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2024年第11期

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2024年第1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学刊物。旨在提高中学历史教师思想、业务和中学历史教学水平,为史学专业工作者服务。并适应应届高中毕业生和成年人参加全国统考复习的需要,发表有关辅导复习资料和指导文章。

目录

名师导读 | 重思历史交往

摘 要:历史交往作为人类的社会性行为,贯穿于所有人类历史的各个领域、全部过程,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后果与影响。历史交往的主要形式是物质交往、精神交往、文化交往、商业交换、暴力交往和迁徙移民。从发展历程看

教学方法研讨 | 基于核心史料的历史教学探索

摘 要:受课堂时间以及教学内容的影响,一节课不大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对多组史料进行深度分析,教师可以在多组史料中,确定一则核心史料,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分析,涵养学科素养。应用核心史料时,教师需补充背景知识

教学方法研讨 | 历史概念建构的思考

摘 要:概念建构是学习科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学习者不经历概念建构是无法成功学习的。教学必须关注先前观点并转变它们,从而建立一个规范性的概念。概念建构也是学生“历史思维”不断发展与理解增进的过程,学生

教学方法研讨 | 试论高中历史学术情境的构建

摘 要:学术情境在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深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课堂教学中的学术情境与教育测量中的学术情境各有侧重,前者侧重于教学,落脚点在“学”;后者侧重于评价,落脚点在“评”。学术情境构建路径有二

教学内容研讨 |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摘 要:国际格局是近代以来历史的产物。20世纪的国际格局,经历了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雅尔塔体系再到“一超多强”态势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梳理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揭示其中的历史启示,对中学

教学内容研讨 | 用好“学思之窗”栏目的策略

摘 要: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所设置的“学思之窗”栏目,对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该栏目呈现多则叙事各异的史料,教师可以巧用冲突史料来创设学术情境,善用史源信息来探究历史原因,妙用互证方

教学内容研讨 | 挖掘教材隐性知识,助推教学有效实施

摘 要: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编者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精心编制的教学载体。受制于篇幅限制,教材内容多言简意赅。但知识间的联系、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通常隐藏在这些简短文字的背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课

学业评价 | 谈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三一轮复习中的落实

摘 要:高三既是中学教育的“收官”阶段,又是人生大学教育的“筑基”之始。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以简敦繁,既可助力学生掌握浅层的应试知识,也能发展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时空观、

学业评价 | 时空观念在历史解题中的应用

摘 要: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在历史解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立足时空观念。在具备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运用时空观念进行题目解答,能够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把握度;对关键词进

学业评价 | 高考历史试题教学运用路径探析

摘 要:2018年新课改以来的各省历史高考试题和试题情境,均体现出明显的学术性,适宜引入日常教学辅助素养培育。论文通过分析高考真题案例,研习试题本体、试题延伸、试题变式、试题创新四个层面,探究高考试题

初中历史教学 | 依据课标 回归学情

摘 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要求的重要依据,也可为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2024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的最大亮点是依据课标,回归学情;在

中学历史常态课堂探索 | 在朴素的课堂开展有效的教学

摘 要:中学历史常态课要以立德树人为价值追求和根本内涵,始终恪守学生本位,通过在朴素的课堂开展有效的教学,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优先用好教材资源,有效创设历史情境,确保教学评有机贯通,以此推动学生学习方式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