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原创版2024年第6期

读者·原创版

读者·原创版2024年第6期

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读者:原创版》杂志内容涉及社会、话题、职场、情感、人物、婚恋、美文、资讯等。内容形式新颖丰富、原创首发内容集粹,集报道、访谈、言论、评论、随笔、故事、散文、图片等多种形式与一体,与《读者》和时代精髓一脉相承,又散发着自己的独特气质。

目录

奋进 | 牛钰:钢腿女孩奔跑在追梦路上

一在汶川大地震后那段揪心的日子里,很多人都记得一幅照片:一张厚实的门板上,平躺着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她满脸是土,眼睛微闭,正被几个穿橙色制服的消防战士托举着前行。她就是牛钰。那时她11岁,在废墟里埋了

开卷 | 自己的节奏

五一假期,在家看了电影《热辣滚烫》的幕后纪录片《我只活一次》。看过之后只能说,贾玲和其他电影主创人员,“给人的后劲儿太大了”。我是在这部纪录片里第一次注意到张桂玲,这个在影片结尾才出现的专业女拳击手。

特别报道 | 六月:回到童年

童年是走在放学路队中的轻松与欢快,是夏日琥珀色黄昏的悠长与邈远,是睡到自然醒的酣然与畅快,也是午睡后一根绿豆冰棍儿的清爽与甜蜜。那时候,会为吃掉最后一块饼干的不是自己而生气,为跟好朋友吵架而气愤,也会

特别报道 | 爱捡垃圾的小红帽

一第一次见到隔壁家小红帽的时候,我们刚搬完家,小红帽还缩在她爸爸怀里,哭唧唧的。她爸说:“小红帽想跟二芮玩,又担心二芮不带她玩,急哭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娇气!矫情!后来知道,她叫“小红帽”就是因为爱

特别报道 | 玻璃罐子甜蜂蜜

一小时候,每年春天来临前,总会有个卖蜜的人开着他的大卡车,在路边支起摊子卖蜂蜜。小时候最期待的事,就是等妈妈洗干净大玻璃罐子,牵着我的手去灌蜂蜜。轻轻打开小桶的阀门,黏稠的蜂蜜就会往下淌,接连不断,要

特别报道 | 上学路上(二题)

过缺在我的童年词典里,找不到“沟”的影子,都用“缺”或“缺口”取代。缺口,在我们的方言中不仅用来形容杯盘碗盏等物上缺掉一块而形成的空隙,也用来描述小路、水田埂等放水的阀门。进水,就开缺;水满,则堵缺。

人在旅途 | 猪耳朵为媒

一次在龙泉驿采访,遇到一位中年企业家许总,听口音很亲切,一问,竟是什邡老乡。他很高兴,叫来妻子给我做了顿工作餐。他说妻子也是什邡的,我们一起喝杯过期酒,吃点儿家乡菜。“过期酒”是一些人对年份酒的戏称,

人在旅途 | 在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家游历

不会西班牙语、没有钱的我,在阿根廷迷了路在南美的国家间切换和在欧洲各国间周游差不多,如果不是手机信号发出提示,你很难意识到自己来到了一个新的国家。照旧办好电话卡,却因为没有店铺开门而一直换不到阿根廷比

人在旅途 | 最恐怖的来电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几个朋友约在一家咖啡店小聚。聚会的气氛在阿伟接了一个电话后发生改变。“太恐怖了!”他挂掉电话,生气又惊讶地说。“怎么了?”我们问。“现在的推销电话,把我的姓名、年龄、住哪里、开什么

城南旧事 | 闪光时刻

这是一个老刑警年轻时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有一次,他和同事抓了个贼,对方当时喝醉了,五迷三道又生无可恋的样子,一直念叨说自己完蛋了。他反复追问,对方却什么都不肯透露,只说让民警到自己家看一眼就知道

城南旧事 | 张择端的深情和哀愁

一经常会想,1000多年前的春日,当张择端站在开封城的街头,一笔一笔画下眼前的风景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他画得那么多,800多个人物,近百匹牲畜,10多艘船只,30多栋房屋……一笔一笔,都是这座城的丰饶

城南旧事 | 夜归侠和她的小徒弟

一那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了。那个夏天,听说我们这座城市偏僻小巷里后半夜有打劫事件发生后,夜归侠其实已有了防备。她换上带四个大插兜的宽松长裤,将贵重物品都装进长裤口袋,随身带着的布包中只放当天的报纸

无关风月 | 那些惊艳的文案

七年间,殷墟上新、三星堆“再醒”、南海深海考古大发现、良渚“入遗”、石峁“惊天”、南佐“现身”,秦吏“喜”被复原亮相……万千变化,地覆天翻。可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七年仿佛只有须臾。我曾在网上看到一

无关风月 | 有时需要觉得自己活着,有时则相反

《使女的故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每个使女都与死神并肩而行。书里每个人都如此,但每个人都依然想活下去。有一个毫不重要的细节令我难忘。在这本书刚开始时,一个不知名的马大(马大:无法生育的女子,作

无关风月 | 遇见极光的那一夜

临睡前,朋友发来一张极光预测的图片。图片里,极光带粗重而深广,像一匹掉落在地上的布匹,尽情铺展在亚欧大陆广袤的土地上:北至位于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群岛,南至奥地利、中国的北端,都被涵盖其中。怎么可能呢?

