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第10期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第10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早期教育》(教师版)面向幼儿园提供体制改革、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最新动态、信息,提供便于操作的业务资料,是幼儿园培训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保教质量必备的辅助材料。

目录

幼小衔接 | 做文化回应性的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工作,也是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难点工作。为突出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几年国家和政府给予了幼小衔接工作充分的政策支持。《3-6岁儿童学习与

幼小衔接 | 幼小衔接:生命成长中的仪式与姿态

今年第11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幼小衔接是当前学前教育的一个基本议题,也是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活动。202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

幼小衔接 | 幼小衔接中绘本教学的误区与矫正

绘本,也称“儿童图画故事书”(picture books),是“一种专门为儿童设计,依靠一连串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或者完全没有文字,全靠图画来传递信息、讲述故事的图书”[1]。就此来说,我们就不

研究与探索 | 论生成课程中活动扩展的五种方法

作为“以幼儿为本”理念的践行,生成课程在当前幼教课程领域广受青睐。然而关于生成课程的概念,学界见仁见智,没有统一的界定。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冯晓霞教授于2001年对生成课程内涵的阐述,即生成课程既不是教

研究与探索 |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动态化管理的园本实践

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的不断推进,很多幼儿园都建设了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库建立之后,若缺乏有效管理,会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无法有效整合资源和幼儿的生活,也无法与课程发生有机联系。在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过

研究与探索 | 有指导的探究式学习

当前,幼教课程改革重视教师教育观、儿童观的转变,“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是其儿童观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以主题活动“树木地图”为例,对“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审思,关注师幼对情

教研平台 | 以教师的深层次反思激发园本教研的生命力

园本教研作为学做研一体化的活动,是幼儿园不可缺失的组织活动。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研同样如此。我们坚持“以儿童为先”的教研立场,在梳理当下困境后尝试探索一条以教师深层次反思为抓手的

教研平台 | 共研共进 协同发展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评估标准的第45条强调:“制订合理的教研制度并有效落实,教研工作聚焦解决保育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注重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反思,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增强教师专业自信。”可见教

教研平台 | 教研设计有路可依 专业成长有迹可循

我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为指引,以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研究为契机,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园本教研活动为平台,注重活动顶层设计,提升活动实施成效,进而不断丰厚教师的

家园共育 | 指导家长“共情式”陪伴的实践策略

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缘起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的重要思想和理念,即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世界,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共情能够让

家园共育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家园共育“四引”策略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第二步支架中提出,要开展家园合作,引导家长参与、支持儿童的游戏化学习过程,了解儿童学习的过程、特点和成效。基于这一要求,我园努力探索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家园共育的“四引”策略,以构建更

家园共育 | 借助新媒体构建家园协同“3+2”模式

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家渐渐习惯了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交流互动、接收信息以及共享资源,幼儿园的年轻家长们更是如此。因此,我园借助新媒体手段积极构建家园共育“3+2”模式

管理天地 | 师德课程的园本化建构和实践初探

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提出大力加强

管理天地 | 开展专业阅读,助推教师成长

教师职业的特点对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为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园组织教师开展专业阅读活动,希望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调研,唤醒教师阅读意识(一)分析阅读现状我园年轻

管理天地 | “笨鸟”也可以高飞

我园在着力优化园本课程的过程中,老师们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进行主题的建构和完善。李老师已经在幼儿园工作了25年,平时总是以“老人”自居,口头禅就是:“我年龄大了,你们不要对我有高要求,我能做多少是多少。

活动方案 | 大班科学活动:筷子架桥

活动背景我园的一幢教学楼原地重建,孩子们透过围栏,真真切切看到对面的楼房一点点建起来。他们开始关注楼房的架构,并在建构区利用吸管等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教师观察到孩子们的兴趣点,也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同时

活动方案 | 大班项目活动:护蛋大行动

活动背景我们在大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项目活动“护蛋大行动”,幼儿以生活中简单易取的材料“生鸡蛋”为操作对象,在开放、自主、有序的环境中,通过个人尝试、小组合作不断“升级”任务驱动,制作安全的护蛋装置。活

教育经验 | 基于儿童立场优化建构区活动的实践探索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应时而生,教育质量的评估更强调“坚持儿童为本”的基本原则。建构区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区域活动形式。基于儿童立场开展高质量的建构区活动,需

教育经验 | “摩”变精彩

大班社会活动“合作力量大”是我们年级组开展的“一课三研”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引导幼儿合作使用积木、纸板、纸盒、罐子这些材料,按照小动物的居住要求搭建房子。选择这一活动内容是因为幼儿对建构房子很感兴趣,也

教育经验 | “老师,我不会打结!”

科学区新增了“打电话”的游戏,孩子们的目光立刻被新游戏吸引住了。他们好奇地观察着纸杯、粗棉线、牙签等材料,在对照图示了解了“电话”的制作步骤和玩法后,他们开始制作“电话”。不一会儿,科学区就传来孩子们

教育经验 | 浅谈幼儿视力保护的有效策略

人类从外界环境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外部环境中大量的信息是通过视觉传输给大脑的,幼儿的视觉质量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息息相关。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由于受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及对视力保护缺乏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