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 部属师范院校历史公费师范生教学设计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界将“某学科加上师范性为专业方向的师范院校学生称为师范生,国外常称之为职前教师”[1]。师范生的高质量培养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保障。其中,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一个较好的观测维度。“教学设计
教学研讨 | 核心素养培育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点 近期,笔者参加了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两次联合教研活动,与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几位教师就《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九单元、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展开了备课交流,其间碰撞出不少思维火花,现将自己的一些思考写
教学研讨 | 立德树人视角下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策略初探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教学就是实现教学设计的过程。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课堂教学中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与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格格不入。所以,能否在教学设
教学研讨 | 把握恰当时空尺度,理解“局部抗战”“全面抗战” 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具有历史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能力,《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时空观念水平4要求“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1]。究竟何
教学研讨 | 关于宋代主户与客户问题的讨论 在《中学历史教学》2022年第9期中,倪妍老师对宋代主户和客户的数量变化做了精彩的教学设计[1],但此教学设计还是有些问题待解决。新教材对宋代户籍制度是这样叙述的:“宋朝户籍分主户和客户。主户指拥有土
教学研讨 | 激活“问题意识” 提升思维品质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从学习过程(认知加工的角度),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阅读能力(输入)、思考能力
教学研讨 | 基于一则秦朝刻石引发的史料实证培育 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苏智良也曾指出:“好的历史课常常表现
教学研讨 | 历史高阶思维涵养下的学术知识落地 思维建模是美国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 David H. Jonassen 在他的专著 Modeling with Technology Mindtools for Conceptual Change[1]
教学研讨 | 培养初中生历史论证能力的教学实践 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论证”一词。逻辑学认为,论证是用一些理由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或语言形式。[1]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求真本质离不开论证,因而论证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广泛。历史论证是用真实
教学研讨 | 基于学生既有认知的任务型历史教学 统编版新教材史事丰富,线索复杂,历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有两点不容忽视。第一,了解学生既有认知水平所达到的程度,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奥苏伯尔
教学研讨 |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022年全国乙卷历史第42题以东汉时期4位良吏事迹中涉及老虎的记叙为素材进行命题,恰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担负“培根铸魂”重担的高
教学研讨 | 时间观念下建构隋唐制度连续性和变异性的历史认知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20年版)》指出“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可见,从学科大概念入手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转化是当下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笔者以《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
教学研讨 | 多元任务驱动深化高中历史探究教学 通常情况下,任务驱动教学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创设任务情境,通过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二是确定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三是自主研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问卷采访等多种
教学研讨 | 问题驱动模式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的应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简称PDL。它是问题教学的一种,“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
教学研讨 | “人”的重生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大概念是课程内容所要围绕的核心和基石,处于教学内容的核心位置,对学生学习具有引领作用”[1]。本文以大概念视域分析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把“
教学研讨 | 与时间对话 让历史触手可及 History一词来源于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顾名思义,历史记录的是他人的故事。而历史故事却离开中学课堂很久,课堂上只见史料堆砌不见人物活动,只重视提取信息却忽视历史本原。现在的历史课堂尤其是复习
教学研讨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践初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执教中可以基于学情“对教科书的顺序、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教学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设计出更具有探究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1],在高中历史教学实
教学研讨 | 中学生渐进式历史“阅读”的路径初探 历史阅读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途径。本文拟在调研学生阅读现状与意向的基础上,探索中学生渐进式历史阅读的路径。渐进式阅读有三个原则:阅读资源,由易而难;阅读要求,由宽到严;阅读层次,由浅而深。通过开展兴
学业评价 | 初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本是国外教育的学术话语,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研究热词。究其内涵,指“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三个因素的协调配合的程度”[1
学业评价 |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第42题呈现了具有思辨特征的材料:以1902年至1903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对“民德”的观点为主题,要求考生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
学业评价 | 核心概念引领下的高三复习实践探究 2023年1月浙江省历史选考系浙江实施新课标新教材以来的首次高考,是历史教学与备考的引领“风向标”。在接下来的二轮复习中,使用何种策略以更好提高效率?其中围绕核心概念复习更能调动学生主动进行有意义的知
学业评价 | 逆向设计策略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评价前置初探 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出了“理解为先”的逆向教学设计模式。逆向设计(Backward Design)是一种设计课程或单元的过程,在设计开
学生学史 | 高中历史教学纪录片资源库的建设规划:理念、体系及建议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课程资源的流通与融合。高中历史教学纪录片资源库是以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需求为前提,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旨在尽可能搜集并有效管理优质纪录片教学资源,从而降
史海观澜 | “隐形的叉子” 人类进步的历史,也是食物进化的历史。食物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从茹毛饮血到饕餮盛宴、从哥伦布四度前往美洲到工业革命在英国崛起,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每次飞跃,都与食物有着莫大的联系,食物给历史烙上了鲜
史海观澜 | 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教师全员轮训项目华南师范大学初中历史班集中培训顺利完成 2023年5月19日—6月18日,由广东省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教师全员轮训项目华南师范大学初中历史班”集中培训举办。为了更好地助力参训教师提高师德修
史海观澜 | 聚焦特色课堂 培育核心素养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学习方式。历史是文明的轨迹和表现,只有学好历史和学懂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与世界。平板的出现,让历史教学进入了新的维度,我校抓住互联网红利,在教学中将平板运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