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荐读 | 声名飞扬 高涛孟浩然说啥也没想到,父亲孟一鸣会以那样的方式“死”去。那种“死”并非真死,而是脑死亡,可看起来跟真的死简直没啥两样。父亲到“死”都喜形于色,甚至得意忘形,父亲“死”了,可脸上的笑依然活着。那层面膜
主编荐读 | 淋湿的情绪(组诗) 恋爱再谈一次恋爱的愿望已经变得十分简单她就站在我面前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我怎么也不会相信机器制造的她也懂得等待春天她递给我的是一张卡片说里面储存着她身体的开关我接过来,掂了掂然后又随手扔还我要的是跟她交谈
主编荐读 | 从心生呼啸到自由舞蹈 1我跟作家们交流时,曾说过“文学是似是而非的路标,生活是似非而是的抵达”,这句话被大家认为是金句。这说明大家有同感,认可这个说法。这句话我主要是针对小说创作而说的。在我的理念里,生活是没有道理的,如不
小说长廊 | 心细如发 1自从那天晚上无意中发现那一绺头发,吴畏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已经处于失控状态。那情形跟一架突然与地面摇控器中断联系的航模靶机差不多:看起来似乎还以原来的速度、原来的方向在原来的高度和航线上正常地飞行,但其
小说长廊 | 滚铁环 九岁那年冬天,我迷上了滚铁环。那时我读小学三年级。我的语文成绩很好,教语文的艾老师很喜欢我。而我数学成绩很糟糕,教数学的孔老师很不喜欢我,说我是一个瘸子。我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我活得既得意又自卑。于是我
小说长廊 | 谷仓 高德隆的右手伸进谷仓,捏出一小撮谷子,凑到鼻子前,谷子有一股发霉的味儿。他用手指一搓,谷壳破了,不见米粒。米粒能躲到哪儿?高德隆眯眼细看,眉头皱了起来。高德隆喊他儿子:“天宝,谷子发霉了。”天宝应道:
小说长廊 | 给老师理发 黄炳威把推剪搭上眼前这个人的脑袋。他要在这个人的后脑勺留下一个大大的“?”,再把“?”染红,让这个五十多岁的人顶着这个烙铁一样的“?”在繁华的埠沙街头出尽洋相。他想在推剪开始啃咬这个人猪鬃一样的头发前
特约专栏 | 丝绸路上· 之六 往返的河西走廊夜晚在窗外呈流态化凝固,312国道只有奔驰的车辆,旁边有人打鼾,有人咳嗽。巨大的戈壁和祁连雪山,正在被人的运输工具徒劳地穿越。傍晚,我从酒泉出发,客车似黑夜中的猛兽,在弯曲的道路上不断遇
散文空间 | 五一大队杂记 我年少时,家在五一大队六队胡家里。五一大队在后来恢复了原名,叫后洋村。村北有个小地名叫棺材丘,可见留有土葬年代的烙印,“后洋”意指此地,有着海洋渐变成陆地的遗迹。池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凡有人居处之地必
散文空间 | 烟火尘世 步行街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哼着歌曲《尘缘》在步行街上往返,貌似一个心事满腹的天涯失意人,或是被爱情抛弃的小青年,抑或郁达夫所写的零余者。其实我已在人世修炼四十余年,面目沉静如梧桐秋叶,早已不轻易表露悲喜
散文空间 | 老吕大夫 在省城的医大进修一年,回到单位,推开医生办公室的门,发现多了一张办公桌,桌子后面坐着胖胖的、长得像活菩萨一样的老吕大夫。我很惊诧地望着他,老吕大夫本是我们单位X光室的医生,怎么到医疗科室上班了?迎着我
散文空间 | 高堂在上 我父母都是乡下人,在我的印象中,父母之间好像只有亲情,而没有爱情。其实,我父母不懂什么爱情不爱情的,就知道踏踏实实过日子,就知道把孩子养大成人,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就是我父母舍得让孩子读书。我父亲比我母
散文空间 | 老死有多难 家里养着一只鹩哥。这几天天气快速降温,但当我将一盆清水放进鸟笼里时,素有洁癖的它习惯地跳进盆子里,神情愉悦地洗了一个澡。但今天一早起来,大事不妙了,它萎靡不振地站在笼子的底部,就像风暴中一枝即将被折断
散文空间 | 那年,那月,那日 前往宁都最高峰凌云山前,我站在窗前,与这场突如其来的绵延夏雨对峙。它就这样,以瓢泼的姿态试图阻挡我们这群人的脚步。说来也怪,出发时阵雨不停,登上凌云山顶后雨却停了。迎面飘来的云雾夹带着雨后的清新湿润。
散文空间 | 兵之初 南国四月遍地绿,又是一年木棉红。转眼间,从革命老区井冈山到南宁已三十二年了,虽然转业到地方工作超过十年了,但入伍前后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宛如昨日,令我难以忘怀。生在井冈山,看着诸如《地雷战》《闪闪
散文空间 | 油茶香 桂北人热情好客,所谓“大道至简”——恭城人家深得这种待客之道的真谛。亲朋好友来了,一桌家宴,一壶好酒,一锅油茶,就会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恭城油茶是远近闻名的“爽神汤”,恭城人挂在嘴边的邀约是“到我