笔端流云 | 触摸他们生命的抑扬顿挫

如今的信息太多了。标签式的、概括性的语言太多,而无数具体的过程与心情是被忽略了的。但事实上,在阅读中,开始思考“他此时在想什么”的时候,才进入最迷人的地方。比如,我们看得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笔端流云 | 鸭跖草:青螺一点枝头颤

碧丛翠蝴蝶从小我就喜欢花儿,这像是一种本能。那时候,乡下没有什么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概念,我们日复一日生活在这样的情境中,那些风景是自动跳出来的,那喜欢是朴素的、自发的。最先注意到的自然还是人养的花,

百家杂谈 | 农家乐

北方的乡下,以前很少有人家种花儿,以至于一户人家影壁前大瓦盆中的两棵夹竹桃,在我的记忆中盛放了几十年。鸡、鸭、猪、羊很多都是散养的,你种了花儿,稍不留神就被它们当成饲料了。那时条件也差,冬天靠烧土炕取

百家杂谈 | 为什么中国诗人热衷钓鱼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钓游图》渔夫—诗人们最想从事的职业李白说,如果生活让他不开心,他就去当一名渔夫—“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写下这句诗时,李白离开翰林院已经9年。当他站在谢朓楼之上,感受着徐

专栏 | 少年的什锦包

一当年,我们报社和某研究会联手搞小学生征文大赛。我负责此事,因此和这个研究会的某人有了工作上的接触。此人就是汤嘉禾。那次活动,评委都是挂名的,到颁奖现场亮个相即可。什么杂七杂八的活儿都是我们报社以及研

专栏 | 东北县城里的“鸵鸟女王”

“鸵鸟有多少根毛?”“一身毛。”这是王雪给出的答案。说这话时,王雪正被一群鸵鸟围在中央,她手上捧着包菜,在镜头前妙语连珠。每天几十万人在直播间静候她出现,就为了看她面对各种问题时,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专栏 | 荷叶和粉蒸肉

贾宝玉让他爹打了个半死,躺在床上,他妈问他想吃点啥,他说:“也倒不想什么吃,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于是凤姐着人找银模具去做,“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全仗着好汤,究竟没意思,谁家常吃

专栏 | 游龙织天幕:极光中的宇宙幻象

极光通常于每年9月至次年4月发生在南北纬度67°附近的两个环带状区域内。但事实上,极光的出现与地球的季节没有直接联系,只要太阳风撞击地球磁场,就会产生极光。当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流穿越浩渺的宇宙,被地球

文化瞭望 | 这几年你最大的变化

本本月月最最佳佳苏火火:这几年,虽然我的体重逐渐攀升,且有减不掉的趋势,但我每一天都觉得状态比之前更好。仔细想想,或许是因为心态更平和,不纠结、不紧绷,对很多事情都看开了。这几年,我不断接受自己的普通

文化瞭望 | 思想碎片

我从不曾需要多么宽阔的通道,能侧身而过就足够了。像鸟在天空侧身飞翔,鱼在大海里侧身遨游,我从来不曾渴望过全部的世界。我只是经过这个世界,去向唯一的一个小小的所在。—李娟《羊道·深山夏牧场》我们用什么样

文化瞭望 | 笑场

笑话小赵穿着新买的风衣去参加聚会,不小心在餐厅溅了些汤汁。回到家后,他说:“这风衣真是吸睛啊,连汤汁都知道往我身上溅。”今天去书店买书,我看中了两本书,一本是精装版,一本是平装版。我问店员:“这两本书

文化瞭望 | 后山开花

后山开花余秀华 著类型:诗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后山开花》是余秀华的第四部诗集,收录了诗人近年来新创作的150余首诗歌。在这本充盈着爱的新诗集里,对故乡的深情,对亲情、爱情细腻的坦诚,对

文化瞭望 | 我们的身体

特别推荐:我们的身体导演:克莱尔·西蒙类型:纪录片将摄影机对准生病的身体需要来自两方面的勇气,一是拍摄者,二是被拍摄者。这部满溢关怀的影片不仅仅是对女性身体与生命经验的细腻观察,更为处于不同文化、不同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