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22年第2期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22年第2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创刊于1984年8月的《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是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始终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二十六年来,共出版了三百多期,精选了约几千万字的精品佳作,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办刊过程中,我刊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遵守有关期刊的管理制度,创品牌出精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连续多年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安徽省优秀期刊一等奖,2009-2010年度亦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安徽省优秀期刊。

目录

纪实 | 月下棹神舟 星夜赴天河

编者按:从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开始,中华民族拉开了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致力人类福祉的序幕。这是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造、不断从0到1的探索之路。从1956年10

纪实 | 飞天之旅

雷剑宇:怎么辛苦都很值得“大地山河明色界,九天宫阙耀琼楼。”从“嫦娥以不死药奔月”的上古传说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文学演绎,从古籍记载中“风辄引去,终莫能至”的海市蜃楼到耸立于山川云雾间、得以留存至今

纪实 | 太空乡愁

中国人住太空,总共分几步?第一步,把人送上去 第二步,人在外头溜达一圈 第三步,人在上面住下来。来自东北的航天员翟志刚酷爱小品,说话幽默风趣。如果我们效仿他的幽默风格,大概可以这样形象地描述我们这些年

纪实 | 北京明白

对于自己的走红,高健很意外。2021年6月17日那晚下班路上,同事们见到高健便调侃道:“这不是北京大明白吗?”他不明所以,跟同事嘻嘻哈哈地开了个玩笑后,自顾自地继续走。在那之前,一天没看手机的他发现自

纪实 | “航三代”

“在航天城里生活工作的‘航二代’有很多,但‘航三代’真的不多。”说这句话的人是柳晗,他口中的航天城全称叫东风航天城,它有个被国人熟知的名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88年出生的柳晗是航天城地面设施维护

纪实 | 阿迪达斯与彪马的30年恩怨

2021年,国产运动鞋品牌鸿星尔克因低调捐赠5000万元为河南赈灾,在网上火了。很多购买过鸿星尔克运动鞋的网友纷纷表示,鸿星尔克不仅是有大爱的企业,生产的运动鞋也确实好看、耐穿。说起运动鞋,阿迪达斯和

纪实 | 1930年,美国发动的那场贸易战

1930年6月17日,美国两个议员的名字被载入史册。他们一个是来自犹他州的参议员里德·斯穆特,另一个是来自俄勒冈州的众议员威利斯·霍利。就在这一天,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签署了由这两个人共同发起的一项法

纪实 | “中国的福尔摩斯”曹显政破案记

新中国第一代民警中,有无数个破了很多大案要案、建立了卓越功勋的侦查员,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默默无闻,不慕名利,也很少为人所知。曹显政就是其中之一。凭着一手好枪法和缜密的思维,他从一个放羊娃一步步成为“

纪实 | 核废料无葬身之地

如何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是人类面对的共同话题。过去,人们曾讨论过将其沉入海底或放入太空的方案,现在,将核废料深埋于地层之下是国际公认的最安全的核废料处置方式。不过,截至目前,只有芬兰和瑞典两个国家已经确

纪实 | 百岁斗士李桓英: 我要在中国终结麻风病

“我必须把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1921年,李桓英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仕宦之家。祖父李庆芳在面对日寇诱降时慷慨捐躯,这种爱国气节对她影响至深。1939年,她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在战乱中随大学辗转内迁。

纪实 | 那年,我接待李讷、王景清夫妇

早上起来,看到毛泽东的女婿王景清逝世的消息,我不禁想起那年接待李讷、王景清夫妇的情形。1995年12月,皖江上的第一座大桥——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即将通车。这对铜陵市甚至安徽省来讲,都是一件大事。市委经过

小说 | 洛阳铲

马三愚是北邙山脚的马家坡人,祖上“下斗”。他爷是掌眼,哪朝的墓,墓室在哪,入口往哪,但凡他掌过的,不差分离。可惜他爷走得早,一次探明墓,铲头触动机关,墓室坍塌,他爷再也没上来。马三愚的爹也下斗,用他爷

小说 | 替身

师爷周竹渡,专为太原知府赵凤诏做替身。周竹渡外号“周猪肚”,本是赵凤诏府上的厨子,因他的爆炒猪肚爽脆下饭,故得了这么个绰号。康熙年间,赌风日盛。赵凤诏嗜赌,赌前必吃“爆肥肚(赌)”,以保稳赢不输。他听

小说 | 偷来的人生

20世纪70年代,沂蒙山区有个叫王永亮的小伙子,他的母亲走得早,父亲又得了绝症。父亲临终前交代:“我死后,你去东北投奔你表叔吧,那里好活人。”说完,父亲拿出一个笔记本——老爷子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果木把

小说 | 被冤枉的 守财奴

星期一早上,高峰村村委会主任丁正来到村办公室上班,远远就看到办公室门口蹲着一个人,走近一看,不禁眉头紧皱:“张大爷,你怎么又来啦?”“你们不帮我把申请当五保户的事办好,我就天天来。”张木脖子一梗,一副

小说 | 何以为家

一“老表啊,今年不能按去年的价收你的橘子了,你出去打听打听。实话和你讲,你们这地方路不好,总不能让我赔着油钱做买卖吧。”“再高点儿,价格要是合适,这好几十担都批给你,你也省得到处凑了。”橘子商贩精于算

小说 | 这个老爷子

老爷子住在乡下。绿树翠竹掩映着红砖青瓦的房舍,四周庄稼果木环绕,微风一吹,温馨的泥土气息和果蔬幽香,就如一壶老酒,熏得他们一家男女老少脸色酡红。老爷子年逾九十,满头银发,依然精神矍铄,他身上常穿着城里

