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 | 雕刻家的三堂课 我去拜访一位雕刻家。在他家园子里,有一堆未经雕刻的树根。雕刻家随意抽出一根,问我:“这像什么?”我看不出它像什么,便说:“一段树根呗。”雕刻家拿出雕刻刀,在树根上刻了起来。经他雕刻,那段树根竟变成了一
思想者 | 数字化书写乡村新画卷 这是一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数字:在我们的国土上,分布着69万个行政村、260余万个自然村,其中10余万个自然村几年前还是贫困村。2020年,我国贫困人口全面清零,但今天的乡村,要保持较高速度的发展,要
思想者 | 在“智慧”的田野上 湖南长沙望城区,一片接一片的油菜花竞相怒放。突然,花海中冒出几台“铁牛”,宽大的铁犁翻开雨后湿润的泥土,把油菜花翻入泥中。可是,只见机械响,不见人奔忙。“在我们的‘无人农场’,油菜花是做绿肥用的。”话
思想者 | 小镇创业家:农产品如何闯出去? 石正伟(中)与团队成员探讨直播细节严格意义上而言,石正伟和张晋保都算不上专业的主播。镜头前,张晋保说话带着山西口音,每说一句话都要停顿一下,并习惯加上一个“啊”字。石正伟则有点“胖乎乎”,带着重庆口音
思想者 |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 村务微信群成了宣传政策的“明白群”、服务群众的“好帮手”;政务服务“网上办”“快捷办”,乡亲们日常办事不出村……数字化赋能,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撑,也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村
观社会 | 2023年,人们更热爱生活了 在北京,14.2平方米的家,可以长啥样?最近,一名博主入住14.2平方米的Loft公寓的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火,获得160多万点赞。此后,他手工改造小家的日常,更是收获了不少网友的喜爱。厨房翻新、沉
观社会 | 三代返乡人抉择大时代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哺育滋养了伴水而生的一代代湖区百姓。千百年来,当地人靠水吃水,在风浪中讨生活。过去数十年,随着城镇化推进,不少人选择外出打拼,追求更好的生活。如今,一部分人决定不再远行,将未来留给家
观社会 | 当年那些不读书的人现在怎样了?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举行高考了。考生熙攘,话题热闹,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49岁的梁锦仿佛被隔在门外,他未曾尝过其中的滋味。最后一段求学的经历,还停留在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渔涝镇一所学校里的初一下学期。
观社会 | 教人坐高铁“走红”,让善意弥补信息鸿沟 小张视频截图最近,一位短视频博主“小张”引起大家关注。如何坐高铁、如何坐公交、如何去医院看病……她将很多看似简单的生活常识拍成科普视频,火爆出圈,更是被网友戏称为“社会生存学顶流”。不少人抱着“这也要
鉴历史 | 毛泽东为人民动情落泪的故事 一代伟人毛泽东意志如钢,平时从不轻易流泪。他曾对贺子珍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但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毛泽东曾多次为人民落泪,展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为贵州“干人
鉴历史 | 中共七大:中国人面前摆着两条路 1945年的春天,大西北一隅的延安,走动着好几支队伍,有的步行,有的骑马。瓦蓝的天空晴朗无云。一位老汉瞅着延河对面的队伍大声唱道:“咱们的战马喝过河,咱们的战士蹚过河,咱们的大刀河里磨,咱们的英雄回延
鉴历史 | 陈云与调查研究 陈云陈云是全党公认的善于调查研究的楷模。他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方法,并认为“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主张“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
鉴历史 | 亲历者眼里的五四运动 油画《五四运动》/许江、孙景刚、邬大勇(绘)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距今已逾百年,许多亲历者都在文章、书信和日记中记下了对那场运动的观察、评价和思考。那些余温尚存的鲜活记忆为我们了解五四运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
