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2024年第10期

红豆

红豆2024年第10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南国《红豆》站在文学创作的前沿,也会努力打造南国文学的重镇。一期装帧精美、分量厚重的《红豆》在手,您会感到这是作家的杂志,里面充满观察和想象,充满着快乐和思索;您会感到这是读者的杂志,生活在这里变成艺术,阅读变成一种快感;您更会感到这是您自己的杂志,您可以在这里尽情体味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况,找到更灵活而高效的服务。

目录

主编荐读 | 去山上

图腾颜色呈灰白色,木纹清晰、流畅、深刻,油画一般。细细打量,墨色当归于时光,线条当归于风雨,笔触当归于记忆,尤其斜上方那片天光,无疑是遗落在童年的惦念。老宅大门凌空而立,青瓦、屋脊全毁,仅剩一副骨架,

主编荐读 | 山川诗学、历史对话与文体创造

赵树义的散文《去山上》以强烈的文体意识,一方面坚定守护着散文的“文体边界”,捍卫着散文的“文体规定”。另一方面,作者扮演着文体裁判官和文体预言者的角色,将“人”作为重新链接历史与散文的创造性中介。在《

主编荐读 | 夜王

一九月中旬,陈轩考入N大,成为一名博士生。他本科就读于普通二本院校,硕士在省重点大学就读。从“双非”学校“越级”进入985院校,同学们都恭喜他,说他是“鲤鱼跳龙门”。陈轩也有点飘,在母校做了两场讲座,

主编荐读 | 知识者的悲剧轮回

作家房伟非常善于描写个体自我在时代面前陷入被动与屈从的境况,并在对这种境况的描写中展现他独特的观察与思考。他的短篇小说《夜王》所讲述的正是当下的知识者在时代困境中无可避免的悲剧。那只名叫夜王的缅因猫行

小说长廊 | 刹那

这天黄昏,刹那小镇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名叫树。树冻得浑身发抖,又累又饿。在刹那小镇旁边,树以为这里只是一片被大雪覆盖的山谷,哪知走近竟然发现了旧报纸一样泛黄的灯光,那灯光一片片,让他觉得温暖无比。树

小说长廊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叶子突然说:“你不是本地人吧?”安娜说:“你怎么知道的?”叶子说:“你说话的声音特别好听,和本地人不一样。”安娜说她是常德人。“是嫁到这里的吗?”“被骗来的。”叶子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安娜说:“是真的

小说长廊 | 天稻之城

一有可能是新月,也有可能是残月,还有几缕月光从云缝里掉落下来,前前后后,三三两两,铺洒在这楼顶天台的稀泥之上。来自遥远的海上的风,不管是早到一天,还是迟到一天,只要能将这层浮着灰尘的水幔子轻轻荡开,第

小说长廊 | 没有泪水的人

张明宇眼睛干涩,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单位的办公桌上放着两瓶眼药水,家里的床头柜上放着的眼药水就更多了,有四五种牌子,没事张明宇就滴两滴,但不管用,眼睛还是又干又涩。老婆就说他:“你别自己胡乱治了,去医院

小说长廊 | 雅园来客

家里来了客人,是吴兆峰乡下的堂弟。他一进门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黎欢刚把女儿哄睡着,堂弟打了两个喷嚏,女儿受到惊吓,醒了,哇哇哭起来。吴兆峰走进卧室告诉黎欢,堂弟刚找到工作,今天到市区办事,没办成,就来

小说长廊 | 寻租

尤黎听到丈夫夏木对着电话叫大姑时,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才放下来。大姑嫁到南方很多年了,听说大姑父是个有钱的教授。半小时后,尤黎看到夏木对她嬉皮笑脸,心里一沉,翻去一个白眼。“大姑刚才还夸你贤惠善良,是顶好

