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地理2022年第2期

炎黄地理

炎黄地理2022年第2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炎黄地理》(月刊)创刊于1984年8月,主管单位: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单位: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主要栏目:人文地理、城乡规划、地质勘探、建筑施工、文史纵览、教育探究、农林园艺、经济管理、交流论坛等。

目录

历史文化 | 汉译本《造像量度经》综述

《造像量度经》是关于佛教造像尺度的经典,梵文译成藏文后于1742年由西番总管工布查布译为中文,收录于汉文《大藏经》。此后逐渐成为清代宫廷佛教造像的范本,成为汉地影响最为广泛的量度经典。《造像量度经》是

历史文化 | 太原商帮之兴衰

太原长期以来是山西的政治中心和商业汇聚地,有着较为显著的区位优势。明清时期,在“开中法”实行的大背景下,太原商帮应势而起,抓住了商业发展的历史机遇,逐渐成长为晋商中的重要一支,同时也涌现出了诸多实力雄

历史文化 | 前凉河西著姓家国观之转变

前凉是十六国时期第一个建立于河西地区的割据政权。据现存史料来看,前凉士人群体主要以河西著姓为主。在河西长达130余年的割据史中,前凉国祚最久,随着时间推移,前凉河西著姓的家国观不断发生着转变,而其嬗变

历史文化 | 清末州县劝业员的任用及职责

清末清政府面对统治危机之时,意图一举变革旧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学习西方各项制度以此来匡正积年沉疴,由此开启了10年左右的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其中在经济上的改革表现为1903年设立了商部,1905年改

历史文化 | 江头古村落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考

古村落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不仅关注实体建筑本身,更要关注村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景观发掘,让其不再是一个“建筑空壳”。村落历史景观建筑风貌。大象无形大声无音的开拓者。江头村,古称埋头坊,始建于唐龙朔二年

历史文化 | 《明敕辽左元戎崔公墓志》考释

鞍山市千山地区的崔氏墓志作为一组成规模的墓群对于东北文化考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崔氏家族世代做官镇守北疆,《明敕辽左元戎崔公墓志》主人崔贤作为崔氏重要一员,其墓志记录下了他在辽西地区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

风土人情 |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建造技艺与住居文化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的木制构造、雕刻艺术及代表文化独具特色,特别是土家吊脚楼的建造技艺与住居文化内涵颇有价值。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冲击下,吊脚楼面临着年久失修,无人居住,营建技艺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以恩

风土人情 | 靖西旧州绣球如何“抛”起来

绣球的形象作为广西的文化符号寓意深刻,旧时是爱情信物,现在逐渐演变成为极具广西特色的旅游工艺产品,深受中外宾客的喜爱。文章对靖西县旧州绣球的文化内涵、制作方法进行梳理,依据靖西县旧州绣球的发展现状,对

风土人情 | 藏回两族丧葬文化哲学观

藏族和回族是共同生活在西藏地区的两大少数民族。丧葬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能在极大程度上反映本民族的特色。回族人民面对死亡的坦然洒脱、单一的土葬模式及崇尚平等、节俭、清洁的丧葬文化价值倾向都在不同

风土人情 | 洛阳地区12岁生日“成人礼”考

洛阳人特别注重孩子十二岁生日,在洛阳也被称为“成人礼”。这一天家里都会安排给孩子举行“成人礼”仪式,仪式结束后还要举行家宴招待亲朋好友,有条件的甚至要在酒店设宴。洛阳地区的儿童12岁“成人礼”具有一定

遗产保护 | 香山帮工匠技艺特点及传承困境

传统工匠技艺的传承是中国传统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和发展的根基。以苏州为中心的香山帮自明清延传至今,从理论到实践均有较丰富的遗存。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传统建筑工匠逐渐淡出大众的视线,技艺传承面临严峻

遗产保护 | 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

以前我国博物馆藏品管理十分简单,库存和保管流程也不够完善。因此有关博物馆的档案卡,一般只要做好储存、管理和保护即可,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会很容易丢失文物信息,也会很难查找。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字化管理逐渐

遗产保护 | 磁村花鼓的艺术价值挖掘

2006年,磁村花鼓进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凭借政府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磁村花鼓自身在传承方式上的创新,也曾经成功地掀起了“花鼓热”,为民俗艺术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

遗产保护 | 蒲州故城土遗址病害分类及保护

蒲州故城相传为尧、舜帝故都,是一座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意义的历史名城,是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存。通过对蒲州故城遗址土遗址病害的类型、成因进行深入解读,以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保护好这一珍

旅游与思考 | 博物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完善

在各地的博物馆中,不同的宣传主题以及历史文化价值,都能够充分彰显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特点,因此需要从全新的视角体现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传承功能,还需要结合新时期的传播规律,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手段。

旅游与思考 | 意象理论下的传统村落规划保护

意象指的是客观事物在人心中所形成的主观感受,在心理学上意象指的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组织与融合。传统村落作为中国原始社会文明的起源地,是响应国家大时代发展下的文化号召,是专家学者们钻研历史、传承文明的活

旅游与思考 | 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旅游的高速发展,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文章主要讲述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的措施,结合文化为本、功能为先、时代为尚的原则,从均衡性原则的角度出发,

旅游与思考 | “好心茂名”之诗与远方

茂名,位于广东西部、南海之滨,与夏威夷同处在一个纬度上,是广东21个地市之一。现辖2区(茂南、电白),代管3个县级市(信宜、高州、化州),设3个经济功能区(广东茂名滨海新区起步区、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文物古建 | 武当古建筑群的色彩体现方式

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中广泛运用了中国传统正五色中的有彩色青、赤、黄三色,世人到此参观游玩大多也仅仅限于感叹武当古建筑群建筑色彩不同于其他宗庙建筑色彩,而对于武当山古建筑群外立面所用到的装饰色彩背后的色彩哲

文物古建 | 西藏古代碉楼演变

碉楼是青藏高原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它的历史年代悠久,分布范围辽阔,建筑风格独特,功能内涵深奥,具有重要的价值。早在20世纪之初,西方的一些探险家和传教士就关注到了这一独特的建筑类型,他们对川西高原

文物古建 | 菏泽市堌堆文化探源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它东南与江苏、安徽两省接壤,南、西、北均与河南省毗连,东与济宁市为邻,地理上处于中原文化圈、齐鲁文化圈和黄河文化带,即“两圈一带”的交汇地带。南北长157千米,东西宽约140千

神话史诗 | 长白山老把头神话传说

据记载,第一个开山的“老把头”名叫孙良,在人参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采参行业的开山鼻祖。老把头的传说,不仅承载了满汉文化的交流汇聚,还蕴含了把头阶层形成的历史脉络。遗憾的是,史料记载的匮乏,民间

书画长廊 | 宋代花鸟绘画与数字技术的结合

宋代绘画的题材丰富,主要有山水、人物和花鸟。这些都是对宋代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我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从历史上看,宋代花鸟绘画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成熟较晚,却透露出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文章基于数字

书画长廊 | 山西地理人文与油画艺术创作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千百年来,在横沟纵壑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黄土高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山西文明,其文化特质深刻影响了山西地区的油画艺术家在油画艺术的三种类型——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山西地区油画艺术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