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深入研讨教育强国,加快建设教育强省 2023年12月16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第十一届南方教育年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王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
A | 教育部赴广东开展“双减”与科学教育专题调研 2023年12月12—14日,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赴广东开展“双减”与科学教育专题调研。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孔军与调研组进行工作交流,省教育厅总督学徐仕敏陪同参加调研。调研组
A | 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帮扶干部动员培训会在广州举行 2023年12月1日,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帮扶干部动员培训会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孔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
A | 普宁:“三大行动”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普宁市户籍人口251万多人,现有各类学校962所,在校生超过51万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县、教育大县。在全省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背景下,普宁聚焦公办学位扩优提质、师资队伍建设提
A | 区卫芬:做新时代幸福班主任 区卫芬,江门市蓬江区范罗冈华盛小学副校长;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江门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江门市模范市民;主持并参加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研究,近20篇论文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班主任,是区
A | 航空航天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新时代探索 林良展,正高级教师、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基础教育研究指导专家;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奖、广
A | 从原点生长:向文言更深处漫溯 欧阳伟,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教学管理中心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东莞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东莞市第四、五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省
A | 在教育行走中思考 岁月无声,时光不语。恍然之间,2023渐行渐远已然是背影依稀;而一身新装的2024正在新一圈年轮的门外静静等候那一串钟声的响起。每到关键的节点,我们总是会回首过往,展望未来,这是因为我们站在时间的中央
B | “拇指爸妈”家长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2年国家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双减”要求学校减负提质增效、培养学生核
B | 初中生课后校内托管服务的策略 “双减”要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鉴于此,校内托管应运而生。广州市番禺区南村中学是一间教学质量相对薄弱的完全中学,实施校内托管至今已经两年。2022年,笔者以该校参与服
B |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方式的探索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框架下在各学段科学有序开展劳动教育,并对不同学段学校开设劳动教
B | 运用大数据技术助推课堂教学改革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传统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能,是实现减量提质增效改革目标的根本保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课堂教学效能提升提供了新的手段及技术支
B | 高质量推进区域教研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区域教研对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重大。一段时期,中山高中地理教研建设方面存在两个瓶颈问题:一是学校教研组缺乏真正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二是学校教研活动长期停留在低层次、低
B | 高中自然地理图像解读路径及教学案例探究 高中地理教材的自然地理图像把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貌、植被、土壤等知识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图像精美、类型多样、寓意深刻,承载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对教材图像进行较为深刻的解读,准确把握图像的
B |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乡土地理研学活动设计 研学旅行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程,在呈现真实、多样的教学情境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成为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研学活动为例,探究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乡土地理研学活动
B | 指向深度教学的发展性地理课堂的构建与实践 与深度学习相对立的浅表层学习,是把课堂教学当成一种工具性教学,其目的是把知识当成应试的工具和手段,所以导向浅表层学习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学科知识为载体的应试性教学。但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教学和
B | “四方联动、纵横连线”的区域教育共同体教研机制建设研究 为健全区域教研体制机制,佛山市顺德区努力构建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相关单位通力协作的教研工作格局,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对标国家对教研工作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顺德
B | 数字赋能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指出:“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推动数字化在拓展教学时空、共享优质资源、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精准开展教学评价等
B |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运用 在“双减”政策发布和落实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给学生奠定语言知识基础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受到良莠不齐的信息时代因素的影响,长篇阅读和写作表达逐渐成为初中生语文学习的难关。本文关注读
B | 以“单”导读,促使阅读向更深处漫溯 整本书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笔者在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三种课型中,运用形式多样的导读单,引导学
B | “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业质量,它是检测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当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方面仍然只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抄写、阅读、练笔、习作等以巩固基
