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第3期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第3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早期教育》(教师版)面向幼儿园提供体制改革、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最新动态、信息,提供便于操作的业务资料,是幼儿园培训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保教质量必备的辅助材料。

目录

信息速递 | 《早期教育》杂志部分栏目征稿信息

一、《早期教育》(教育科研)1.《0~3托育》: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政策分析,机制建设、服务模式、机构规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及质量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理论或实践经验。2.《观点论述》:围绕国内外

0~3托育 | 托育机构食谱设计及案例分析

婴幼儿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十分快速的时期,尤其是大脑的发育尤为迅速。婴儿出生时,大脑仅占成人脑重的25%,到2岁时,大脑重量已达到成人脑重的75%[1]。为了更好地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和健康成长,营养是重

研究与探索 | 具身认知视野下幼儿园阅读活动初探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强调,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形成的,其中心含义是个体的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其反面是“无身认知”或“离身认知”。具身认知强调身

教研平台 | 聚焦质量提升,聚力课程审议

当下学前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全面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江苏省推进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就是一个系统的质量工程,是对已有课程提升、改造和完善的过程。“质量时代”背景下,需要我们从广义上解读课程,宏观上

教研平台 | 坚守儿童立场的区域协作教研

为创新研究机制,集聚研究力量,凝聚研究智慧,共研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新问题,提升课程游戏化建设水平,打造幼教科研领军力量,2018年初,宿迁市教科所组建中心城区幼教科研共同体。共同体围绕“构建支持

教研平台 | 在“五字”教研中优化幼儿户外混龄游戏

江苏省教育厅2017年出台的《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把教研作为由点及面整体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不断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办学质

家园共育 | 家园携手改善幼儿在园进餐习惯

科学合理的膳食不仅有益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也为其成年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有条件和意识为孩子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然而现实中,虽然有丰富的膳食,许多孩子却因进

家园共育 | 重建家园联系栏的桥梁作用

问题源起保教主任陈老师经过中三班的时候,特意留意了一下班级门口的家园联系栏。联系栏里除了本周的周计划、一份班级主题活动中需要家长配合和支持的通知外,还贴了一篇育儿文章《家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坚持性》。这篇

管理天地 | “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提出了“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2020年上半年淮安市教育局启动“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在市教师发展学院、县教师发展中心的指

管理天地 | 三教轮保,我们这样做……

我园自2016年开园以来便采用“三教轮保”工作模式,即每个班级均配备三名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和保育员上岗证的保教人员,将三位教师的岗位分为早班、晚班和保育,不设专职的保育员,班级保育工作由三位教师轮流

管理天地 | 新园长与新建园的生长故事

有人说:抬头有清晰的远方,低头有坚实的脚步,回头才能有一路的故事。作为新建园的新园长,我满怀着希望与憧憬、承载着压力与动力,用智慧、行动、信心抒写着幼儿园向上生长的精彩故事。一粒种子,文化的起源伴随着

活动方案 | 大班语言活动:我最爱祖国

设计意图诗歌《我最爱祖国》(附后)以幼儿在不同阶段对爱的不同理解为线索,抒写了对亲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爱”是幼儿园教育中永恒的主题,如何帮助幼儿理解并学习这首诗歌呢?我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

活动方案 | 中班“停车场”主题建构活动

活动缘起我园地处蜀南竹海腹地,竹资源非常丰富。由此,我们就地取材,做“竹”文章,开发了一系列生态环保的竹积木供幼儿搭建,在搭建中架构起幼儿学习的特色课程,在游戏化的情境中不断提升幼儿探究能力和建构水平

教育经验 | 多元评价助推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随着课程游

教育经验 | 浅谈生成活动的实施策略

生成活动是依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需要而产生的活动。在生成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在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搜集各种材料,通过亲身参与和主动探究,获得多种经验。本文以大三班“揭牌仪式”为例,

教育经验 | 儿童本位理念下游戏公约的制订与实施

游戏公约是教师根据幼儿游戏发展的需求建立的约定,它为幼儿游戏的开展以及规则意识与秩序感的建立提供保障,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秩序认知。游戏公约的制订和实施要始终围绕幼儿、跟随幼儿,让幼儿感受到“我的游戏我

教育经验 | 例谈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发掘与实施

早在1970年,美国太平洋橡树学院的贝蒂˙琼斯教授就在《课程就是发生的事》一书中提出了“生成课程”的概念。她认为,课程不是教师先写出来的计划,而是在了解儿童产生的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所谓生成课程,

教育经验 | 游戏分享,助力幼儿深度学习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途径,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深度学习是我们一直追寻的目标。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游戏后组织有目的、有实效、有质量的分享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实现游戏的延续,在分享中互鉴经验,架构新的游戏经

教育经验 | 幼儿园田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目标。建议“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我园地处

教育经验 | 基于问题的主题活动实践

幼儿园主题活动一般都有一个中心话题,通过对中心话题蕴含的问题、现象、事件等的探究,使幼儿获得新的、整体的、连续的经验。教师应抓住教育契机,从生活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和幼儿一起串连成课程线索,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