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絮语 | 2023年第5期书屋絮语 初着意罗家伦,只因徐铸成《旧闻杂忆》中一句:“而罗的卑鄙无耻,连南京官场中也为之齿冷。当时盛传一首打油诗,对罗刻意形容:‘一身猪狗熊(言其长相),二眼官势钱,三字吹拍捧(言其为人),四维礼义廉(无耻)
书屋讲坛 | 吴梅村的画 明清之际,社会变革动荡,出了不少优秀诗人,我最欢喜的是由明入清的吴梅村及晚一些的王渔洋。梅村的诗虽然还有丽句艳词,但他诗中的那种缠绵悱恻,即使铁石心肠的人读后也不能不为之动情,更何况他的诗的铺陈结构有
书屋讲坛 | 郑重的豁达人生 郑重先生是我敬佩的文化前辈。他当记者的时候,见证了风云变幻,采访了文化大家。那时多少风流人物和他成为朋友,也尽入他的笔下。读郑先生的回忆文章,常生“余生也晚”的感慨,而郑先生说:“在年轻时,我就欢喜和
学界新论 | “书生岂有封侯想,为播天威佐太平” 作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的左宗棠,以一己之力和不世之功,为古老的帝国续运承祚;以应时而动和顺势而为,为近代中国反侵略反分裂反妥协赋能助力,其思想和行为对晚清中国历史进程和历史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和深
学界新论 | 无限的“货币” “货币”有可能是无限的吗?《书屋》2022年第十二期刊登拙文《从“钱”到“货币”》,谈及了一个认知“钱”和“货币”两者差异的特殊视角:“钱”属于生活,富于情感,有善恶之分;“货币”则是抽象的,中性,远
红色记忆 | 清风自来安若素 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我来到我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的故乡——浏阳市永和镇佳成村,参观了李贞生平事迹陈列馆。接待我的是李将军的姨侄刘任名,老人今年六十八岁了,他除了向我介绍李贞将军的生平,还讲述了自己和姨妈
人物春秋 | 蔡元培反对“全盘西化” 蔡元培(1868—1940)是中国近代史上倡导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杰出的教育改革家和思想家。他出身科举,是清末名翰林,于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厚的根底。二十世纪初开始,又先后到德、法等国留学考察,
人物春秋 | 黄际遇日记里的故事 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的东北角,有一座闻一多先生的塑像。塑像下镌有碑文,乃其学生臧克家所撰。塑像的旁边,是一座满墙爬山虎的德式小洋楼。这便是今天广为人知的“一多楼”,也曾是青岛大学的第八宿舍楼。民国时
人物春秋 | 徐志摩与闻一多 1931年徐志摩遇难之后,很多朋友撰文纪念,而闻一多始终没有写文章,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臧克家曾问过他:“你是公认的他的好友,为什么没有一点表示呢?”闻一多说:“志摩一生,全是浪漫的故事,这文章怎么个
人物春秋 | 《宇宙风》上的名家“爱读书” 在1936年元旦出版的《宇宙风》半月刊第八期(新年特大号)上,有《二十四年我的爱读书》一栏,是编者林语堂、陶亢德邀请了诸多文坛的名家畅谈上一年度所爱读的书。刊内专栏不仅有各位名家的手迹(签名),而且畅
灯下随笔 | 当时已受声名累 1922年10月,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开始展开以“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为名目的民意调查。翌月,胡适在《努力周报》发表《谁是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表明“我们的意见”。《密勒氏评论报》的民意调
灯下随笔 | 胡裕树:守正创新的语言学闯将 “现代汉语”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在许多的中文系学生眼中这门课是一门催人入眠的课程,枯燥的语法让学习者实在是难以提得起兴趣。但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复旦大学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授课的这位老
灯下随笔 | 陈嘉庚生命中的六个春节 陈嘉庚一生共度过了八十六个春节。据他的第五子陈国庆回忆,即使是春节期间,父亲陈嘉庚也常常是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的,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很少。陈嘉庚先生春节期间都在忙些什么?本文选取了陈嘉庚生命中的六个春节,
灯下随笔 | 顾城辜负了闵福德 1993年10月8日,诗人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打伤妻子谢烨(后不治身亡),并自缢身亡,震惊海内外诗坛。如今,顾城逝世已近三十年。对于顾城的海外经历和生命变故,学界已经发表过大量讨论。但相关文献大多忽视了
书屋品茗 |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之维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塑造了独特的审美观念,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阅读《中国人眼中的美》,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人的美学趣旨,同时能够感受到中国人丰富的精神世界。本书作者长北是国
