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上半月)2024年第2期

大学教育(上半月)

大学教育(上半月)2024年第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大学教育》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反映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改革成果,促进高等教育人才素质提升,为我国高等教育和课程改革服务。

目录

教育管理 | 高校党组织开展红色研学的意义与实施探究

[摘 要]高校党组织开展红色研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论述高校党组织开展红色研学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出发,基于问题导向,总结凝练北京科技大学开展红色研学的实践经验,从加强领导、科学创新、丰富供给等方面对全

教育管理 | 高校学生社团书院制建设的思考

[摘 要]高校学生社团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育人载体。书院制具有开设形式多样、鼓励个性化发展、教学方式丰富等特点,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从育人目标、育人理念、育人载体的角度

学科建设 | 工程教育通识课程智慧课堂设计与实践

[摘 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教育通识课程——能源开发概论课程组在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总体框架下,设计了以“课内讲授”为基础空间、承载“习得”“交流”“资源”三个互动空间的基本联结模式,并将其内嵌到教

学科建设 | 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本科生课程建设创新研究

[摘 要]课程创新对于本科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手段的引入可以给课程建设带来全新的改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让高校从传授知识向培养人才转变的关键,是现

学科建设 |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群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 要]立足军队院校装备课程的特点及岗位需求,采用课程群组的概念,开展航空军械装备课程群建设探索与实践。在改革探索实践中,坚持“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基于知识技能融合、能力素养主导,构建了全

学科建设 | 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数智化转型研究

[摘 要]数智化转型是人工智能时代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对人文社科类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关键性作用。文章基于人文社科类人才培养的新特点,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 | 研究生园艺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文章构建了基于PBL和TBL的园艺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以典型案例溯源主要知识点,通过读故事完成核心生物技术知识的课前预习;对知识点进行网络化重构,设计每章节的核心问题,根据模拟解答流程和整

教学研讨 | OBE理念在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时间序列分析是经济、金融、统计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基于OBE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评估等方面对时间序列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并在本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中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表明

教学研讨 | 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文章基于“金课”建设“两性一度”标准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背景,探讨面向来华留学生的网络类课程的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有机融合的方法。在课程思政方面,站在时代高度传递正确价值观,培养

教学研讨 | 面向新工科的机械原理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原理课程思政存在部分机械专业教师重视程度不够、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尚需进一步优化、尚未建立有效的课程思政与专业能力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等问题。文章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

人才培养 | 跨越数字鸿沟,为文科学生技术赋能

[摘 要]数字鸿沟阻碍了文科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的积极参与,而数字素养教育是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途径。在新文科教育改革和高阶素养能力培养的背景下,文章深入分析了文科数字素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基于O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