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絮语 | 2023年第8期书屋絮语 曾在大型国企工作过十多年,对晚清以来的实业界多有关注,记得购买了张之洞、张謇、穆藕初、卢作孚等人的文集,未能搜到范旭东的,而耿耿于怀。近日重读《卢作孚集》,关于现代教育的认知,“惟吾亦留心教育之一人,
书屋讲坛 | “碑学”与“碑派” 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三十二岁的康有为完成论书专著《广艺舟双楫》(又名《书镜》),鼓吹“尊碑”的主张。此书于光绪十九年(1893)刊印,虽起争议,但影响甚大。康有为所说“碑学”之义《广艺舟双楫》
书屋讲坛 | 刘涛的史识书风 唐吟方《雀巢语屑》一书中多次出现刘涛的名字,在这些近乎“世说新语”的故事里,刘涛仿佛六朝人物。我认识的刘涛是一位诚朴的读书人,他的书法清雅,文章通透,更难得的是有一肚子学问,却无时下一些名流的习气。我
学界新论 | 追溯与致敬东亚生态农业文明 耕地是农业生产活动的空间载体,耕作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标志和重要根基。今天,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中国人端牢端稳自己的饭碗,显得尤为重要和异常紧迫。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加紧探索研发农业新品种、新技
学界新论 | 庄子的“内七篇”之思想解题 按照张远山先生的讲法,庄子的“内七篇”呈现了一个生命完成自我、回归自我,同时也是实现自我的过程。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我们借用庄子的神话思维:由北冥起飞,到南冥结束。走的是一条弧线形的道路,其实也就是从人
红色记忆 | 俱是英烈血染成 提起“魏巍”这个名字,人们会记起在那炮火硝烟的战争岁月里,一篇脍炙人口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拨动了时代的脉搏,在爱好和平和勤劳善良的人们的心灵上激起的强烈震撼与共鸣。为了新中国的安宁与繁荣,为了人类正义
人物春秋 | 青年沈从文 1915年2月,沈从文由私塾进了凤凰县立第二初级小学读书,半年后转入城外第一初级小学(今文昌阁小学)。念到1917年时,沈从文想去当地举办的军事学校。家里同意了。那一年,沈从文十五岁。1918年8月,
人物春秋 | 卞之琳最大的“象征主义”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的诗歌创作多有古典意境,又受后期象征派如艾略特、瓦雷里影响,理思敏锐。一首《断章》,短短四行,方寸之地,数十年来竟
人物春秋 | 启功题赠与札记寻思 二十一世纪之初,启功先生仙逝。十几年间,其大量著述相继刊行。“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八九个年头里公开拍卖其书画二十余件,高价者单幅达到八百多万元。《启功全集》、“启功作品”成为看家品牌,前贤栽树,
人物春秋 | 沈亦云品评袁世凯 沈亦云(1894—1971),浙江嘉兴人,自小接受新式教育,怀巾帼不让须眉之志,热衷社会改良和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沈亦云在沪组织“女子军事团”,协助光复上海。沪军都督陈其美曾在《申报》载文
人物春秋 | 郭嵩焘晚年的苦恼 或许是出身商人家庭的缘故,郭嵩焘早年就表现出外向的性格,与曾国藩、刘蓉、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为友后又同事,他们的子女结友成亲,关系愈发密切。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与郭嵩焘成忘年交
人物春秋 | 杨鹤、杨嗣昌父子的悲剧 在崇祯一朝,杨鹤、杨嗣昌是一对悲剧的父子。在崇祯皇帝曾经任用过的大臣中,杨鹤是资历较深的一位。早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杨鹤已经高中进士,并相继担任了一些官职。他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其
书屋品茗 | 读诗漫笔五题 笙歌灯火白居易《宴散》(《白居易集》卷二十五)诗云: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将何迎睡兴?临卧举残杯。此诗作于大和五年(831)夏秋之交,六十岁的老诗人在
书屋品茗 | 新诗旧诗,孰占主导? 吕正惠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许多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但很少人去留意在现代中国写作‘旧文学’的人。”言下之意,“写作‘旧文学’的人”一直存在着,只不过少有人留意。吕先生所说的“写作‘旧文学’的人”并不是
书屋品茗 | 在疍船曲唱的背后 清乾隆年间,有一位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俞蛟,由于长期充任幕僚和佐杂官吏,生平足迹所至北抵直隶、南达两广,见闻颇广。他模仿余怀《板桥杂记》描写秦淮歌姬的手法,著有《潮嘉风月记》一书,记叙嘉应、潮州一带疍
书屋品茗 | 历史言说的另一种境界 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是一个民族永恒的精神脊梁。近几年,随着《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的热播,承载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古物与典籍再次走进大众视野。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曾说:“总盯着过去,你会瞎掉一只眼