鉴历史 | 电影《红色娘子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以《大亨》《大班》《大世界》三大作品著称的沈寂,被公认为擅写老上海的作家。十多年前,他向我讲述了一段中国电影往事。最佳影片差点流产1959年的一天,一本封面题为《琼岛英雄花》的剧本进入上海天马电影制片
悟文化 | 莫高窟真的会消失吗? 甘肃敦煌莫高窟九层楼全景很多外国人只知有敦煌、不知有甘肃,敦煌的名气都来自城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断岩上的莫高窟。重新被“发现”同在甘肃省,从省会城市兰州抵达敦煌,如今最便捷的交通方式是坐飞机。狭长
悟文化 | 梭戛:中国首座生态博物馆的时光变迁 长角苗“我们之间的友谊与曾经的合作,现在看来恍若一场美梦。中国如今已焕然一新,我相信也许梭戛的箐苗村落也是如此。我日益苍老,我俩都是如此,但有一件事一直萦绕在我心中……”2023年春节前夕,61岁的上
悟文化 | 古代的“诗词大会” 在中国古代,类似“诗词大会”这般的斗诗、唱酬,比现代还要热闹……春秋时期流行“当筵歌诗”“投壶赋诗”中国人喜欢诗歌,在先秦时已有雏形,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就是一个标志。而追溯起来,早在殷商
悟文化 | 中国花语,有多浪漫 西方文化中,玫瑰是爱情纯洁与坚定的代表。在不少国家,情人节送爱人一捧玫瑰已成为许多人的习惯。其实,中国人送花也有自己的一套语言和规则,用以寄托我们独特的感情和愿望。古人“赠花”的历史在中国,花木除了实
览世界 | 20年了,美国在伊拉克留下的废墟仍在 20年前的2003年3月20日,美国打着“反恐”“民主”等旗号开始对伊拉克发动空袭。美国虽然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迅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战争不仅让伊拉克和中东地区陷入长期动乱,还
览世界 | 伊朗与沙特百年博弈往事 沙特阿拉伯2023年4月6日,沙特阿拉伯、伊朗两国外长宣布恢复外交关系,并签署联合声明。作为中东地区大国,沙特与伊朗的矛盾由来已久,此次历史性和解,并非两国出于现实利益的需要所能简单概括,还应当从两国
览世界 | 我的房东是机器人 杰米站在匹兹堡一座砖砌排屋的门廊上,拿着手机,仔细打量着面前的房子。租赁公司的摄像头扫描了杰米的脸部,算法确定他与杰米之前上传的身份证头像是同一人。杰米的手机随后收到了一个临时密码。他打开门,房间里空
览世界 | 给FBI当线人 在美国,线人是体量庞大、业务广泛的神秘群体。他们能惊扰国会、绑架州长,也能引蛇出洞、捣毁毒窝,每次历险都是一桩明码标价的买卖。暴利诱惑哈马德曾是一名犯人,因协助制毒锒铛入狱,释放后被发展成美国联邦调查
品生活 | 永恒的母亲 一我的母亲——缪进兰女士,在19岁高中毕业那一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在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嫁给父亲,成为一个妇人。婚前的母亲是一个受着所谓“洋学堂”教育长大的当代女性。不但
品生活 | 一只风筝的一生 一这是春季里一个明媚的日子。阳光温柔,风儿和煦,鸟儿的歌唱此起彼伏。一丛年轻的竹,在一户人家后院愉快地交谈。它们感觉到一种生命蓬勃生长的喜悦,也在预想和憧憬着自己的将来。有的希望做竹排,有的希望做桅杆
品生活 | 24岁当选村支书,她在农村造“彩虹” “回到农村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最近,一条短视频登上抖音、微博等平台热榜,视频播放量破亿。一夜之间,这位网名叫作“97村长小芳”,出生于1997年的张桂芳火了,河南省鹤壁市三家村也火了。有人问张桂芳:
品生活 | 在工地直播吃饭的泥瓦匠,为什么能圈粉几百万? “城市人喜欢看公园、看海,但他们看不到我们工人的真实生活。”进城务工几十年,做自媒体5年,何川只能用前者去解释后者:一位灰扑扑的大叔在工地上吃自热米饭的视频,全网累计播放量高达1000万。那是在202
品生活 | 舞!舞!舞!他们的暮年迪斯科 毛红芝第一次蹦迪,是在她76岁时。那天下午,毛红芝换上衣柜里最鲜亮的衣服,离开空荡荡的家,骑车到村南头的空地上,和上百个老人一起蹦迪。舞动的人群中有上百种孤独,可当音乐响起时,就只有一种快乐。忘记年龄
品生活 |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与家人如果鲁迅出生在我们这个年代,大概率会成为一个“网红”。如果鲁迅活跃在我们这个“人设”横行的网络时代,也一定难逃“人设”崩塌,喜提一次“热搜”。说到鲁迅,相信大多数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同学,都
品生活 | 大堡礁的两侧 澳洲著名景点大堡礁每天都会吸引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导游也喜欢将游客带到大堡礁一睹自然造化的风采。有一次,一位游客在惊叹之余,问了个问题:“我注意到了大堡礁两侧的天壤之别,你看,朝向大洋的一侧色彩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