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3年第5期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3年第5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学政史地》创办于1987年,是我国唯一一份集中学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月刊。在20年的发展中,《中学政史地》始终坚持以“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普及中等教育,提升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中学文科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为办刊宗旨,努力为广大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学改革和实践服务。一贯以服务教学、指导学习与应考为办刊原则,融科学性、针对性、权威性、适用性,形成学科间综合和学科内综合的办刊特色。

目录

思政教育 |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时事政治应用初探

进入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推进,高中思想政治在新高考改革中更加重视以时事政治为载体考查本学科的核心主干知识。因此,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立足新教材,依托新高考,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

思政教育 | 浅谈时事政治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时事政治具有时效性,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重大事件的思考兴趣。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时事政治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课前的时事播报、课中的时事穿插以

教学研究 |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校本化的策略研究

思想政治课程校本化,是在坚持国家课程原则的前提下,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以提高立德树人实效性的行动策略。结合平时的实践,通过教学研究,我们探索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几条路径:

教学研究 |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究

初中历史教学是帮助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从中获得启示展望未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

教学研究 | 高中历史新课标下的学生课外阅读研究

课外历史资料不仅能丰富历史教学内容,还能够拓宽学生视野,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所以,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课外历史资料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历史教材为基础,进行课外阅读的延伸,实现课外资料

教学研究 | 高中历史探究型教学的实践研究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设置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或通过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序展开,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因此,本文将

教学研究 | 史料实证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分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实际需求,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教学质量、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设置悬念、开展史料实证教学

教学研究 | 大概念统领下的高中历史整体性教学设计探讨

历史是高中学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科目之一,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其价值观的养成。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年代众多,导致学生经常出现历史知识记忆混乱的现象,难以明确不同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因此

教学研究 | 初中地理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路径探究

随着核心素养对教育的引导作用越来越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走向整体化和系统化成为必然,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超越学科本位的认识,要通过跨学科教学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在当前的背景之下,跨学科教学在诸多

教学研究 | 基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

高中地理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课程,主要涵盖自然、人文等多个方面。根据高考要求,自然地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内在规律,且能联系日常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而人文地理主要以理论与方法运用为主,且客观评价各个

经验交流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评价策略

评价对于学生而言作用有三:一是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取得进步,提升其学习自信;二是可以使学生在群体中学会借助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明确自己的进步方向;三是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加大师生之间的互

经验交流 | 通过“三条线”打通法治意识培育的脉络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家和万事兴”的教学为例,通过构建“知识线”“情感线”和“实践线”三条线,引导学生成为知

经验交流 | 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巧用

在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辅助知识点的学习,推进日常教学工作的完成。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思维外化。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分析知识逻辑关系,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在本

经验交流 | 以史为鉴 立德树人

初中历史教育主要体现在“知”和“行”两个方面,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识传授。教师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有助于

经验交流 |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解与实践

从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在很多课堂也成了亮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符合历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是课程综合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

经验交流 | 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注重课本基础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通过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能够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历史事

经验交流 | 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学科作为中学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思维性与情感性特征,涉及的内容主要为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与事件,但因为历史事件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有着一定的距离,导致许多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觉枯燥、无趣、难理

经验交流 | 浅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当前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应用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历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一、高中历史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

经验交流 |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地理学与时空观念渗透

时空观念是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学生在观察与分析特定、具体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历史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意识。良好时空观念的形成对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总结历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核心素

经验交流 | 如何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历史学科具有较大的学习任务量,因此,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甚至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

经验交流 | 优化作业设计类型 提高地理学习实效

优化学生作业是落实“双减”政策最为有效的途径。丰富多样的作业类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可以以“基础作业+弹性作业”的模式,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和探究性作业。基础作业

经验交流 | 高中地理课堂中微课的有效运用

在我国高中教育体系中,地理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地理学科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受地理学科结构复杂、信息量庞大的影响,教师在不断寻找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在众多教学方

教学设计 |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包括“设置国家机构”和“规范权力运行”两目,主要从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角度阐述维护宪法的权威,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因,为下一课《保障宪法实施》的教学做了铺垫,同时也为以下几个单元的教学起了很好

课题成果 | 推进“三色”融合 塑造“育魂”思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更好地承担起这一使命,每一个思政

课题成果 | 读书指导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往今来,人们十分重视读书的作用。读书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古代私塾和书院教育中就十分推崇读书,时至今日,《三字经》《弟子规》等仍旧是经典的启蒙读物。西方学者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课题成果 | 新课标视域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初探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即新课标)自出版以来,引发了学界研究的高潮。笔者也对新课标进行了仔细的研读,经过比较发现,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即老课标)相比,其最突出

课题成果 | 围绕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路径探究

为了增强高中生的地理概念意识和区域意识,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掌握区域认知的方法,不断更新地理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加强地理知识的运用,以达到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目标。一、借助案例

综合探究 | 古代两河流域与埃及人神关系的比较

一、前言朱光潜认为,教育的功用在于要顺应人类求知、向善、爱美的天性,使每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本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容易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