书屋品茗 | 此情可待成追忆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走读》(以下简称《走读》)是湘西凤凰走出的艺术家黄永玉推出的回忆系列《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三部作品,前两部分别是《朱雀城》《八年》。《走读》延续了《朱雀城》《八年》的风格,兼具真、
书屋品茗 | 家国情怀的演绎 梁晓声新作《父父子子》通过描写高家、赵家等家族四代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境遇下的爱国选择,运用多视角叙述,将读者拉回到一个个历史现场,并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把家国情怀与世间真情融会贯通,再现了中
书屋品茗 | 鲁迅的女性观 思想者或者作家,哲学或者文学,有一个别样的衡量高下的尺度,那便是对于女性的态度。鲁迅的女性观是鲁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鲁迅对一个一个女性的具体态度则最为生动地体现了他的女性观。贯穿鲁迅女性观始终的,
书屋品茗 | 杨苡:风华绝代的“拾油妞” 去年岁尾,一位师长读到我谈《红楼梦》的一篇小文,便热心地打电话来,建议我读读《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说作者乃是《红楼梦》英译者杨宪益先生的妹妹。其时此书正当大火,坊间一片叫好。但因向来对时下流行的
说长论短 | 永恒回眸 简·奥斯汀(1775—1817)应该是世界小说史早期最著名的女性写作者、女性作家了。想一想那个时候还是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之交,女性正在努力挣脱传统的束缚与因袭,女性文学正处于发轫时期。而任何时候任何性
说长论短 | 略说江南的“状元文化” “状元文化”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密切相关。隋唐之前,中国的官吏任用主要是世袭制和荐举制,西汉的察举和征辟是荐举制成熟的标志,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则成了保护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科
说长论短 | 读游记,我们究竟想读到什么? 检点《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以下简称《从大都到上都》)的作者罗新的经历,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博士则转入历史系,以后就主要从事历史学的研究。如此,此书称得上是文学专业与历史专
说长论短 | 毕飞宇《小说课》 读毕飞宇的《小说课》,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小说课》是他在南京大学讲课时的讲稿。毕飞宇谈论的小说都是古今中外名著,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海明威、莫泊桑、奈保尔、哈代、霍金、鲁迅、
说长论短 | 传世名画背后的历史纠结 唐亡至宋兴几十年间,史载“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在这个动荡纷乱、哀鸿遍野的时代里,君臣间充斥着的尔虞我诈,被南唐画家顾闳中尽收笔下。被
说长论短 | 项羽之死:再读“垓下之战” 历来解读“垓下之战”时,多注重于项羽之死的悲剧性,尤其是其中的“乌江自刎”情节,往往被渲染出“英雄末路之悲,豪杰不幸而死”的凄凉意蕴。然而细读《史记》原文,这种印象与其说是历史真实,更不如说是后代对项
史海钩沉 | 钱学森在一次思维科学研讨会上讲话的原始记录 按语:整理旧资料,发现一个记录本,是一次思维科学研讨会的笔记。这是钱学森同志亲自主持的一个小型会议。时间是1984年8月7日—11日,地点在北京北三环的远望楼宾馆,参加者共五十九人。这并不是什么官方会
域外传真 | 吸血鬼的华丽转身 还是得从惠特比说起。十年前,我搬迁至约克郡的利兹市,自然少不了先把周边的风景胜地游览一遍。一天,我们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惠特比。它是一座风景秀丽的英国滨海小镇,正值夏季,游人如织。从朋友口中,我第一次听
域外传真 | 三人行 谈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毫无疑问会谈到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1475—1564)、拉斐尔(Raffaèllo,
来稿摘登 | 烟火漫卷 市井人间 《烟火漫卷》是迟子建继《群山之巅》后又一长篇力作。一群形色各异、笃定坚实的普通都市人被搁置于自然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哈尔滨,演绎着生命的经纬。从最初的隔膜到现在的水乳交融,迟子建在这座城三十年的生
来稿摘登 | 活读《西厢》 《西厢记》已借来月余,然无暇通读,置之案上,每见则赧,今横心停琴(停习吉他),废午寝,耗一下午,终了夙愿,掩卷长舒:“读毕一书,没那么难!”人云《西厢记》为“首屈一指”的戏曲佳作。《圣叹外书》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