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24年第3期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24年第3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创刊于1984年8月的《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是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始终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二十六年来,共出版了三百多期,精选了约几千万字的精品佳作,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办刊过程中,我刊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遵守有关期刊的管理制度,创品牌出精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连续多年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安徽省优秀期刊一等奖,2009-2010年度亦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安徽省优秀期刊。

目录

开卷有益 | 自以为灯

明人符验当过常州太守。赴任时,他不携家人,仅带两只旧竹筐和一名童仆。任太守期间,他每天吃的都是青菜,常州人敬称其为“符青菜”。嘉靖二十四年(1545),也就是符验上任的第三个年头,常州大旱,又遇蝗灾,

特别推荐 | 将军和他的树

编者按:从共和国将军到种树老汉,从部队到乡村,不同的战场,同样的使命。“时代楷模”张连印解甲不懈志,以军人特有的血性和意志征服风沙、绿化荒山,将昔日苦寒之地变为塞北江南,用生命书写为国为民的人生信条。

纪实 | 从乌鸦岩到小马山:美国政府核战秘密自救计划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府建造了多个“末日掩体”,旨在抵御核灾难,在核辐射中幸存下来,并在最重要的政府机构被摧毁后重启美国社会。乌鸦岩乌鸦岩综合体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蓝岭峰附近,被称为“地下五角大楼”,

纪实 | 一生守护,死亦相伴

一2002年,舒城县庐镇乡一位老人弥留之际,艰难地用手指了指那座无名烈士陵园,然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位老人叫胡世祥,山西太原人,1906年出生,1941年入伍,1947年在解放桐城的战斗中负伤,被紧

故事 | 鹿皮神图

汗的眼睛不适已有多日,向远看,看不出去,难辨虚实,环视近处,物状变形,花花搭搭,一片昏蒙。汗不免焦虑,这要是瞎了,日后还怎么领兵打仗,如何齐家治国?身边的人找来麻雀粪,取外白者称丁香,用甘草水煮过,研

故事 | 走风

文玉是半夜时分潜进村子的,翻墙头跃入二舅家院子,用刀拨开后门,悄悄进屋。村里的几条狗,早被文玉带的馍馍封了口,可以说文玉到二舅家是神不知鬼不觉的。二舅对文玉好得很,文玉常这般潜入二舅家歇下脚躲风头。二

故事 | 卢一道与卢一飘

古城庐州往西四十里,有个村子叫卢家村。20世纪90年代,村中小学里,卢一道与卢一飘是同桌,两人考试经常都是第一。不过一个是正数第一,另一个是倒数第一。上初中时,两人还是同桌,总有讲不完的话。中考后,卢

故事 | 三层金

侯圈的半亩水浇地表沙下淤,底部是一层红黏土,蓄水保肥,人称“三层金”。侯圈在“三层金”种植的冰糖心小红萝卜吃起来嘎嘣脆,是当地有名的特产。县衙的县令、县丞、教谕、典史、巡检及他们的几房太太都喜欢吃侯圈

故事 | 黄马褂

自从花了数万元在古玩市场淘回来一件“御赐黄马褂”,老牛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那日回家,他不理会老伴的埋怨,坚持把黄马褂穿在身上,立马觉得精神百倍,腰也直了,眼睛也亮了,于是朝老伴一声怒吼:“你给

故事 | 怨夫俱乐部

灯光暗淡,除了我自己,几乎看不清屋里还有谁。我懊恼地走到房间中央摆放椅子的地方。这里乌烟瘴气,与我妻子的香水味一样呛鼻,令人窒息。我拉开一把金属折叠椅,坐在一个不认识的人身旁,眯起眼睛,打量着房间里每

故事 | 38℃的温暖

家住鹿城娄江小区的老费最近收到两盆开得正艳的月季花,花枝上还挂着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亲爱的市民朋友,谢谢您的创意,城市微生活,有您参与更美好。刚开始,老费有些犯迷糊,不知道这花是谁给他寄来的,后来仔

