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而有效的教育 从内在要求看,好的教育应该合理而有效。合理,主要是指合乎伦理和学理;有效,则是指基于学生的实际择宜而教。教育要合乎伦理和学理。伦理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它提供了善恶标准,规定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教育
本刊特稿 | 童谣和儿歌:母语的再出发 【编者按】 《快乐读书吧》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创新栏目,12册均有设置。这一指向整本书阅读的特色栏目,既是打通课内外阅读的一扇窗,也是师生共读、亲子阅读以及自主阅读的一座桥,赋予阅读更为丰富且深远的课
前沿论坛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编者按】 从2019年第6期开始,我们陆续刊登了南京师范大学喻平教授团队的“数学学习心理学研究及其教学启示”(小学)系列文章。其中,前7篇文章聚焦数学学习心理学关注的基本概念(方面),如应用题解决、
热点透视 | 关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几点思考 摘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功能指向审美价值的回归,文本类型呈现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内容样态表现出从分离到聚合的特点,接受方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该学习任务群强调与审美创造的逻辑关系
热点透视 | 长程研究性作业设计初探 摘要:长程研究性作业,是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从全学段、全学科、全过程视角出发,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而设计的作业。“载人航天精神”长程研究性作业,有“交互式”“探究式”两种作业类型,从8个层面评选优秀“
专题研究 | 聚焦知识本质,建构分数意义 【编者按】 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组织的2022年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交流研讨活动中,魏光明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室团队展示了“小学数学起点型核心知识长程教学探索”的相关成果:由孔令春老师执教的
专题研究 | 分数教学的另一种可能 摘要:针对“分数”序列知识教学屡见不鲜的尴尬和疑问,孔令春执教的《认识二分之一》一课,打破了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所有习惯的教学套路,做到了“结构呈现,整体建构”“精准表达,凸显本质”“突出实践,促进
专题研究 | 长程设计,贯通教学 摘要: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其中处于知识领域、知识序列、知识段落或知识单元起点位置的具有种子作用的核心知识,就是起点型核心知识。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更科学、精准地确定起点型核心知识,尝试用抽象
友林观课 | 听自己的课:一项持续的研究活动 摘要:听自己的课,不是听听而已,而应当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要做到“听”“写”结合,要开展专题研究和持续研究。“听”“写”结合,即研究自己的课要“慢”一些。专题研究,即研究自己的课要“深”一些。持
学科教育 | 结构,在“连续”学习中得以完善 摘要:数学教学要将零散的知识点以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统领与整合,进而让学生在“连续”的数学学习中改造并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实现从表层符号走向逻辑与意义的统一,助推思维与能力的进阶。以小学阶段三次“认识分数
学科教育 | 用复述的方式教学民间故事 摘要:用复述的方式教学民间故事,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拟小标题概括情节、绘思维导图展现情节、制表格梳理情节等方式,理清故事脉络,做到简要复述;通过充分理解人物形象、准确把握故事结构、探寻语言规律,原样再现故
学科教育 | 跨学科视域下的语文单元教学初探 摘要:跨学科视域下的语文单元教学是指在实施语文单元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和资源,经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探究过程的学习方式。具体路径为:渗透跨学科教学观念,制定单元学习目标;选定跨学科
学科教育 | 抓细节,以共情为突破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一课,因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学生在阅读中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因此,要以找到学生能共情的细节为突破口,在品鉴细节时引发共情,让学生悟真情、抒真意。具体来说,可以采用补
学科教育 | 培育文化意识要注重“关联” 摘要: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涵育家国情怀,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小学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需注重“关联”:关联“文本”与“现实”,理解文化知识;关联“中
学科教育 | 例谈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生活化” 摘要:如何进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有效开展“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不妨遵循“生活化”的原则,激发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需求,创设与生活共通互融的教学情境,结合生活实例开展体
课例剖析 |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不能“只做不想” 摘要:数学知识的学习既要关注知识产生的背景、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应用。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相应的学习内容,设计具有探索性和实践性的综合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开展探究,并关注
课例剖析 | 在“变”与“不变”中感悟本质 摘要:为了让学生学会从变量的角度认识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函数的思想方法,《正比例的意义》一课教学,引导学生“变中识不变,变中思不变,变中知不变”。重要的节点包括:比较对照,感悟正比例的意义;多元
评价研究 | 项目式学评“四问” 摘要:项目式学评中的“项目”可依托学校特色课程、结合地域文化、联系时事热点开发。测评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量测评核心知识和能力的指向是什么、从哪里来以及还要测评什么。项目模块的建构要关注能否检测或反映评价
评价研究 | 课程态度对学业质量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问卷调查和学业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课程态度对学生学业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强化正向性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对学习的乐观归因,厚植学生的学科情感,营造良好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