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絮语 | 2023年第10期书屋絮语 陈寅恪对新旧学术评估有他自己的标尺,所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
书屋讲坛 | 中国文人“下海”第一人? 一“中国文人‘下海’第一人,非卢新华莫属。”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曾经常从一些报纸杂志上看到这种说法。我当时是从洛杉矶的中文报纸上看到这条消息的,真是有些哭笑不得,心想:这哪里跟哪里啊?
书屋讲坛 | 从《伤痕》到《不平行的世界》 从1978年发表《伤痕》以来,卢新华已发表、出版短篇和中长篇小说数十篇(部)、随笔集两部,其中产生较大影响的还有《紫禁女》《伤魂》《财富如水》《米勒》等。从《伤痕》至《伤魂》,他始终关注着中国大地的城
学界新论 | 江南文化助力长三角城市化 当今世界是城市世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城镇化国家。中国式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城市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关于这个探索过程,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以毛泽东主席提出“一步一步地学会管
学界新论 | 城市建设中的苏州经验 苏州被誉为“东方威尼斯”。“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这些名篇是诗人们对水城苏州的形象描绘。苏州古城的街
红色记忆 | 毛泽东的三幅字 李锐收藏有毛泽东的三幅字,是好朋友田家英送给他的。笔者在李锐长期供职的水电系统从事新闻工作,2005年因为采访李锐与他订交,成为他晚年的一位朋友。在十四年的交往当中,李锐曾不止一次给我讲过他收藏毛泽东
人物春秋 | 胡先骕与张元济之交游 张元济,字筱斋,中国出版大家。胡先骕,字步曾,中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此前关于二人交游的资料较为少见,恰值编纂十年之久的《胡先骕全集》新近出版,笔者根据日记、书信、合影、档案等相关文献,略作钩沉,以志纪
人物春秋 | 江淮亦济舟 清朝末年,虽有李鸿章、张之洞等主张西学,但仍然以中学为主,西学为用。有人以为,栉沐过欧风美雨的中国学人,一定会放眼世界,注重西学。但是,并不尽然。出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的辜鸿铭,十岁就到苏格兰公
人物春秋 | 夏承焘、吴闻的一段佳话 雪还在下着,按照约定时间,我到了后海南沿,取张伯驹老人为我题就的《西湖小景》。收拾好画卷,将要离开时,伯驹老人像是自言自语:“此卷能找夏承焘题跋就更好了。”伯驹老人的话正是我心中想着的事。既然是画西湖
人物春秋 | 朱东润执教齐鲁大学半年纪事 朱东润到齐鲁大学任教的时间是1951年初春,到当年的秋季结束,经历了春、夏、秋三个季节,去除中间的一个暑假,大概有半年时间。那么,朱东润是通过哪条渠道来齐鲁大学执教的呢?从《朱东润自传》可见,他是在征
灯下随笔 | 周德伟的两种身份 在台北台湾大学对面,有一间文人茶座名曰“紫藤庐”,大概因在这座庭院的中间有几棵大藤树,每到花开时节,藤树上便挂满了一串一串的紫色花穗。“紫藤庐”的主人叫周德伟。周德伟过世之后,就由他的儿子周渝辟为一处
灯下随笔 | 浮沉岁月中的灵魂告白 著名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中有段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
灯下随笔 | 关于《椿园序跋》 孙郁先生的《椿园序跋》快要出版了,作为这本书的策划者,我很想写点什么。当时为黄山书社“松下文丛”写策划方案,我给编辑张月阳女史写了如下一段话:“这套书每本大约十二万至十五万字,考虑是做一个系列,展示现
灯下随笔 | 宋云彬致聂绀弩的一通书信 笔者近日在查阅1946年9月10日重庆《商务日报》第四版《茶座》副刊时,见到了一篇《云彬来信》,原文内容如下:××:在桂林曾接到你的信。那时候,封狼猰狗日眈视于我旁,连写信都没有兴趣,而事实上我如列名
灯下随笔 | 中国当代作家们的一些文学脉络 一王朔和阿城都喜欢电影《阿飞正传》,俩人还都是历史学家黄仁宇老师的粉丝,皆对《万历十五年》赞不绝口。除此之外,俩人对对方的作品亦都有所抬举。曾被王朔力捧,且能与木心成为朋友,可想而知,阿城肯定有着不一
书屋品茗 | 叶嘉莹读李商隐 叶嘉莹先生的《美玉生烟:叶嘉莹细讲李商隐》,是我近期读过的印象最深的一本书。结合叶先生的生平及李商隐的人生际遇,我有三点体悟。其一,余虽不敏,但余诚矣。这是叶先生的谦辞。叶先生生于书香门第,师从顾随,
书屋品茗 | 浓浓的人情味 琦君的散文文字清秀,读起来让人身临其境,这是她的高妙之处。《文与情》这本书收录的都是一些十分短小的文章,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兴趣。她的作品曾经风靡两岸,我小时候就读过她的许多文章,在图书馆的书橱边上一待就
书屋品茗 | 学者随笔 情思悠长 侯文蕙,偏居西北一隅,舌耕三尺讲台,先讲授中国古代史,后因外语特长改教世界中世纪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时奋飞,乘时代长风,飞大洋彼岸,踏上陌生的美国土地,开启全新的游学生涯。身处全新的异域文化、国际化
