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最好的教学是允许学生犯错 在中国心理学会2020年对中小学和大学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增长的速度近年来非常惊人。近年来,从家长到老师再到社会群体都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再是个别现象背后的生物学因素,
课改看台 | 新手型、专家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课堂提问是沟通教师、学生、教材的重要桥梁,是最关键、最主要的教学行为,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因此厘清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课堂提问
课改看台 | 精彩在“错误”中绽放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如华罗庚所说:“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 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 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的。”那么何况是天真无邪的孩子呢?为什么他们没有权力犯错?面对他们的错误,我们有谁真
专题研究——习题教学 | 小学数学习题教学的现状、归因与对策 习题是学科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它是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形成数学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数学教学离开了习题,一切设定的
专题研究——习题教学 | 挖掘习题价值 促进深度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新授之后学生一般要进行相应的练习。练习的目的,一方面是诊断新课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将知识进行内化、拓展及延伸。然而,在实际的课堂练习中,经常发现有的孩子上课
专题研究——习题教学 | 分层设计习题 凸显精准练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以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适当增加些开放性的综合
教学纵横 | 基于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 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5课教材简析:本单元前面4课已经学习了电路的相关知识,在这节课,学生需要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内部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这节课可以加深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解
教学纵横 |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微课探索与实践 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下,在教学领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并广泛运用于不同学科的教学中。一、教师先行——养成基于“单元整体”的思维方式统编语文教材是以“双线结构”编排
教学纵横 | 挖掘京剧元素,弘扬民族精神 京剧,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和独特内涵的文化遗产,集合了传统的音乐、歌唱、吟诵、朗读、舞蹈、表演、杂技、中国武术等多门艺术的核心要素,特别能激发少年儿童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既能培养少年儿童的综合艺术
教学纵横 | 建构口语交际的“一路花香” “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五大板块之一,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内涵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么,如何才能上好口语交际课呢?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口语交际?笔者以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
教学纵横 | “融合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育新人、兴文化”使命任务的重要切入口。云南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及教育教
教学纵横 | 探索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高效课堂,不仅仅教师单方面的优质教学,其中也包括学生的课堂上自主配合,以及课后自发性的学习巩固。现代化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创新,在教学的方式上单刀直入,教学的内容能够清楚明了。给学生的课后任
教学纵横 | 关注表达形式,在变与不变中感知语言魅力 教材简析:《要下雨了》(统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告诉我们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相关的气象知识。细细研读文本,不难发现,三段对话配有相应的
教学纵横 | 把握概念本质 落实核心素养 “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是有关数概念的教学内容。在第一学段里出现了三次数的认识教学:一是在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 二是在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 三是二年级下册“认识万以内的数”。所以
教学纵横 | 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感受世界的“奇妙” 教材简析:《我们奇妙的世界》(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通过描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教学时,教师
教学纵横 |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改变”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引人入胜、启迪思维的童话故事。《青蛙卖泥塘》是一个因为不断改变,而变得越来越美好的童话故事。青蛙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根据小
教学纵横 | 让“感其意”成为引领言语实践的路标 《铁杵成针》(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一篇小古文,主要讲李白小时候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而离开。后来他被老婆婆“铁杵成针”的精神所感动,便回去完成了学业。《铁杵成针》全篇只有45个字,却完整、清
教学纵横 | 由表及里,深入探究 《表里的生物》(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是冯至先生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性文章,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作者当时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当他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一
教学纵横 | 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中复习巩固提升 【案例背景】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图形与几何部分“长方体和正方体”一单元,学生通过系统认识两种基本的立体图形,为后续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下基础,通过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
牛角尖里的数学 | 从小学生画角错误想到的 画角是“角的度量”中的重要内容。这个内容看似简单,但教过的老师大都觉得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画角,很多学生都会出现以下奇葩错误:一是把角画成了“补角”。(如图1)题目:以给定的边画一个30°
双减进行时 | 素质教育路上的小插曲 “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这是1999年元旦我所在学校校长让我书写的一条标语。此标语别的不说,单单从当时素质教育改革的现状这一角度讲,那的确还是一句大实话。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减
双减进行时 | 让课程赋予生命温度 “5+2“启动以来,班上很多同学反映五点半放学后肚子特别饿,常常要在学校门口的摊点前买一些东西吃了才有力气回家,而晚饭则形同虚设,家长左右为难 每次去上课,总发现教室垃圾桶里垃圾食品口袋特别多,这在以
双减进行时 | “双减”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 “双减”政策之下,提高课堂教学率已成为落实减负、提高质量的核心抓手。结合对“双减”政策的解读及教研经验,笔者对“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以下建议:一、准确解读教材,精准把握内容1.整体
教育随笔 | 倾听也是一种爱 作为一位多年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我总是在生活、在学习上尽可能帮助学生,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孩子们进行爱心帮扶——只要能让学生健康成长,对学生有利的事我都尽力去做。可是,这些年,我渐渐发现,学生对物质上
教育随笔 | “老师!你这样好麻烦哟……” 在我校举行的一次过程性评价中(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这样一道题:3+(  )< 12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当我对所有的孩子进行评价后发现:全班53个孩子,能正确解答该题的只有18人。于是我
封面人物 | 李师傅 李老师 李校长 很奇怪,每次想起核桃小学的李武老师,我脑海里闪现出来的不是他神情坚毅的表情,而是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荧屏形象。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为什么老是会把李武和许三多联系在一起?是因为李武也曾当过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