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教师首先是学习者 当前很多教师培训,围绕教师怎么教的主题较多,关注教师怎么学的主题较少。这不能不说是教师培训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一个不善于学习的教师,很难有大的发展。我身边的优秀教师,都是善于学习的模范。因为教师
于漪研究 | 站在“制高点”上的求索 于漪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校长。她不仅是一名杰出的教师,更是一位优秀的校长。她担任校长的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从一个差校、乱校,成长为全国师范类学校的一面旗帜。于漪是一位优秀的教育管理者,一位有着前瞻意识
校长论坛 | 利用教学切片开展校本研训,整体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 一、具体问题在线教学初期,学校以个别访谈、问卷调研和大体量在线课堂“影子观察”等方式进行摸底,发现教师在线教学中因理解力、技术力、实施力等差异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线上教学设计的资源重组转化和有机融合
校长论坛 | 教育者的终身必修课 谈到教师发展的话题,我们常常比较关注的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育。然而我们发现,包括专业素养培育在内的教育者终身修行与成事追求是教师发展的本分和动力源。当下,在立德树人、高质量完成育人任务的要求下,每一位教
校长论坛 | 技术赋能下“敏乐”课堂的改革与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
校长论坛 | 用课程推进学校美育工作 叶澜教授提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就是要通过“教天地人事”,培育师生的“生命自觉”;教育就是以
校长论坛 | 与劳动有约 创造“毓”美生活 2020年3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
校长论坛 |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专题教研行动研究 一、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专题教研行动研究的内涵意义专题教研是指把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典型、普遍问题作为教学研究的主题,教研组围绕主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序列化的教育研究行为。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各
校长论坛 | 不忘创业初心,实现新时代发展 一口老井,一棵榉树,见证了学堂的百十来年的成长。今天的颛桥小学(以下简称“颛小”)曲径通幽,枝繁叶茂,这优美的校园,向我们诉说着光阴的故事。颛小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因为这里给了他们一个难忘的童年。这里有
教学研究 | 基于学情前测下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 传统的课堂教学,其主题常常以教师的判断为主,依靠教师的认识与把握或依靠学生以往经验进行。而通过学情前测,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认识得更为全面,进而设计出值得探究、思索的新题目,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
教学研究 | 利用班干部会议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现在的教育非常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实践证明,知识的内化、能力的培养、情感意志的形成,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实践、主动参与,而校内外各种活动的开展、各种议题的讨论,真正体现了儿童的自然天
教学研究 | 激发精准教学的活力:前测数据下的高效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学生的认识水平为基础,以学生已有的认识经历为依据。身为教师,唯有在教学之前先摸清学生的原始认识水平和已有的认识经历,并以此为基础,才能合理地组织教学。有效的课前测
教学研究 | “问题驱动改变”下的小学劳动课程建设与课堂模型实践探索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教学研究 | 应用项目化学习提升小学英语社团学习活动的探索 项目化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又称“基于项目的学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PBL”。项目化学习的本质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它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主
教学研究 | 初中音乐课堂高效实施德育的思考 “双减”政策的出台,强调要留出足够多的课余时间来培养学生的文体、艺术、劳动等素养,要求教育要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首当其冲,可见德育的重要地位。在这种新的教育环境下,音乐的美育功能得以
教学研究 | 曲径通幽巧达意 班级文化,是在班级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能够对班级成员的思想产生作用,进而引领班级活动的开展。语文学科自身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在学生教育中具有深刻的影响,在建设班级文化中,必然离不开语文知识的作用。
教学研究 | “5E”教学模式中“吸引”环节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旨在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引导和支持。它提供了一个可适用于学科教学乃至课时教学的教学程序,是一个致力于“以兴趣促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与方法。“5E”教学
教学研究 | 基于“创课”项目 培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集敬业、精益求精、追求革新、执着坚持于一体的职业精神,是在职业工作中尽职尽责、凝神聚力、内心笃定的体现,是从业者体现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的精神指向。当前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育有着不可或
教学研究 | 优化区域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实践路径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提出:需要根据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决策咨询等不同研究类型,科学设置分类评价标准,努力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顽瘴痼疾,构建以创新质量
课堂教学 | “双减”政策下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实践后的思考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学生的作业量以及作业时长;要求合理调控以及设计作业的结构,让学生尽量在学校把作业完成等。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重新审视以往的作业布置,抄写、语法练
课堂教学 |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下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
课堂教学 | 志怪不怪 一、《聊斋志异》的文学地位“用传奇法以志怪”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聊斋志异》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概括了《聊斋志异》这部作品的创作特色是用传奇手法写了志怪小说,而且也揭示了《聊斋志异》的创作方
课堂教学 | 浅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学生写作方式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国文化,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
课堂教学 | 借助法构建社区地图,提升写作能力 伴随着新型教育评价改革机制和“双减”的启动,我们的教育迎来了更高质量、人性化的发展,“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成为教育领域的主题。基于教育改革的背景,人大教授翟小宁在《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中明确提出“启迪
课堂教学 | 精彩与不足:对当前上海中学生写作状况的一种观察 由上海市教委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中文自修》杂志承办的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已连续举办近二十年,在上海的老师和学生中口碑颇佳。它通过区级分赛区、市级赛区的分层比赛,以现场作文的方式遴选佳作,参加的学生覆
课堂教学 | 在线教学2.0的挑战与突破:提升教学准备、互动与练习的质效 2022年春,我们又开启了一轮居家办公与在线教学。因为有网课的经验,面对这一次的在线教学,我们不再仓促应战,而是有序推进,同时还有了更高的期许和追求。同时,新升级的教学平台操作、更多互动性要求,以及从
课堂教学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低年级在线教学的策略研究 《语文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第2点“深化教学改革”中要求:“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
课堂教学 | “新成长”理念下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减负增效”的实践研究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提升课堂质效,切实做到“减负增效”,成了广大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奉贤教育也提出“新成长”理念,旨在实践落实“双减”要求,聚焦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高效
课堂教学 | 基于“双线融合”的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策略 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语文学习要素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生从幼儿“读图”开始,到学拼音认汉字,再到之后的遣词造句;从简单的词语到精彩的四字词语,从普通的句子到排比句、比喻句,等等,所有这一切语文素养提升,
课堂教学 | 从单调的“独角戏”到精彩的“舞台剧” 线上教学是指在学生与教师不能面对面交流互动的环境下,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开展的线上教学活动。线上课堂互动虽然不像线下课堂互动那么直接、方便、快捷,但是二者互动的形式却是大
课堂教学 | “故事教学法”推动线上初中跨学科案例教学初探 初中生命科学、地理跨学科案例是2021年上海市新增设的一门融合学科。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在首次承担跨学科案例教学任务、没有固定配套教材资源、教师跨学科专业知识较缺乏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加之线上教学,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