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3期

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3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学刊物。旨在提高中学历史教师思想、业务和中学历史教学水平,为史学专业工作者服务。并适应应届高中毕业生和成年人参加全国统考复习的需要,发表有关辅导复习资料和指导文章。

目录

教师发展 | 历史时空观念的伦理意蕴及教学运用举隅

伦理学是关乎人的存在及其幸福的学问,历史时空观念是人类历史实践活动的时空及其价值观。前者侧重研究人的道德存在,后者反映的是人的历史存在与历史价值。本文试图以伦理视角解释人的历史存在,引导读者理解人类历

教师发展 | 论史料实证素养在初中历史活动课中的落实

史料实证,要求学生能通过搜集历史资料,重构历史情境,达到还原历史真实和形成对历史的客观化解读的目的。笔者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例,采用跨学科主题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去发现身边的历史。通

教师发展 | 初高中历史解释的水平差异与教学衔接策略

初高中的教学衔接始终是一线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以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为例,选取《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操作,探究初高中课本历史解释的水平差异,以图获得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策略。

教师发展 | 论类比迁移性历史解释的教学理解

类比和迁移是人们解释世界的方法,同样,也是解释历史的重要方法。人们认识历史和世界都是从已知出发,然后迁移到未知的世界,并形成了对新世界的看法。本文试将文艺复兴与中国战国时代进行类比,迁移解释出属于文艺

教师发展 | 浅论初中历史专题复习课程历史解释的特点

在中考备考过程中,专题复习必不可少,因为其有助于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的基础上,建构知识体系,揭示历史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但是由于专题复习涉及的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课堂容量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要

教学研讨 | 大概念视角下的问题驱动式教学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在整个教学的推进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大概念视角下的历史教学,能够有效推动教学由“碎片化”向“整体化”转变,

教学研讨 | 整合教材知识 构建概念联系

教材对历史的呈现是纲要式的,主要侧重于基本史实,而对逻辑关联等方面的表述则较为缺乏。如教师要尝试挖掘教学深度,避免陷入围绕知识点展开教学的窠臼,整合教材知识,并借助于整合后的历史叙述,呈现新的教学情境

教学研讨 | 批判性思维视域下学术情境的二度开发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之一。历史学科新情境包括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四种类型。其中,学术情境是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

教学研讨 |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年代尺变式研究

马克·布洛赫认为历史学有两个核心现象:时段与历程。前者指具体的时间;后者指人类生活的个体和集体的形态。[1]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遇见面对众多历史时间、历史事件而深感无力的学生。教学实践表明,借助变式年代

教学研讨 |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历史精准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信息时代人们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在历史教

教学研讨 | 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探索

当下的历史课堂或因教材的纲要化思政化而趣味不足,或因教法学法的单一而生机不足,或因考试考核的压力而从容不足……种种原因之下学生的兴趣不足。如此,落实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目标只能大打折扣。要引导学生从历

教学研讨 | 将历史学习引向深度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起点,直接影响着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双新”背景下强调要让学习深度发生,这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那该如何将历史学习引向深度呢?选择性必修教材呈现了大量的知识、

教学研讨 | 基于史料实证谈历史概念的层次化教学

历史概念教学历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制约着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直奔主题式地讲解概念往往事倍功半,最终造成历史概念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究其原因多半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史

教学研讨 | 以项目化学习为依托的高三一轮复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素养”指能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希望学生能够拥有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也正如威金斯和麦克泰格所说:“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

教学研讨 | 以诗入史涵育家国情怀

在新课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春风化雨地涵养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是老师们面临的一道新课题。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凭空形成,也不能只靠灌输形成”[1]。通过什么载体,采用什

教学研讨 |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实践类作业设计

一、作业设计缘起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创新作业类型方式,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

教学研讨 | 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有效提问探微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在教学中,学生的素养培育成为新课标下的重要关注点。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能够强化师

学业评价 | 从2022年广东卷17题看明代财政制度的变迁

2022年广东省高考第17题以明代白银货币化现象入题,呈现了该现象在官方史书、世情小说、历史著述中的记载,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关注白银货币化的影响,理解不同史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为了进

学业评价 |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辩证思维

2022年湖北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卷(以下简称湖北卷)第4题如下:4. 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

史海观澜 | 旧题重温《大宪章》

学术界对《大宪章》的研究颇为单薄,可在现今我们却仍旧能够在世界各地看到“大宪章”的身影。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文献,其影响不仅限于历史上的英格兰,更广泛影响世界各地。著名英国历史学家丹·琼斯将《大宪章》这

史海观澜 | 不断攀“研” “习”之有道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丁兰校区)历史组是一支年轻而有活力的队伍,13人中高级教师3人,硕士研究生10人,杭州市教坛新秀2人,杭州市新锐教师2人,杭州市优质课一等奖2人。因为年轻,他们有着很高的成长需求;因

史海观澜 | 凝聚共识守初心,教研相长育英才

2022年10月24日—28日,广东省高中历史学科教研基地(珠海)教学展示暨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历史学员跟岗研修活动在珠海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立足“双新”背景,相继开展了课例展示、教学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