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5期

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5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学刊物。旨在提高中学历史教师思想、业务和中学历史教学水平,为史学专业工作者服务。并适应应届高中毕业生和成年人参加全国统考复习的需要,发表有关辅导复习资料和指导文章。

目录

教师发展 | 沉浸式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目前,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研究与实践方兴未艾。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也就是思维和情感高度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基于此,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进入“沉浸式学习”是深度学习的应有之义,让学生全

教师发展 | 创设情境:打造沉浸式历史学习“场”

黑格尔说过:“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处有余温。”既然真实的历史已化为灰烬,那么如何尽可能还原其本来面貌,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余温”呢?笔者认为,真实历史情境的创设是“三新”(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背

教师发展 | 从日常生活中探寻历史内蕴

“情境”已经成为新高考背景下命题的重要术语和关键词之一,毕竟“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多维度地创设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如何解决问

教师发展 | 基于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设计策略初探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该建立起来的必备能力。因此,新课程、新高考都强调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教育部考试院专家刘芃先生指出:“考查学生历史思维的水平,是教学目的和考

教学研讨 | 浅谈教学设计中的逻辑构建

什么是教学逻辑?简单地说,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改造过程中遵循的一种思路,它是教学设计的暗线索,是课堂运演流程的风向标。恰当的逻辑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使各环节相因有序;让细节与情节花开并蒂、

教学研讨 | 指向历史解释素养培育的高中问题链教学

问题链教学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事先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复将这些问题串成一组有中心、有联系的问题链条,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形式”[1]。将史事转化为连续性问题本身倾注着教师解释历史的思路。而学

教学研讨 | 方志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研究地方史,编写地方志向来是中国的传统。作为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志地图既有古旧地图的可探索性,又有方志史料独有的乡土情怀。将方志地图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可以把教材抽去的生活基础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从

教学研讨 | 可见之不可见性:初中历史教科书图像的解读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图像被称为“插图”,这形象地说明图像没有独立的地位,是文字的附属。造成这一认识上误区的很大原因是人们仅仅看到图像外部可见的具象信息,而没有关注到图像内部不可见的意蕴信息。这种认

教学研讨 | 对话教学视域下的碑铭文献研习路径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在当今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尤其在新的高考评价体系的影响下,历史教学越发注重史料的发掘与使用。为了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新材料新情境’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命题

教学研讨 | 援声入境 情境交融

新教材实行以来,教师既面临知识容量大与课时数量少的矛盾,又面临庞杂知识背景下如何梳理知识脉络、进而更好调动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氛围的问题。我们既要依托教材,更要整合教材,创设新情境,进行跨学科整合,

教学研讨 | 《中学历史教学》封二、封底征稿启事

《中学历史教学》杂志致力于宣传推广有特色的课程改革教研活动,现向各地教研员、特色学校征集稿件。您可以把本地、本校有特色的历史教学活动、成果(包括大型的历史教育主题活动、有影响的历史教育成果、历史教学模

学业评价 | 基于马扎诺分类法的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

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并从“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分类明确作业总量”等方面做出了具体

学业评价 | 基于大概念的高考历史试题评析

以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作为考核目标的试题指向核心素养的考查。高考命题专家多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对体现专家思维方式的学科大概念有更好的理解。基于大概念对高考历史试题进行正确分析和讲评,能帮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

学业评价 | 利用“认知冲突”策略,考查历史核心素养

总的来说,今年的湖南高考历史试题,与去年的相比,不管是考查内容,还是考查形式,或是考查能力等方面,依然如故。值得称道的是,今年的选择题型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在充分利用学生“认知冲突”的基础上,进行

学生学史 | 认知负荷视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素养本位”,是对传统“知识本位”教学观念的颠覆,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当我们走出教育者的“象牙塔”,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思考时,这一问题便

史海观澜 | 镣铐下起舞

近年来,与女性相关的话题的讨论热度只增不减,各类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如传统观念认为,《诗经》时代女性意识发展的动势是觉醒,但经吴晓红、乔以钢、王燕等多位学者研究发现,《诗经》时代女性意识发展

史海观澜 | 新课标定向 跨学科赋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源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历史课程“通过发掘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史海观澜 | 乘信息技术之风,展特色课堂之翼

21 世纪以来,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基于网络信息、人工智能、环境科学等技术集成与知识重新整合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满足了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镇江第一外国语学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