小说 | 问计“小诸葛”

葛天知在同学群里最活跃,还总是妙语连珠,大家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是一名专职律师,同学们遇到麻烦,从来不问我,反而都去问他。这家伙经常在群里把我驳得哑口无言,引来大家齐声叫好,弄得我很难堪。葛天知究

小说 | 长庄稼的马路

天空飘着细雨。我赶了最早的公交车,去单位做昨天被领导驳回的报告方案。路面黑漆漆的,延续的车辆和行人泅渡一般移动着。下车倒另一辆车时,我撞上了路边环卫工人的手推车,白衣服像块白雪被糟蹋了。刚要抱怨,一个

小说 | 响铃面

旧时的黄河滩,沙岗起伏草木葳蕤,长满红荆棵野柳行,会水的滩里人踩水就到了河南沿儿,外县的地盘北沿管不了。以黄河大堤为界,堤南是黄河滩。黄河年年滚动翻身,水来房倾屋塌草木尽没,水退十里嫩滩肥壮异常。滩里

小说 | 意外破案

春节前的火车站里,人山人海。农民工老王紧紧攥着手中的那张百元大钞,在购票窗口前的队伍外左右徘徊,手心的汗水慢慢将钞票浸湿。值勤民警小刘见老王神色急切,便上前问道:“老爷子,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我

小说 | 望月鳝

这天早饭后,沙河镇金华厂厂长李顺刚想出门,手机响了,来电话的是他的高中同学,新上任的市环保局局长王大壮。当年,大壮跟着下放的父母在沙河待了十年,从小学到中学,和李顺都是一个班级,两人处得不错。王大壮考

小说 | 斩椿头

一京外有一临京镇,镇上首富陈昀是个官迷,花钱捐了个国子监监生,又在家中豢养舞女、名厨,常在家中设宴,招待显贵,以求被举荐入仕途。他与吏部刘主事最是熟络,刘主事官居六品,虽不足以举荐陈昀,却能为陈昀提供

小说 | 吃咸菜疙瘩的老人

“大爷,您找谁?”吧台服务员问。“我找你们革经理。”“找革……经理?”吧台服务员上下打量着眼前的老大爷,“他不在。”正值中午就餐的高峰时段,一位花白头发,穿着旧军装,背着一个老式军用挎包和一只老式军用

小说 | 废墟之上

大婚之日我爷爷出走。猫狗儿就是看家的料,一会儿肚腹空了他自然知道回来。我老祖如是说。我爷爷躺在苘麻地里,眼看树影朝西又朝东,竟无人来寻,鞭炮喜乐声也早就停了。厨子昨儿晌午就来家里置办,此时想必大家都吃

小说 | 不速之客

在我们寻常或不寻常的世俗生活中,有些事情听来似乎太戏剧化,使人怀疑其意义究竟何在。然而细细一想,你的心灵不能不为之感动,你会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1985年在新疆认识

小说 | 最后一位“额娘”

1她来我家那年,我12岁,我哥14岁。我爸让我管她叫妈,我死活都不肯。我爸说我不懂事,她摆摆手,说:“哎呀,一个称呼,不用改的,叫我薛姨就行了。”我心里想:真会演戏。可能是童话故事看得太多了吧,我对后

小说 | 醒来

感觉她越来越像小孩儿了。喊她“妈”,她不答应 喊她“金枝”,她却回应得清脆响亮。那天傍晚,金枝跳完广场舞,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你快看,那件衣服真好看!她指着前面穿着孔雀蓝上衣的大妈。看她眼里扑闪的火苗

小说 | 大画家的处女作

大画家卡尔去世了,他的儿子巴伦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了一本日记。日记中,卡尔说自己几十年前曾在一个叫“狼宅”的地方创作过一幅画,画的名字叫《跳舞的女人》,他将这幅画留在了狼宅,那是他的处女作。这

小说 | 秘地

横河有案林智是星湖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这天下午,他忽然接到了老妈的电话,说有急事,让他赶紧回家一趟。林智匆匆忙忙地赶回家。进了家门,才发现家中来了位客人,老妈介绍说,这位宋国平,是他的一位远房舅舅。宋国

小说 | 反常的罗杰

“简森警长,最近我发现罗杰非常反常!”马克警官说。罗杰曾因诈骗罪、抢劫罪两次入狱,出狱后的罗杰是警署重点监控对象。“罗杰这次出狱后就结了婚,他的妻子在镇医院做护士,可是两个人刚度完蜜月就分居了。罗杰最

小说 | 粗心的狗

肉铺里来了一只狗,卖肉的一下子警觉起来,赶紧吆喝着赶它出去,可是刚一转身,那只狗又进来了。卖肉的刚想再把它赶出去,却发现狗嘴里叼着一张纸条,他伸手拿过来,只见上面写着:买十根香肠和一只羊腿,狗嘴里有钱

小说 | 给个台阶

顾恺之是东晋时的大画家。一年春天,他要带家人出一趟远门,出发前,他整理了几幅自己得意的画作放进木箱,用纸封好后题上字,送到好朋友桓玄家。他没说里面是什么,只是让桓玄代为保管。顾恺之走后,好奇的桓玄偷偷

小说 | 模仿成不了真画家

有一年,陈洪绶只身从诸暨来到杭州学习绘画。当时,经大画家蓝瑛帮忙,陈洪绶在杭州府学参观了李龙眠的七十二贤画像石刻。一连观摩三天后,陈洪绶信心十足地临摹了一个本子,虔诚地交到蓝瑛手中,希望能得到他的指正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