灯下随笔 | 《颜氏家训》的海外传播简史 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是中国传统家训文献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众家训之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家教建设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家庭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家训在传统家庭
灯下随笔 | 《绮情楼杂记》的两个序言 2011年,辛亥革命方面的图书大热,中国长安出版社推出的《绮情楼杂记》也成为主题热门图书,登上了三联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稍有遗憾的是,这只是《绮情楼杂记》的节选本,大概剔除了将近一半的内容,只保留了晚
灯下随笔 | 佛教的“譬喻思维” 一我们研究佛教经典中所见的“譬喻思维”,并分析儒、佛两家的“譬喻思维”之类型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问题切入:一、佛教经典中如何运用譬喻(metaphor)?二、儒、佛经典所运用的譬喻分为哪些
灯下随笔 | 出川先入汉 饮食文化大家唐鲁孙先生说:“武汉三镇,从历史上看,在三国时代,龙争虎斗,已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地形上来说,地处九省通衢,长江天堑,水运总汇。开埠既早,商贾云集,西南各省物资,又在武汉集散,所以各省的盛食
说长论短 | “心里还是要有光明” 二十年前,我还是中文系一名学子时,读到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认为小说主人公池大为的人生经历、现实境遇和精神状况,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具有代表性。二十年后,在“澎湃翻书党”微信公众号上读到澎湃新闻记者
说长论短 | 随心而读 一看过邓晓芒、残雪兄妹的一个对话,他们认为文学最终会走向形而上学,文学是应该高于和超越哲学的。我觉得这样的定义把文学说得太神乎了,如果文学高于和超越了哲学,或者说文学走向了形而上学,那人类还需要哲学吗
说长论短 | 书房边上的遐思 我在舞钢本无家,汗滴泪滴七十年,心没死,才有了家。十几口亲人,分居六处,都不远,临窗可以看见女儿家屋脊。去冬到今春,五个月。孙女田田协同夫君郭昕帅,大冷天,两手泥沙,搬砖运石,建成了一个偎着山脚的平房
说长论短 | 历经艰险写游记 徐霞客(1587—1641)三次北上京师游览。第一次是万历三十七年(1609)徐霞客二十多岁时,他游览了齐、鲁、燕、冀等北方地区。崇祯元年(1628)开始第二次京游,他先游历了福建,然后一路由运河北上
说长论短 | 《长沙夜生活》:热气腾腾的人生 从电影院出来,我眼圈湿润,有点不好意思。跟同来的一位姐姐一交流,她竟哭湿了一包纸巾。我们俩都赶紧自我解嘲,年纪大了,笑点低,哭点也低。不过哭湿一包纸巾也太夸张了,像我,顶多哭湿了手背。因为我以为这是喜
说长论短 | 别让“特别大的”馅饼砸昏了头 看脸时代,借助网络的力量,随时都有可能诞生网红。果不其然,武汉一位美女幼师在五一假期凭借甜美的脸庞和《小小花园》儿歌教学视频,一夜爆红,浏览量近两亿,三天涨粉两百多万,从而成功出圈。客观地说,这首儿歌
史海钩沉 | 为做事而生的实业家卢作孚 卢作孚在民国时期被称作中国船王,毛泽东说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提到四个人,说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可见卢作孚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卢作孚创业起步于1925年,募股两万元,实
史海钩沉 | 《昕夕闲谈》的无奈 《昕夕闲谈》是连载于申报馆创办的文学月刊《瀛寰琐纪》上的一部翻译小说,也被认为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翻译小说(非宗教读本,且译者为国人)。它的译者蠡勺居士已知为《申报》首任总主笔、当时尚未得中进士的钱塘人蒋
前言后语 | 《中印一家亲》自序 亲爱的读者们,我写这本书是经过一番犹豫的。世界各国名流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以后写出自传或备忘录,使人们大开眼界,我这庸碌之辈似乎没有资格。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将要看到的文字像传记却称不上传记。那是什么
前言后语 | 文化的魅力经久不衰 与宏斌先生相识已经十多年了,但真正认识他,还是近两年的事。我们虽供职于不同单位,但同属文化系统,便时有交集。他十分活跃,担任作曲、指挥、编剧,撰写主持词等,身兼多职,忙忙碌碌。我们见了面,也就点点头,
前言后语 | 《就有了光》译后记 这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勇者见勇、目明者见耳聪的书。马歇尔·麦克卢汉目光如炬,十分看重法国的盲人英雄、哲学家雅克·卢塞兰(Jacques Lusseyran,1924—1971)的这本《就有了光》
来稿摘登 | 何山之石 近几年,多家出版社竞相翻译出版了日本著名学者宫崎市定的著作。宫崎读《论语》,读《史记》,读《水浒》,讲科举,评隋炀,说雍正,无一不是中国读者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宫崎的作品很有读者市场,以至于不同的出版社
来稿摘登 | 丝绸之路上的联珠纹 联珠纹,又称连珠纹、圈带纹、连珠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几何图形的纹饰,由依次排列的、大小相等的圆珠组成圆形或菱形,有时也呈现为一字形、圆弧形或S形。在由圆珠组成的空间内以鸟兽、花草、人物等作为主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