发轫 | 心有千千结 一冷清空寂的病房,四周一片惨淡。空气中忽然多了一缕幽香,江笙愣愣地看着窗外的一株海棠花,恍惚间想起宋媛隔空撂下的狠话,江笙,我的婚礼你要是不参加,我们就此别过,就当这辈子从没认识过!江笙心力衰竭,病情
文艺评论 | 必要的孤独 进入朱山坡的小说世界,你会经历阅读不畅的过程。随着阅读推进,一个又一个疑问会接踵而来。就短篇小说《午夜之椅》(《天涯》二〇二〇年第五期)来看,“我”与芳、琼、莹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他们之间存在怎样的情
五十周年专稿 | 《红豆》,我爱故我在 我和《红豆》的缘分,源于我的一篇散文《白云》。此文发表在二〇〇六年第二期的《红豆》上。这篇散文对于我的文学创作来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是我从小说和短篇散文创作转向长篇散文、随笔创作的首篇转型作品,此文后
五十周年专稿 | 致见证我一路成长的《红豆》 作为一名基层写作者,如果要说有福地,那么《红豆》杂志就无可争议地是我的福地。从二〇〇六年到二〇二一年,其中的十期《红豆》杂志共发表我五十五首诗歌。集中起来,就是一本小诗集的分量。除诗歌之外,《红豆》杂
诗歌部落 | 拥有和热爱(组诗) 古典的人失恋首先带来的是头疼,你站着或躺下都没用,你无法说清楚但一定是脑袋里的某个部分也许就是情感中枢,它因超载过热,然后疼痛蔓延整个头部你想把它撬开,像野草一样连根拔除,做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他们多么快
诗歌部落 | 有些消逝无法投递(组诗) 隆起为了证明人世起伏为了显示虚无的影子一个比另一个高些大地上的泥土,逐渐隆起一座座悲伤的小土丘大小不一,形状基本一致:好像那是子女及后人的哭声一会儿低一会儿高用泪水不断清洗自己清洗空旷,也清洗树木小草
诗歌部落 | 大雪记(组诗) 走失在大雪中的人  大雪敲打天空的时候仿佛一场严肃的音乐剧从古至今走失在大雪中的人多了张岱在湖心亭走失王子猷在访戴途中走失李愬在蔡州城头走失……这些古人叫我心戚戚然走失在大雪中的人还有两个文人
诗歌部落 | 符云的诗 习惯早起习惯早起和世界一起苏醒迎接朝阳出生的惊喜喜欢早起空气清新而宁静和熟睡夜晚一起深呼吸每天早起学会欣赏人间短暂的风景炊熟早餐的烟火气不被挑剔的嘴巴珍惜却让忙碌的肠胃感恩早起,让我们一起笑着说早安,
诗歌部落 | 杨映红的诗 秋太阳爬上坡顶,季节金黄秋风掠过稻田,稻香翻滚而来,穿过鼻翼叶子蒙住秋天的眼睛和山峦玩着捉迷藏漫天的芦絮飞舞我躺在洼地的草垛上与秋天的旋律一起,成为童话梦里梦外挽留住那一刻,梦里继续清晰的轮廓挥之不去
诗歌部落 | 紫藤晴儿的诗 菜畦风吹可以抹去重复的鳞片去重设时间的平整也像铺平一张白纸,落下的字符密集为希望。别无选择的便是最为热爱的部分。一块菜畦伸向内心深处大海的波谷被万物赋予生命一块菜畦等同于大海的波涌,也在为我制造声响。
诗歌部落 | 舒军辉的诗 空镜子我去旷野走了走,强光刺目起初,很远的天际线看不分明新铺的水泥路硬邦邦的禾蔸旁的缝隙里长出青草大地像一块澄明的镜子我走了很久心头从未有过坚实的平静大寒节气,万物都深沉保守挖藕的人在收拾一塘好藕菜地
诗歌部落 | 高原的诗 走进《诗经》的芄兰原来,唯有走进《诗经》才能寻到那份美好那些开在词间的花低落的眸子终究是把梦放在梦外让诗留在《诗经》里,高高挂起莫将秋风作离声梦总是那么的轻飘飘当阳光漫过巅峰我追求的不过是山与水的距离
诗歌部落 | 黄秉战的诗 覃塘荷事蜻蜓栖在宋诗的顶尖被一片蛙声牵住了莲子用三千亩填满辽阔这是覃塘最热烈的时光赏花人,画荷者,清风都是蓝天白云监视的对象有人在荷面放牧小船荡过夏天。来路去路惊飞的翅膀中也有蜻蜓它们与远处的鸥鹭抢着
诗歌部落 | 吴新财的诗 梦回故乡夜已深,我无法入睡遥远故乡的老屋还有院落门口的灯笼一次次在眼前闪现灯笼的光如同夜空的星星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我多么渴望像鸟儿那样长一双有力的翅膀在夜里飞回远方的故乡春节临近春节凝聚着亲情的力量中
诗歌部落 | 蒙新庭的诗 母亲的空调房母亲走的时候时值炎炎仲夏一辈子未住过空调房的母亲瘦弱的身躯躺在一方仄仄的冰棺里宁静而安详,任由棺外的子孙后代亲朋好友呼唤礼拜、静默或神情凝重而此时此刻温热的泪水与痛惜有关或者无关与孝顺有关
诗歌部落 | 吴春源的诗 等风走了,云散了铁轨静下来,卸下匆匆的脚步我在时间的背后,等待一只鸟在承诺里结巢出站的大门,密密麻麻的人群挤痛了我的视线车厢里装满我的诗我走了,依然不见那只鸟的到来。而等待成了我的唯一距离云和雨,没有
翰墨丹青 | 为伊消得人憔悴 蔡祖恩初识印信,是我孩提时候的事儿了。那时的印信,父亲视若珍宝,存放在高高的神龛上。每次拿放皆仪态庄严。稍大,随父亲赶集。于集市上看到印摊刻章的艺人当街刻印,被他娴熟的技艺所折服。父辈们视若珍宝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