小说长廊 | 最满意的画作

六岁的小女孩得了一种怪病,所有的检查都做了,就是查不出原因。“孩子还能活多长时间呢?”孩子的母亲忧心忡忡地问医生。“三个月左右,你看外面树上的叶子落完,可能就会……”医生望着窗外飘落一地的树叶说。“有

散文空间 | 记忆之城

一我时常觉得济南是家常的、质朴的。每天清晨,我下楼去吃早餐,在饭馆露天的方桌上,边喝一碗莹白的豆浆,边抬头看街巷上来往的路人。正是七点,阳光穿过高大的白杨,柔和地洒落下来。骑车的上班族,叫卖青菜的小贩

散文空间 | 采唐

一三千多年前的大野上,一种小野草被《诗经》宠得明亮清喜。在一首《桑中》里,一边采唐,一边喜气洋洋地歌咏:“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唐,就是菟

散文空间 | 树上的故乡

1烈日高悬,金黄的稻谷铺满了院落。长久的暴晒下,刚脱粒的稻谷被慢慢晒干。一群麻雀在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上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划破了午后的寂静。村里人都沉浸在梦乡里,阵阵凉风在村子里四处游荡。在睡梦边缘徘徊

散文空间 | 两把温柔的剪刀

四个韩国籍工人跑高走低忙活了一周,房子粉刷一新,哑光的蛋壳白,细腻,干净。在洛杉矶的冬日艳阳下,无论谁经过望一眼,都会不由得面露欢喜的微笑。房前屋后走一圈,欣欣然清点物品,我发现侧院墙角下,我种的黑金

散文空间 | 回望青堤

涪江从岷山主峰雪宝顶发源,一路汇集众多的山涧溪流,从高山峡谷奔流到丘陵地带,过平武、江油、绵阳、三台后,来到了诗圣杜甫笔下的“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的射洪。过射洪市区二十多公里,接纳沈水河后

发轫 | 二哥

一在家里,我最小,是家里唯一的女孩。我有两个哥哥,照理应该受宠才对,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哥一直不太理我,还好比我大两岁的二哥对我非常好。我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天放学回家,在路上见二哥跟同班的一个同学

发轫 | 苦味生命中的“亲人”形象

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伴随着胡适的“散文革命”,白话散文和文体解放开启了散文书写的新境界,朱自清、郁达夫、周树人、沈从文、汪曾祺等散文大家支撑起了现代散文书写的高峰。散文一路向当代开掘,改革开放后

诗歌部落 | 苏小青的诗

一种语言埋进身体月光升起在黑色大地夜里种植种子的人穿着雨衣,手持长笛走向静默的村子睡着的孩子紧握气球想象童话,满地的毛绒玩具形成一个短暂的世界分割着人类的幻想孩子们什么都不说在黑夜拥抱着我一种语言被埋

诗歌部落 | 此山中(组诗)

爬山余生不长,此山足矣且行且收方寸。不累及他人暂坐一观小庙,为自己指路时见流水碑文。暮色平缓而来此生难尽,又如何有人上山有人下山,你看他们随时准备亮出思想的砍山斧我的山头粗枝大叶,不拘高礼你看白发的云

诗歌部落 | 边城无边(组诗)

茶洪桥桥下流淌清澈,远方弥漫苍翠渝东南第一门朦胧得有些迷离渝鸟、湘鸟、黔鸟,陆续归巢我左时你在右,我右时你在左手机称职,斜挎安分,坡跟安心借来的帽子美成一朵蓝花楹清水江不在乎汗血马的过去茶峒和洪安是姐

诗歌部落 | 斯如的诗

白露白露后面是深秋,后面洞穴布满眼看着火烧雨浇,奄奄一息一无所获的人退回故乡神在水井中看见枯叶蝶的脸稻茬入殓了一半,打更人坐在凉雾里不肯起身。这无头的痛苦只收割了一半这新生的黑夜他只度过了一半桂子山上

诗歌部落 | 走进大海(组诗)