B | 小学低年段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段的数学课程多与游戏活动相结合,教师一般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因此,为了让刚进入小学的学生能平稳过渡,低年段的课堂教学应体现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特点。“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重
B |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设计研究 新课程实施以来,英语高考对于词汇的考察愈加灵活,延伸度和复杂度降低,而变异度和拓展度在增长。尤其是基于词汇原型意义的一词多义、熟词生义的考察,是学生词汇学习的一大难题。词汇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元素,对学生
B |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说播课展示实施研究 说播课,顾名思义就是“说”和“播”。第一部分说教学设计,包括指导思想、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等。第二部分说教学过程,包括准备部分、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第三部分说教学特色,包括使用的教学
B | 项目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 项目学习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项目探究活动为驱动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在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展示学习成果,最后师生一起对项目学习过
B | 小学生财经素养教育的育人实践 财经素养是现代公民适应日益复杂的经济世界必备的重要素养,提升公众财经素养不仅有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对于确保个体财经福祉、维系宏观经济良性运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辛自强,2022)
B | 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探究 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可以分实验、建构、拓展和实践四个步骤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教师要先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思维,然后加深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再促进其对物理知识的应用,以此来达成目的。
B | 幼儿园STEAM教育的实践模式 课程实施中的不同价值取向影响着实施路径的选择。一直以来,由于多样化的STEAM教育实施路径与方法,幼儿园的STEAM教育实践的样态千变万化,教育工作者难以辨析,不知如何选择恰当的实施路径。另一方面,由
C | 基础教育生涯教育一体化的南海探索 一、基础教育生涯教育一体化探索背景1.基础教育生涯教育一体化呼应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
C | “成全教育”理念下中学生管理体系建构的策略 “成全教育”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核心,把促进学生的成长作为出发点与归宿,成全每一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在高中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成全是学校的根。蔡元培曾经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C | 港澳子弟生德性涵育机制与路径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其中“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的政策文件精神,广东华侨中学于2019年8月在广州市率先开办了首个公办性质的高中“港
C | 山区学校文化构建探究 阳山县第一小学(以下简称“一小”)是一所百年老校。在近两年办学实践中,学校努力构建校园的文化精神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以一小的学校精神文化构建为例,闻述其在促进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可行策略。一、在符号认
C | 集团化办学的西樵经验 随着城镇化发展,生源减少、办学经费投入不足使农村学校、幼儿园日渐弱化,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短板的潜在原因。教育高质量发展,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如何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解决人民不
C | “定向观课”模式的校本实践与思考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的主渠道,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最终都需要体现在并落实课堂上。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研究课堂、改进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教与学的互动关
C | 用爱点燃一把火 前一阵子,我收到三年前毕业的学生小刘发来的微信,说已经被伦敦国王学院录取,我真是打心底为她感到高兴。小刘是以“问题女孩”的角色进入我的视线的,当时我即将接手一个班,这个班上的“女版F4”,在初中前两年
C | 用心用爱用法,善谋善为善成 新高考改革实行“3+1+2”选科模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生涯规划自主决定科目组合,因此在行政班和教学班之间奔走上课,我们称之为“走班制”。“走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扩大学生
C | 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初中主题班会实践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是民族精神的根和魂。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抗战时期“新安旅行团”的历史佳话,勉励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
C | 从“三视”中看教育家型班主任的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 做一名教育家型班主任要学会仰视、平视和俯视。在仰视中坚定理想和信念,担负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在平视中立足一线,持续生长;在俯视中脚踏实地,发挥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这样才能肩负起为人师的伟大使命,实
C | 深耕项目式教学,赋能学科新发展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基于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在此之前的4月份,教育部办公厅也已经印发了《基础教育课
C | “校-馆-宣”合力,文化研学润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近年来,教育部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铸魂工程来抓。引导小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不仅要学习语言文字,还要把跨越时
C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理想信念教育逻辑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新要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铸魂
C | 把一流课程建在思政育人的沃土上 九月,7000余名大一新生跨入校园,开启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大一新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也具有认识浅显等特点,更需要人生向导和教师的指引。如何帮助刚刚跨入校园的莘莘学子,系好大学学习生活的第一粒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