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 | 从彼特·塞夏斯有关“历史视角”的论述看学生历史思维的培育 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世界上主要国家中学历史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针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加拿大学者彼特·塞夏斯在其代表作《六大历史思维概念》中提出了六大历史思维能力,分别是“历史意义”“证据”“延
教学研讨 | 聚焦学习目标的史料实证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构成中学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和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其中“史料实证”注重认识
教学研讨 | 言近指远 守约施博 教学难点指教学中有困难的地方,是教师不易讲清楚、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既可以是具体的知识点,又可以是理清线索的知识线,还可以是覆盖更广的知识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
教学研讨 | 基于重现历史真实的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了五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水平分层,其中史料实证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和方法。新课标定义“史料实证”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
教学研讨 | 深度整合教材 培育时空观念素养 时空观念素养是历史课程核心素养中最具学科特色的体现,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有关学业质量标准的规定中,将时空观念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划分
教学研讨 | 直面争议、据史反驳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1]以史论证和论从史出是史料实证较为常见的模式,在日常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史料实证模式——据史
教学研讨 | 解图务确 释史求通 古人左图右史,不独考镜易明,且便于记览也。[1]可见历史与地图的结合古已有之,图像证史与图文互证亦肇始已久。历史地图是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重要教学资源,在中国古代史部分,历史地图种类丰富、选图严谨、
教学研讨 | 问题引领下的高中历史复习课设计思考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
教学研讨 | 小图册 大运用 历史地图是用来表现历史事件的空间和时间状态的内容,具有简单、形象的特点,反映了一定时期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发展演变进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和中国地图出版社教材出版分社联合编著,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历
教学研讨 | 情境学习理论视域下的历史教学设计思考 一、情境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一)知识观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一种以社会情境为基础的实践活动,它是人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协调自身行为以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环境的能力。[1]“它总是被
教学研讨 | 历史人物视角下的项目式学习 随着2022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学的新方向。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新课
教学研讨 | 问题导向下的《汉代讲经图》研读 在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后活动中有这样一个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汉代讲经图》,说说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并指出图中的“经”主要是何内容。笔者在使用此图时,本想一图多
教学研讨 | 历史解释素养培育引入心理史学的实践路径和教学反思 历史解释素养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居于重要地位,它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的历史方法、历史思维乃至价值观的综合检阅,是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看法的标
教学研讨 | 古代信贷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此次统编教材新增了有关信贷的教学内容,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信贷。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古代信贷“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1]然而,教科书主要呈现了“信贷”
教学研讨 | 基于初中生唯物史观培养的历史情境创设策略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历史课程的教学要引导、调动学生对历史的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1]如何从“历史印象(事
教学研讨 | 基于大历史观的深度学习 《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由全球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影响三部分内容构成。课程内容也包含全球航路开辟的动机,即全球航路开辟的过程就是殖民扩张和掠夺的过程,这一内容分散在第6课
教学研讨 | 大概念统摄下的复习课“选”“必”融通教学策略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新课程的实施,关于如何开展统编教材的高三复习课教学也成为广大教师日益关注的话题,笔者所在地区浙江省从2020年秋开始实施新课程,目前2023届师生已经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在教学探
教学研讨 |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践 在统编教材实施的过程中,高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内容多、时间紧的问题,同时,由于内容过于庞大,学生难以形成比较牢固的知识体系,“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
学业评价 | 时代精神视域下高考历史试题培育家国情怀素养的思考 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的命制明确提出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聚焦关键能力,注重考查思维过程,考查学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作为连接教学和评价的重要环节,对学科素养的考查能有效落实教考
学业评价 | 延续与变迁:深度学习下教学评必备的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用以认识过去、现在、并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而延续与变迁思维是中学生历史思维的核心概念之一。经过历史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带得走、用得上的能力,进而增长智慧,积
学业评价 | 基于测评模型的历史甲卷研究与备考建议 高考试题对中学历史教学有重要引领作用,研究试题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改革方向。教育部考试中心曾提出“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本文借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分类
学业评价 | 基于评价的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 历史课程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核心素养水平,并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评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1]评价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作
学业评价 | 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应该具体 2022年新课标广东历史卷是旧教材的收官之作,也是处于向新教材、新高考、新课标转变的一次考试,因此,研究2022年广东高考历史卷对于备考与新教材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笔者就该卷的开放题并结合平常的教学谈
学生学史 |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史料研习:技能分类与教学实施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师在利用史料进行教学的时候,习惯使用“史料教学”一词,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则提出了“史料研习”这一概念,不再使用“史料教学”
史海观澜 | 从拉面看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南方稻米,北方面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印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面食的记载在西汉时期才出现,扬雄《方言》中就曾提到饼,饼是当时面食的通称。面条在东汉时期被称为煮饼,
史海观澜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根铸魂巧育时代新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学科肩负着“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使命,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
史海观澜 | 行走在“历史思辨教学”研究之路 深圳市林良展名教师工作室由正高级教师、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林良展主持,学员均为来自全市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工作室聚焦“历史思辨教学”理念与模式,深入研究,取得了阶段性实践成果。一、思辨教学之思: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