让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升认知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迎合当前的发展需

教学研究 | 基于大主题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措施刍议

大主题教学是指优化重组单元或章节内容后,以重点问题或中心思想为核心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大主题具有高度概括性、包摄性,使教学内容集约化,避免割裂知识之间的联系,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时空断层问题。因此,在高

教学研究 | 对高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的思考

布置历史作业对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认为常规的历史作业只是一味“刷题”,枯燥无味,难以理解。通过优化设计,可以使历史作业更加有趣,更加贴

教学研究 |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分析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并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推进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深刻的思考,逐渐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效率的

教学研究 |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析

地理学科具有人文性和社会性特点,知识体系相对复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生活化视角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加深学

教学研究 | 高中地理课堂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新课改下,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拉开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表演”的“大幕”。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以学生个性特点、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遵循学生

经验交流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应用思辨性教学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采用思辨性教学法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笔者在本文以统编版道德与法

经验交流 |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思想政治是高中阶段的关键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需要探索高效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成长。案例教学法是符合高中学生认知和需求的有效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高中政治教

经验交流 | 创设教学情境,提升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创设教学情境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本内容来设计相应的场景,让学生在体验中习得知识。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在按部就班的学习中获得更多全新的体验。笔者在本文将围绕创设教学情境展开,探讨如何让情

经验交流 | 基于大概念的问题链设计策略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历史课程内容结构示意图”中揭示了世界古代史的发展脉络、时代特征——“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课程标准对世界古代史部分提出的“学业要求”

经验交流 | 历史证据在提升历史论证思维能力中的作用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基础,但并非所有史料都能成为历史证据,只有那些围绕具体问题,经过搜集、辨析、运用、阐释和证明观点时被选用的史料,才能被称为历史证据。历史论证思维能力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逐步形成的发现问题、

经验交流 | 运用结课策略 优化历史教学

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历史课堂教学由几大重要环节组成。在开课时先由教师进行课堂导入,在有效导入的基础

经验交流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解题技巧浅议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广大教师应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品质,树立正确观念,从而为后期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积极

经验交流 |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在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笔者在本文以此为

经验交流 | 浅谈地理阅读与地理思维

地理学科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有些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常常使用文科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建构地理学科知识,形成具有地理学科特质的思维。但是通过比较研究也可以发现,对于传统文科的一些教学方式,地理教师往

经验交流 | 如何运用乡土资源打造高中地理优质课堂

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以及素质教育的落实来讲,乡土资源具备较高教育价值。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高中地理教学。这既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动手实践能力、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 | 借情境梦回两汉,悟古人理想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注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国之情,让学生成为一

教学设计 | 《构造地貌的形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nbsp 本课安排两个标题从不同尺度介绍构造地貌的形成。第一个标题“板块运动与地貌”,通过介绍板块构造理论,帮助学生认识构造地貌的成因。第二个标题“山地对交通的影响”,选

课题成果 | 扬责任之帆,展青春风采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观念,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核心素养,而且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培养学生的责任观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