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教育理想国的梦想 很久以来,我一直有教育理想国的梦想。所谓理想国,或许类似柏拉图缔造的那一座乌托邦,但又不限于此。至于教育,我很幸运地接管过两所学校,从彷徨茫然到披荆斩棘、开辟道路、华丽转身,从中也悟出了一些不成型的教
名家专稿 |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价值追求、成果要素和归纳表达 1988年4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10条措施。其中明确了1989年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奖励大会
学术前沿 | “光盘行动”引领劳动教育新“食尚”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勤俭的劳动精神。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让中国人“粮满仓”,节俭让中
于漪研究 |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人民教育家”于漪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指出,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于漪有一个美好的期待,那就是高端教师示范引领,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中国的教育家层出不穷,无数
校长论坛 | 守正创新 做宽做精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中考改革方案自出台以来,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评议。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相关家庭,都面临着如何应对的挑战。我们学校也责无旁贷,在此,我简单汇报我们学校应对中考新政的一些粗
校长论坛 | 学校文化建设促进高质量办学 无根之木岂能参天?无源之水岂能不息?什么是学校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自然是学校文化。学校作为一个发展的系统,一般而言,学校文化由外至内可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学校的校舍、环境所表达的文化色彩,通俗说
校长论坛 |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闵行区华坪小学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多年来,学校在“和乐——和而不同乐而不松和谐融通快乐成功”办学精神的指引下,努力创建百姓满意、和谐发展的绿色学校,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健康主动、快
校长论坛 | 蝶文化引领下的小学生劳动教育活动的探索 学校文化是学校最具生命力的命题,也是体现学校特色、特征和特质的关键词,从学校文化审视、组织和落实劳动教育具有必然性。在学校文化中挖掘劳动育人功能,激活劳动育人价值,串联劳动育人活动,完善劳动育人制度,
校长论坛 | 强师兴教 一、背景与问题(一)背景:集团建设优质攻坚松江区荣乐幼儿园创办于1994年,是一所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为特色的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于2012年被授予上海市专业发展学校。历年来,幼儿园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
教学研究 | 主题研训提升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识别能力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基本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可见,观察识别幼儿发展的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并影响其教育行为的实效。
教学研究 | 基于数字化资源的小学英语教学优化方案研究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全方位赋能我国教育综合改革。而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教育场景的示范应用也成了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从网络教学的环境上来看,我国教育机构的多媒体教室普
教学研究 | 微课在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的运用与实践 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文明礼仪教育
教学研究 | 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平台的需求框架和优势分析 上海作为全国的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地区,2021年又承担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的重任。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方案提出“要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厚植教育数
教学研究 | 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用富有时代气息
教学研究 | 探索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问学”能力的发展路径 一、引言问是质疑,是求教;学是学习,是提升。问学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思维,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哑巴式英语、被动式英语,不“问”难以破除思维方式的禁锢,难以匡正自己
教学研究 |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变化的关键时期,因而也容易出现因遇到的各种问题而理解错误的情况,进而使得学生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要能够运用日常的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
劳动教学实践研究 | 劳动正当时 青春共成长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
劳动教学实践研究 | 巧借生活延伸 绽放劳动之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因此,学校需要进一步对劳动教育加以重视,通过以劳
劳动教学实践研究 | 小岗位 大智慧 一、案例背景紧扣时代脉搏,结合学校申报的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发达地区公办小学不同年段岗位建设中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学校开展了岗位建设,在班级岗位建设中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挖掘
劳动教学实践研究 | 花田耕读,点亮学生成长底色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课程内容除了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清洁、整理、烹饪等劳动能力,还明确提出要学习种植、养禽等农业生产劳动。我校拥有一处占
课例研究 | 目标贯通的整本书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本文呈现上海市金山世界外国语学校青年语文教师学用“师之蕴: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经验,尝试整本书阅读导读教学的课例研修,通过公开教学,初步感悟出导读连续教学的课堂环节逻辑:初读一本书,感悟一群人;教读一
课例研究 | 巧用“句读”通“意脉” 【课例主题与观察要点】探索“单元目标贯通的文言教学课堂”。【文本解读与学情分析】苏轼,林语堂称他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一个求真创新的画家,一个造酒实验家,一个
课例研究 | 笃学慎思 明辨尚行 本文体现“学为我用”的研修理念,教师明晰经验内涵做实方法,连续实操娴熟运用,呈现“师之蕴:带教研修”的真实成长。《论语》曰:“笃学慎思,明辨尚行。”意思是专心学习,认真思考,辨识清楚,积极行动。我觉得
课例研究 | 借助信息技术,提升线上英语教学的互动性与有效性 一、课例背景线上教学期间,教师借助空中课堂资源,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能力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利用共享屏幕互动、作品展示、聊天区等形式,让线上教学的互动性、有效性更强,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语
课堂教学 | 巧用乡野手记 突破写作瓶颈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化学习)是问题驱动的持续深入探究,是落实“培养终身学习者”目标的教学模式。学科PBL探索有助于基层教师改进写作教学。学生进入青春期,心智快速成长
课堂教学 | 运用元认知策略提升初中生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背景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在阅读上存在这样的情况:他们的思维像被拴了线的球,仅在有限的半径里盘旋,到达不了目标,收获非常有限。我关注到他们中很多人思考问题是单向的、狭窄的、较浅表的,阅读的过程也
课堂教学 | 化学史在落实发展初中化学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分析与应用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化学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程标准》)中为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化学学科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确立
课堂教学 | 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地理教学融入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究 一、研究背景这几年中高考改革、招生政策调整、五项管理、“双减”政策都在全方位、系统地落实着“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总方针。然后,长期以来,地理教学在中、高考评价的大环境下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问
课堂教学 | 小小少年,“疫”起守“沪” 一、前期分析(一)理念分析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中小学德育总体目标被表述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
课堂教学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初探 实践性教学,不同于理论性教学,更倾向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能以正确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等。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涵盖多种,如社会调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