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3年第6期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3年第6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军事文摘 科学少年》杂志于2011年1月正式创刊,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主办、中国

目录

卷首语 | 飞向木星

400多年前,“观测天文学之父”伽利略用第一架望远镜发现了巨大的木星身旁环绕着4 颗卫星,它们分别是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这个发现震惊了世人,人们头一次借助科技设备看到了卫星,激发起神学桎梏

太空探索 | 在空间站里“种菜”有什么不一样?

小编的话:我们经常在网络上听到这样的声音:中国人的血液里仿佛流动着种菜的基因,走到哪里就想把菜种到哪里。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你瞧,田间地头里到处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身影。抬起头举目向上看,嗨,航天员也

太空课堂 | 月球上存在千亿吨水源?

听说月球上有千亿吨水源?这是真的吗?2023 年3 月27 日,《自然- 地球科学》杂志刊登的文章里说,月球表面土壤似乎富含水资源,而且总储水量最高可达2700 亿吨。真是令人惊掉下巴,这事儿有没有证

科技前沿 | 会飞的自行车等

1会飞的自行车等你想骑着会飞的自行车去上学吗?估计很快就飞到了校门口。你想骑着会飞的自行车去爬山吗?先骑到山脚下,然后直接飞到山顶。在山顶玩够了,再飞到山下骑回家。想想都美啊。这种场景曾经出现在科幻电

国防教育 | 挖坑神器:单兵掩体爆破器

俄乌战场上的战壕挖战壕为什么不用挖掘机?挖战壕可是一个体力活,往往在两军对垒前,挖完战壕的官兵都会累得半死,如果再遇上坚硬土质或是石头,或是冬天挖掘冻土,费的力气就更大了。这样一来,打仗就没劲了,虽然

百科探秘 | 藻类:地球出现人类的大功臣

全球变暖造成南极冰雪融化,雪地红藻爆发美丽的珊瑚礁也离不开藻类珊瑚礁的美丽颜色其实来自其体内的共生海藻。海藻通过光合作用向珊瑚提供能量。共生藻与热带、亚热带浅海珊瑚礁的主要建造者珊瑚虫互利共生,是珊瑚

百科探秘 | 神舟、天舟有何不同?

一、运送,作用不同神舟载人飞船主要作用是运送航天员乘组进入空间轨道和安全返回地面,并具备少量有效载荷天地运输能力。天舟货运飞船主要作用是向太空运输航天员驻留物资、舱外服等出舱消耗物资;保障平台安全运行

特别报道 | 航天星火传梦,阅读点亮梦想

为传播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航天、探索星辰大海的梦想,在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8 所带领著名航天科普专家走进陕西省略阳县、宁强县钱学森书屋,通过举办一系

特别报道 | 一起来逛空间站第二届“天宫画展”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这份力量在孩子心中流淌着,在孩子笔下绽放着——他们是兼容传统与现代的京剧,是寄托思念与乡愁的灯笼;他们是传承文明、记录时代的竹简汉字,是铭记历史、缅怀英雄的藤牌舞,

火星报 | 喷气背包飞行遭遇陨石袭击等

小编的话:自从上期播报了火星机器人修理工叮当失踪的新闻,记者大耳朵的手机就没消停过,大家不停地追问叮当到底找到没有。当然找到啦,原来,叮当身上的电池没电了,信号中断,又被厚厚的火星沙尘掩埋,导致失联。

图解航天 | 第一架飞上太空的航天飞机

小编的话:我们知道,现在航天员飞上太空乘坐的都是飞船。可是在20 多年前,美国的很多航天员是乘坐航天飞机飞上太空的。这些飞机模样的大家伙,可以像火箭一样垂直发射,像卫星一样绕地球飞行,返回地面的时候靠

科迷街 | 最悲壮的日全食天文观测

张钰哲,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1926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学系,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1928年发现第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华”,是中国人

科迷街 | 北斗七星的今与昔

我们经常说,北斗七星是北方天空一年四季都可见的星宿,其实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首先,北方一般指黄河以北地区,或者说北纬30 度左右以北地区。即便是在这些地区,古时候看到的星空与现代看到的星空也有所不同。

爱上科技馆 | 走近“穹顶”,保卫蓝天

你知道吗?在人类面临的健康威胁中,大气污染经常“名列前茅”。大气污染是当前世界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也是人们极为关注的环境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空气污染指数“爆表”的天气,如:严重雾霾、沙尘

跟踪报道 | 欢迎来到月宫“重庆站”

我喜欢看深蓝色夜空中的星星,看它们对我一闪一闪地眨眼睛。记得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们一家人在学校操场上乘凉,突然,我看到一颗会移动的“星星”,它不紧不慢地沿着一条轨迹缓缓向前。我手指着它,赶紧喊妈妈: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