故事 | 推老爸碰瓷

一条新筑的公路穿过赵家村,常有家禽、家畜跑上去,被来往车子撞伤或撞死,为免去纠缠,开车的人就花点钱补偿村民,以求快点通行。村民尝到了甜头,有的干脆抱着鸡鸭守在路边,看到车子过来就把它们扔出去,十有八九

故事 | 三人转

涂大强的儿子今年从一所普通大学研究生毕业,而现在稍微好一点的单位,大都要求应聘者至少毕业于985、211或者世界排名前200的重点高校,因此,他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十分满意的工作。正在这时,涂大强的单

故事 | 清明上河图

荒唐要求李忍在镇上开了一家文身店,虽然位置偏、面积小,但他手艺好、要价低,所以远近闻名。这天,李忍的店门外停了一辆“丰田霸道”,从车上下来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脖子上戴着大金链子,嘴里叼着香烟,大摇大摆

故事 | 除害

有一天,我接到一项工作,让我去护理李庄镇病重得不能下床的疯兰兰。我听了差点蹦起来,结结巴巴地说,她,她,她有刀……仁爱路各家门前空地上种的蔬菜经常被偷,大家知道是疯兰兰所为,纷纷找她理论。疯兰兰从不搭

故事 | 十年后的签名

他被刑警宋丽截住了,在楼顶。从楼顶逃跑的路被截断了。两栋连体楼,老式六层建筑,隔一层女儿墙,只需各自纵身一跳便可交手。两人瞬间止步。和这位从天而降的女刑警近身格斗无异于以卵击石,再说,她后面还有陆续赶

故事 | 爹是一棵松树

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即将打响,严重减员的中央红军紧急扩红。赣水村仅剩的十八名青壮年男子全部参加了红军。瑞龙是第一个报名参军的。妻子挺着大肚子眼泪汪汪地送郎当红军。瑞龙对妻子说,孩子生下来,就叫扩红吧。

故事 | 天空洁净

她没事的时候,就站在阳台上往外望,外边是连绵的楼房,城市大得超出了她的想象,她的脑海里浮现出遥远的乡村和她居住的院落,眼眶盈满泪水。她之所以站到阳台上,是怕女儿看到她的表情。女儿是好心,接她到城里享福

故事 | 八路井

井在庄子后面。井后面还有庄子。井是老井,年代久远。井口有碑,碑上有字。我爹说他爷——我太爷——都说不清楚这口井何年何月就有了。我爹又说,你太爷小时候下去过,算算时间,应是在大清朝尾巴时候。我爹说,庄上

故事 | 一口瓦缸

记忆是一口瓦缸,它装着许多陈年往事,关于父母,关于那个年代。早年我住的村庄,家家使用的瓦缸和坛罐都来自二十多里外的孙家窑。因为是瓦制的,磕磕碰碰容易破损,所以每年初冬农闲了,叔大爷都要约上几人去趟孙家

故事 | 牧羊姑娘

喜惹用很快的速度跑过村口,长在墙根下的荨麻草以为起风了,它们张开全部毛刺,却只轻轻地摆动两下就静止了。&nbsp 喜惹朝着坡上的家奔去,一把推开两扇院门,将帆布包里的书本倾倒在木桌上,又背上空布包闪出

故事 | 纸扎冢

清朝咸丰年间,苏士帅任顺天府理刑推官,就是帮着府尹大人破案、审案。他能力强,办事又公正,深得府尹大人信任。这天一早,苏士帅刚来到衙门,就听到一阵鸣冤鼓响。府尹大人一早就去觐见皇上了,这审案问案的差事自

精品 | 笨人

懒人一张嘴,笨人一把尾!秦嫂把满头厚发扎利落,说我笨,又不是头一天的事,早先你干吗了?早先干吗了呢?患者不吭气,拿一双眼睛盯着秦嫂,一副不怒自威的表情,呵呵,他自以为的。任何人,到了这个境地,都威风不

