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12期

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1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学刊物。旨在提高中学历史教师思想、业务和中学历史教学水平,为史学专业工作者服务。并适应应届高中毕业生和成年人参加全国统考复习的需要,发表有关辅导复习资料和指导文章。

目录

教师发展 | 基于主题探究式的高中历史活动课实践

活动课不同于传统课,具有主动性、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开展活动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活动探究课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

教师发展 | 联系性解释的实践策略探究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历史解释基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统筹于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是系统培

教学研讨 | 顺势而为,精确引导

一、背景需求历史开放性小论文试题注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难度较大。在新一轮“三新”背景下,今年很多省份的小论文试题更是增加至2道,提升小论文的训练水平显得更加迫切。同时,Cha

教学研讨 | 基于“理解”的历史选择性必修教学

什么是“理解”?一般而言,即了解、明白的意思,是一种认知状态。而《辞海》解释其为“运用已有知识揭露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认识该事物的过程”。这显然是指一种思维活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理解”是作为

教学研讨 | 一张庄票探历史

新编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第7课呈现了一则“庄票”图片史料。庄票是近代钱庄的信贷工具,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近代信贷,因此具有较突出的教学价值。本课的后一课是《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而庄票在近代中外贸易中

教学研讨 | 简论教学实践视角下的唯物史观素养的形成

从哲学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认识历史的方法论和价值观;从学科素养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中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获得的人生发展精神养料的工具。本文从历史教学实践的角度阐述唯物史观转化为中学生人

教学研讨 | 摭谈初中历史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路径

历史学科项目化学习立足于学科的关键概念与能力,具有在历史情境中开展探究、在任务驱动中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中设计活动的特征,是涵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性素养与思维的方式之一。项目化学习在当前义务教

教学研讨 | 历史能“做”的出来吗?

“做中学”这一教学方法一经传入就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中学历史教育领域也同样如此,大量英美等国教育理念的传入,让“做历史”( Learning History By Doing History)

教学研讨 | 基于认知心理视域的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初中课标”)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性质明确界定为:“是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了解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传承人类文明、提高

教学研讨 | 中学历史重建知识结构的策略

利用历史知识结构,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面对新编教科书繁多的教学内容,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有时需要对教科书中的一些原有知识结构进行重组重建,使教学内容集中在新的主题引领下的知识结构当中。此外,

教学研讨 | 登高心旷 临流意远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到: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设计考虑到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关联,考虑到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的关联,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结构具有关联性、层次

史海观澜 | “大象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大象被视为庄严的象征,代表着国王的权威。从埃及、亚述、美索不达米亚、中国以及印度河流域的历史中,都能找到大象的身影。人们常记得大象是王室的坐骑,却忽略了它在文明发展中更大的作用,那就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