海鸥它们在远处鸣叫,穿过身体的逼仄,你也是它们的一部分似乎我们那么想叫喊着为着某种欢喜,甚至没有目的叫喊着,穿过时间的古老太阳升起在它们的抚慰之中世界能够被发觉的都与爱有关海水和羽毛挣脱了时间的缰绳它

诗歌部落 | 时间掉进大海(组诗)

海边小渡一对青年点亮海边帐篷里的灯这黑夜里的温暖,使人心痒对于海,如同古老的梦幻匆匆爬过的生灵,皆有自己的命数在人间你只想滋养心神的爱情镜头的另一端,失恋的人犹如落水的人,把荒岛作为救命稻草,海浪拍岸

诗歌部落 | 长江的歌(组诗)

石岸我在石岸流连,石岸对我默默注视,扯过一缕晨风凛然之气在我们中间冷峻地升起。我开始呼叫浪涛跳起来了,如千万头怪兽猛扑。千万只晶莹的小拳头腾起的泥黄腿。猛擂猛扫千万颗牙齿搂住石岸啃啮石岸刹那间颤抖,马

诗歌部落 | 把地球的皮剥下来(组诗)

表达在旷野站着不动也可以把自己送出去很远直达地平线,又借助夕阳折返折返到一棵树下,树冠之上一片星空正缓缓抬升牛羊经过轮回,还在咀嚼往昔那个时候世上人少旅店更是难找,出门在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安顿下来宽松

诗歌部落 | 遮蔽的景物(组诗)

清明我们并不言说苦难,一切似乎都在慢慢变好春天了,死者如草木从大地复苏,在此刻与我们安静地交谈,他们是世间无上的智者,亲切又满怀慈悲,让我们领受洗涤,他们也是最高尚的听众当我们疲倦得睡着了,还能感受到

诗歌部落 | 陆翠的诗

窗外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望窗外路人与汽车来回穿梭画面在视线仅几秒我快速收集信息编辑他们为何行旅匆匆人群中的女孩缓慢走到树下时而拾夏,时而拾阳那一刻我看见了自己换一间熟悉的房间望窗外远处青草萋萋幻想很多鱼在

诗歌部落 | 李宗文的诗

登山的汉子把文字嵌进骨子里的汉子一边唱着热气腾腾的山歌一边手拉手铸就坚实的人墙山峰再高也近在眼前他们一起喝过苞谷酒他们曾在风都听不到的谷底徘徊仰望。直到有一天黎明来到他们身边世界看见那些沉默太久的光爱

诗歌部落 | 杨勤华的诗

风不仅仅是风一个词,需要背后的故事一场雨,需要风来铺垫风呢?在它还没有到来之前只有与它无关的故事人死了,有一块石碑代言风站在它面前,无论说了什么或者缄默,都会被风带走谁还记得风呢?只有柳树弯着佝偻的腰

诗歌部落 | 老家(组诗)

醉美邕江夜我愿意一整夜驻足江边看红色骑行道上不倦的骑行者穿梭于斑驳陆离的树影间把夜的晴朗传送到远处我愿意徜徉在蜿蜒盘旋的亲水栈道挽着江风习习目光扫描着身边经过的每一对情侣或夫妻他们在用江水丈量着爱情如

诗歌部落 | 走不出的阴影(外二首)

这人间,一种事物掩盖着另一种事物无论天蓝、云白潜藏的风雨都无边无际阴影是阳光的一部分就像鸟是天空的一部分一样那些追赶太阳的人其实也需要阴影的遮蔽孤独的旅人在阳光下张开灵魂的翅膀那隐形的翅膀下凝聚着一股

翰墨丹青 | 水彩表现的思考

水无常态,水无常形,水无常势,正因水的状态如此,水彩画的表现难度可想而知;也正因为水的状态如此,水彩画表现的多种可能性就出现了。水是多么不可捉摸,摸得到抓不起,只能用容器才能把它装起来,用什么形状的容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