精品 | 鼓师高麻子

高麻子是松州城三胜戏班的鼓师,因他小时候得过天花,脸上留下了大小不等的坑坑,俗语叫麻子,因此落了一个高麻子的称呼。高麻子年纪不大,但是鼓打得好。说起来,高麻子能学打鼓,还与他的麻子扯上了关系。那是民国

精品 | 炮制旅游

“李嫂,穿这么齐整,走亲戚去呀?”邻居王大娘问。李大娘笑着答道:“老规矩,进城给儿子看家。每年暑假,儿子、儿媳都要带孙子出去旅游,说啥读什么书不如走什么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刚学会。我儿子

精品 | 嫁妆

那时候,大奶奶住前院,二奶奶住后院,两人都是小脚,走路一颤一顿的,像在麦茬地里跳舞。不过,大奶奶的发髻老是比二奶奶盘得高,还插着银钗,亮晃晃的。二奶奶嫁过来时,随身嫁妆并不多,大奶奶一见就撇了撇嘴,对

精品 | 分家谱

老谭家原是一门望族,听说祖上有人官居四品,在京城里也是有头有脸、有宅有田的人物。但到了谭老爹这一辈,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谭旺,初中没毕业就随父亲下地务农了;二儿子谭香好吃懒做,整天游手好闲,用村民的话

精品 | 防匪

县衙里送来消息,大土匪李光头窜至鲁东南了。对老街这块富土,李光头早已垂涎三尺。大奶奶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儿。家里那么多店面铺在外头,东家海爷又去南方谈生意了,火快烧到眉毛了,谁来拿个主意?海爷临走时交代大

精品 | 青檀

马车出县衙,上了县前街。仅两辆车,前车装着家用货物,后车是竹席立围覆顶的篷车。车拐入土地庙街。这是崇祯七年(1634)春二月。知县霍明堂要辞别黎阳,赴任新职。土地庙街两边站满了恭送知县的人,可车门紧闭

精品 | 包黑子

“包黑子”只是一个外号。包黑子其实不姓包,姓鲍,是厂里的安检员。或许是职业的缘故,他平时总是绷着脸,眼睛老瞅着别人的毛病,一旦发现了,脸立刻变得比包公的还黑,丝毫不讲情面,于是大家都叫他包黑子。刚开始

徽风皖韵 | 乡音乡韵传万家

乡野民歌作为比文字记录更早存在于民间的口头传递的生活摹写范本,浸润着先民与现实世界互动的精神脉络,在我国文学系统中源远流长。民歌包孕着先民在漫长岁月中体验到的生活图景、生命情感和审美意蕴,成为中华民族

徽风皖韵 | 最后的荣誉证书

主要人物:陈然:女,24岁,大四学生。林其生:男,87岁,陈然的外公。林秀英:女,49岁,陈然的母亲。李慧珍:女,85岁,林其生的老朋友。中年男子:男,55岁,李慧珍的儿子。出租车司机:男,50岁。交

逸闻·逸事 | 慧眼怎么练就

英国银行协会每年都会组织一个培训班,课程为期两周,目的是帮助银行职员识别假钞。但这个培训班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在培训的两个星期里,学员们一张假钞也没摸过,训练时用的都是真钞,上课时讲解的也都是真钞的特

逸闻·逸事 | 一顶很酷的棒球帽

我带6岁的儿子去逛一家大型玩具店,货架上摆满了玩具。刚拐出电动玩具区,我就看到远处有一个坐着轮椅的男孩。他一定经历过可怕的意外,双腿从膝盖以下都不见了,脸上布满伤疤。这时,儿子也注意到他了,大声说:“

逸闻·逸事 | 无用的领带

在西奈沙漠旅行时,彼得迷了路,更糟糕的是,他所带的水已全部喝光。当时的他疲惫不堪,口渴难忍,几乎失去了走出这可怕的沙漠的信心。就在这时,他看见远处有一小片绿洲,好像是几棵棕榈树。他心中立即升腾起生的希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