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年第5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年第5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育研究与评论》的办刊宗旨是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文化,汇集成功教育经验与智慧,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舆论阵地,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 警惕“舒适性依赖”

当今社会,人们开车时,已经习惯于利用导航帮助自己规划路线。导航规划的路线,有多种不同的选择,可以选择路程最近的,或是耗时最短的。这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即便是去陌生的地方,也不需要事先查阅地图。我问

独家策划 | 数学新课标“新”在何处

【编者按】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与各学科课程标准于近日公布,这标志着我国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基石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拉开序幕。2022年版新课标传递的新理念,必将给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带来深远的启示

独家策划 | 捧读新课标,展望新教材

摘要:新课标发布后,配套教材的编写、研读和使用,成为能否将新课程改革理念落地生根的关键。结合新课标精神,在研读教材时,可以重点把握素养导向、整合走向、实践取向和质量定向,关注教学内容的整体关联、教学过

独家策划 | 语文新课标中的“课程性质”解读

摘要: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就是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理解课程性质,是理解整个课程标准的逻辑起点。全面、深刻、精准地理解课程性质,能让教师不偏航地带着学生行走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大道。关

独家策划 | 语文新课标“学会什么”的教学指向

摘要:2001年版、2011年版两版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只规定“课程目标与内容”,即只告诉学生“学什么”,是“内容为纲”取向的课程标准。新课标既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也有对应的“学业质量

祁智解文 | 小说单元来了,课文怎么上

【开栏的话】 我对课堂、课文、课标如此感兴趣,缘于我出身教师家庭。我做过教师,做过教育科研,后来从事的是与儿童密切相关的编辑工作,业余创作又以儿童文学为主,还主持过两套课标教材的研发工作。近几年,我听

化一教育 | 对了,就万事大吉了吗?

摘要:有差错,才有真正的学习,才有实质性的学习活动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好的数学课堂一定要能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真实的“差错”。“点对即止”的课堂是刻意防错、避错的课堂。长期生存在这样的课堂文化中,学生

学科教育 | 助力文言文教学的“支架”

摘要:为了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文言文,可以尝试在教学中使用故事支架、范读支架、插图支架、留白支架和资料支架等,启发学生依托支架,从被动的文言知识接受中解脱出来,主动体验知识,获得语言和思维的真实发展。

学科教育 | 读写共生:指引学生写出好日记

摘要:依托日记,启发学生将阅读中习得的语言符号转化为有活力的写作密码,以读导写,读写共生。教材中的记事、写人、状物、抒情四类文本的表达方式易于模仿,由此摸索出的写日记的读写共生策略有:记事时建模叙述框

学科教育 | 红色经典课文教学例谈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红色经典课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整合重组、勾连复现,使看似分散的文章形成有机的整体 可以发掘其他学科中的文化素材,实现学科融合 可以创设“我的红色朋友圈”“行走的红色课堂

学科教育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实践探索

摘要:美育是五育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美育实践是时代的使命、学生发展的要求和学科教学的追求。教师不但要重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元素,积累教学的美育媒介,组织

学科教育 | 促进数学理解的两个基本点

摘要: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至少要厘清两个基本点:一是帮助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即数学知识内蕴的具有普遍性、关键性的“核心概念”或“通性通法” 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

学科教育 | 主题语境下的英语单元复习教学

摘要:英语课程六要素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英语单元复习课,需要在主题语境下推进:依托单元主题语境,加强学生的语言操练 利用板块主题语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学科教育 | 也谈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教学

摘要: Scratch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编程软件,有锻炼心智水平、培养创新能力、发展计算思维等作用。具体教学实践时,应挖掘趣味元素、强调实现序列、引导调试与交流,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与计算

校本课程 | “4+4+X”劳动教育课程的校本建构

摘要:“4+4+X”劳动教育课程,围绕“家庭劳动、校园劳动、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四个领域,主要开设模块课程、社团课程、融合课程和项目课程,灵活融入其他课程元素,助力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和提升。意在通过不

校本课程 | 农业田园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

摘要:开发农业田园特色课程资源,意在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乡土文化,适时参与农业生产的过程,感受祖辈的乡土情结,增强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在明确农业田园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在价值的基础上,明晰农业田园特色课程

课例剖析 | 在比较中把握概念的本质

摘要:从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比率意义(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时,整体与部分中物体的数量会干扰学生的认知。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除了注意

课例剖析 | 品出儿歌的韵味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有大量的儿歌。教学儿歌,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音韵,在分析字句中品读语言,在想象中体味意境,在仿写中创编新作,使其真正走进儿歌,品出儿歌的韵味。关键词:儿歌 韵味 《田家

活力人物 | 创生型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与实践

【编者按】 “活力人物”往往有着共同的“标签”:是不断求索者,是勇于攀登者,是追求卓越者,在教学一线永葆活力。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沈国琴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活力人物。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道

活力人物 | 结构化任务促成果创生

摘要:“有趣的扎染”综合实践活动,以“如何为即将举办的‘神奇的草木染’作品展创作一幅美丽的扎染作品?”为驱动性问题,从探究扎染花纹的秘密入手,创生结构化任务 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结构化任务,帮助学生找

活力人物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三要素”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三要素”是师资、理念、生活。在江苏省苏州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军团中,沈国琴老师是一名元老级骨干,她葆有教育激情,敢于担当,勇于探索,专于学习,长于实践 她一点点走进综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