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韬略 | 两种移民:向外星球还是向虚拟世界 从2021年到2022年,人类从没有像这一时期,如此渴望移民。或者更准确地说,少部分顶尖人群如此渴望。我所说的移民分为两类:向外星球的移民和向虚拟世界的移民。向外星球移民向外——当后人写下太空旅行的历
大家韬略 | 突破不确定性: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管理 2022年11月,美国OpenAI公司推出的用于人机互动的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让人工智能生成式内容(AIGC)的概念席卷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日趋普及,不仅影响着个体利用信息的方式,也在
大家韬略 | 数字化转型难落地?这里有一份管理地图请查收 组织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相互依赖的数字化项目的统筹实施才能实现。但到目前为止,数字化项目集群管理的研究仍然以理论探讨为主,缺乏实操性的工具方法能帮助项目集群经理有效管理数字化项目集群,
新星学者观 | 如何在“数字化职场”上打造人设? 编者按:人在职场,你给自立人设了吗?当职场菜鸟还等着被“贴标签”时,职场高手们先下手为强,主动给自“立人设”了:从“斜杠青年”“养生达人”“老干部”,到最近很火的“反卷先锋”“职场刺客”,职场人们玩得
新星学者观 | 女性的职场不安感:打破企业与员工的零和博弈 编者按:女性比男性面临更强烈的职场不安感?女性的职场不安感缘何而起?如何打破企业和女性员工的零和博弈,缓解二者的对立关系?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李育辉教授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和访谈,将职场女性对于工作安全感
焦点 | 跨越 30 年的识人、用人、育人:汪建国和他的高管们 2009年,怀揣着卖掉五星电器赚来的4亿美元,汪建国在想什么?至少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亲自动手创业的使命完成了,他打算培养一个团队出来,而不是自己再冲在前面打打杀杀。二次创业,他把经营权和管理权全部下
反败·不贰过 | 中国富商的私人飞机隐喻 中国的私人飞机市场一度被描述为“池小鱼大”。中国买家喜欢买“重型金属飞机”——大型、远程、豪华,价格在3 000万美元以上。在流动性充沛的那几年,大亨们兴致勃勃买来的大飞机,多数时间停在停机坪上,也因
反败·不贰过 | 美国财长耶伦:“全球最有权力女性”与她的端水哲学 76岁的耶伦曾是美联储主席,也是美联储百年历史上的首位女性掌门人。《经济学人》用“众口可调”评价这位笑起来如“邻家姑妈”一样和蔼的经济学家。她在市场、政客、劳动者中有着很好的人缘,一众政策专家曾模仿耶
新组织观察 | 越忙越穷,还不开心?职场本质是无限游戏 人类学家项飚曾以“悬浮社会”描述当代:人人都忙着工作,就像悬在空中的蜂鸟,疯狂振动翅膀却不敢放松,可正如蜂鸟的目的只是为了在空中保持悬停,现代人的当下也被悬空了,现在失去了意义,只是指向未来的过渡工具
新组织观察 | 被“污名化”的HR:我不是恶人,只是在执行裁员 风口无论来去,总是充满了神秘。可时移世易,人与人之间的际遇也有相异。当风口连猪都能吹上天时,飞速扩张不仅带给企业更高的收益,也成为个人职业发展的主旋律;但当降本增效,裁员消息渐增时,被裁者只是资本梦想
新组织观察 | 中国式中年:35岁越走越窄,他们都做了哪些选择? 2008年,李宁高举火炬环绕鸟巢一周,在灿烂的烟火中,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那是不平凡的一年,虽然外有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但伴随着“我家大门常打开”的歌声,华丽的奥运会让中国站在了聚光灯下,极大地振奋了
ESG·先锋案例 | “乡村振兴”与ESG,大企业如何解题才能双赢? 编者按:“乡村振兴”的口号喊了多年,这个词汇也几乎进入了大部分上市公司ESG(Environment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公司治理) 报告中。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当然不能简单视同
ESG·先锋案例 | ESG专业服务,一片风险催生的商业机会 编者按:ESG的风潮吹来一门新的生意——企业需要应对各方ESG压力,这就催生了大量新的服务需求。围绕着这些需求,一批专业服务机构开始发展全方位的ESG业务。在专业信息服务机构那里,ESG意味着一片令人
商业观察 | 往生何寄?福寿园与它背后的30年变迁 大多数人平时很少会谈论“死亡”。在为先人祭扫时,当看到墓园的花坛里、大树下、壁龛里也都安放着骨灰时,有人或许会猛然感到,自己触碰到了一个无比坚硬的东西。这种坚硬来自强大的历史惯性与当代社会发展的撞击。
商业观察 | 进击者vivo,如何穿越周期雁行致远?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一书中指出:很多企业错误地认为“创新”的本质是单纯的发明创造,但如果所谓的发明创造无法为
商业研究 | 权力的游戏:阿里变阵背后的组织逻辑 2023年3月28日,阿里宣布了据称是“24年来最大的组织架构调整”:构建“1+6+N”的组织结构,在阿里巴巴集团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六大业务集团和多
商业研究 | 探寻第二曲线生生不息的增长逻辑 随着2023年经济的复苏,企业的战略重心从应对风险,逐渐转变为恢复增长。对成熟企业来说,第二曲线是驱动增长的常见选择。然而,第二曲线的发展往往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企业生生不息的增长,既源于对每条曲线
商业研究 | 估值泡沫破裂之后,风光不再的“独角兽”企业如何上岸? 总览:市场从激进到保守,投资热度大幅衰减2022年,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全球的投资机构纷纷降低了风险偏好,转向风险更低、更加长期的投资,对于新兴科技公司的投资活动大幅降温。根据商业数据平台C
驷驱之变 | 同济VS清华:谁家的校友将手握中国汽车业的未来 尽管在整体学术排名上,同济大学难以同清华大学比肩,但具体到汽车领域,或许要另当别论。同济和清华一南一北两所高校,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
驷驱之变 | 成都三部曲(上)成都膨胀中 近些年来,几乎每个中国城市都在狂飙突进,但很少有哪个城市能比得上成都: 根据GaWC的全球城市综合评级,成都从2012年的四线 (“高成长性”) 跃升为2020年的强二线(Beta+) , 八年间连升
驷驱之变 | 成都三部曲(中)成都蜕变后 “我在成都生活了十六年,成都十几年的飞速发展让我惊讶,我感觉我好像住了好几个城市,因为成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感觉就像一个新的城市,成都不断给我这样的感受与惊喜。”美国籍网络名人钟家睿 (Jones Ga
驷驱之变 | 成都三部曲(下)成都“不劳而获”吗? “我一直看不懂成都这些年的崛起。感觉成都好像也没怎么努力,怎么就蹿升得这么快?”在成都访谈时,我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向我表达这样的困惑。有些人被成都那种标志性的“悠闲”吸引而来,有些人断言这正是成都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