书屋品茗 | 中国现代侦探小说的民俗书写 侦探小说又被称为推理小说或悬疑小说,是以案件的发生与侦破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通俗小说体裁。世界侦探小说的鼻祖是美国文学家埃德加·爱伦·坡,他于1841年发表的《莫格街谋杀案》塑造了侦探文学史上的第一位侦探
书屋品茗 | 从晦暗到清晰:“看风者”的侧影 在麦家的《暗算》中,密码破译员被称为“看风者”。仅就这一职业令人生畏的挑战性和虚无缥缈的成功概率而言,似乎很难有更贴切的称呼。而那些隐藏在密码暗战背后的“看风者”,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生到死都是秘密。所以
书屋品茗 | 感物与叙事 感物兴思是文学创作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也是文学理论中的重要命题。一般人都习惯联系诗歌来谈论这一话题,其实因为体物的特质,赋体对文学创作中感物能力的促进作用极大。从感物角度来研究赋体文学,并发掘因赋体创
说长论短 | 仙界的后门 中国的神仙故事和鬼故事特别多,以《太平广记》为例,全书共五百卷,其中《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鬼》四十卷,三者之和总占比超过五分之一。究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古人对于必死性的抗拒,换言之,就是
说长论短 | 百岁神医华佗的神药 华佗曾经对他的学生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说的就是“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只要不走极端,不超负荷,适当运动有利于消化代谢,促进血脉流
说长论短 | 取经路上的行李 唐僧师徒四人在如来指引下到西天取经,路程是十万八千里,刚好是孙悟空一个筋斗云的距离。千里迢迢出行,哪怕是四个男子,一些日用行李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取经路上的行李有哪些呢?如来借观音菩萨之手送给唐僧的
域外传真 | 斯托克与王尔德 勃拉姆·斯托克出生于高级公务员之家,比奥斯卡·王尔德年长七岁。他俩是同乡,老早就相识了。王尔德出生于富裕的精英之家,父亲威廉·王尔德爵士是爱尔兰眼科医学领域领军人物,母亲是成功的诗人和作家,喜欢每个星
域外传真 | 所谓高概念电影 一不管你知不知道高概念电影是什么,你大概都能说出点核心元素来。“高”的东西,直觉往往都有点大吧。高概念电影的确“大”。要制作一部高概念电影,它的预算肯定大。在当下好莱坞标配的高概念电影里,少于一亿美元
史海钩沉 | 义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始末 辛亥年(1911),清廷已是风雨飘摇。清王朝之覆亡,固因武昌之首义,但其所以亡,盖有远因与近因。从远因说,自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再到庚子义和团引发的八国联军之祸,清廷丧权辱国,一败再败,一误再误,
前言后语 | 书序二章 守书犹见照灯痕——为《容闳图传》作记那是2011年盛夏的深圳,我正陪同一位耶鲁大学音乐指挥参与一场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献演的大型音乐会。暌违多年的一位中山大学老学弟辗转找到我,奉上他珍藏多年的一本容闳出
前言后语 | 序“悦书坊” 二十年前,身居南国的林贤治兄赐我一册《2003文学中国》,希望我为此写点文字。林兄是诗人兼学者,著述颇丰,又是眼光独到的编辑家。他选当年公开发表的作品,结集这样一本书,无论体裁和篇幅,也不论名家或普通
前言后语 | 阅读:精神的突围 高中那几年,我沉溺于文学。高考前夕,竟还在读《论茅盾的早期文学思想》《文学艺术家智能结构》等书,旁人觉得荒唐可笑。没有过人天赋,又不务正业,自然无缘大学。这要部分“归罪”于老师。一次作文课,李劲老师把
前言后语 | 《中国经学史》后记 在我主编的《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卷,其中第七章题目是《儒学是一种“意义的信仰”》,这一章是我撰写的,先前曾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杂志1997年第三期上发表。虽然如此,我自知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说透。余敦
来稿摘登 | 清季徽州盐商之道 《奢华之网:十八世纪的徽州盐商、社会阶层和经世之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从物质文化这一别开生面的研究视角,揭示徽州盐商如何从物质的层面构建与清廷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网络和推动乡村宗族的文
来稿摘登 | 时间与伤痕:谈《终结的感觉》 《终结的感觉》是英国当代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一部中篇小说,巴恩斯于2011年凭借该书赢得布克奖。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托尼在人生的几个节点对人生产生的全新的认知与感悟。青年时期,托尼的好友艾德里安在二十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