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 金菊的故事 我们富春江流域,民间盛行一种说法:男人能不能出种,看鼻头;女人能不能出秧,看屁股。出种就是生儿子的意思,儿子才是种子;出秧的本意是谷子长成秧苗,这里是指女人能不能生孩子、生育力强不强的意思。盐碱地,再
短篇小说 | 天穹外的直播 一我叫米尔,是火星天穹城市的普通公民。我最近有些郁闷,倒不是因为儿子德尔多用代写作业机器人帮助写作业,被学校通报批评,反正在火星天穹城市里科技医疗发达,没有死亡,小孩子嘛,慌啥?没有死亡,犯错试错改错
生活随笔 | 麦地里的父亲 爹七十六了,把土地看得很金贵。不管什么活儿,他做完才收工,经常摸夜路。唉,上了年纪,只要他高兴,就依他吧。妈时常说,再说不听,莫要哪天滚到岩下去就对了,爹大声反驳并教导我们,晚上路是白的,水是亮的,莽
生活随笔 | 爱的尽头是星辰大海 今天,2023年10月30日,是爸爸去世周年的祭日。2022年10月30日,我和先生以及妹妹、妹夫守在爸爸的病床前,我握着爸爸的手,突然听见医生妹夫的耳语:“姐,爸走了。”看到屏幕上心电图似是而非的一
生活随笔 | 雁荡风景无名老人 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少年时期读《徐霞客游记》里关于雁荡山的章节,不经意间就记住了这两句诗,但真的一睹雁荡之奇绝风光,则是三十余年之后的事了。陪我前往雁荡山的家骏兄时任台州市散文学会秘书长,
生活随笔 | 苏东坡:从黄州到汝州 如今来看,从黄州到汝州的路程也就几百公里,半天即可达。即便是在古代,舟车步行,最长两个月也能到达。可北宋时的苏东坡,从黄州“量移”到新的贬所汝州(今河南临汝),却足足走了一年半,最终也没有到达汝州。也
生活随笔 | 琉璃的锋芒 一会有一道光,穿过琉璃的表面,扫过我们的双目,抵达灵魂。如果你能感觉到战栗和灼伤,你就会读懂琉璃,并成为琉璃的知音。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当我说出“琉璃”这个词的时候,会有一种铺天盖地的力量直冲
生活随笔 | 鞋 太姥姥是个“抱小姐”。她从小缠足,一双三寸金莲,鲜少沾泥,即便偶尔拄着拐杖下地几步,也像只被烫脚的虾米,极为痛苦迟缓。太姥姥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像普通人那样能跑,能跳,能出门,而不是坐在门槛上望了一
生活随笔 | 认屐 读《南史》列传,发现在名字末尾缀“之”字的人物颇多。诸如南朝刘宋时期的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南朝宋、齐时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祖冲之,以及徐羡之、毛修之、傅弘之、赵伦之、王裕之、垣护之、褚裕之、綦
生活随笔 | 苹果花 苹果树开花了,满满一树嫩白色的花,引来蜂儿蝶儿,嘤嘤嗡嗡的,很招小姑娘云儿讨厌。她大声嚷嚷着,折断一根细枝条,在花枝间一通挥舞,蜂儿蝶儿逃走了,花瓣落了一地,纷纷扬扬的,像下雪。这是一棵花朵格外稠密的
生活随笔 | 时间深处的风景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娇模样其实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在古人心中,时间是最让人无奈的恶人:性情乖张,心思难赋;
生活随笔 | 一次戏称 那年,早玉米即将成熟,一次放晚学回家的路上,在曾发家前面,对面走来一个孃孃,年长我3 岁多的国辉三舅爷拿我来开涮,说如果我敢把这个孃孃喊叫“亲娘”(我们那里都把岳母称作“亲娘”,把岳父叫“亲爷”),就
生活随笔 | 莲花血鸭 莲花县地处赣湘边陲,素以“一朵花、一支枪、一道菜、一对伉俪”而闻名遐迩。这“一道菜”就是赣菜之首——莲花血鸭。莲花血鸭是江西省莲花县的一道特色名菜。2009年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色美味
生活随笔 | 寻师问瓷 瓷泥好似善解人意,在他手里捏、削、刮、按……都能恰到好处,我们的视线随着林老师指间的竹刀来回移动,不时听见手弹竹刀的毕剥声……多年前的泥塑课上同学们屏气噤声生怕错过哪个细节。正看得入神,林老师怱地用竹
生活随笔 | 有温度的光阴 四年前,老屋被拆了,是被强拆的。那天晚上,母亲打电话告诉我,说是县里组织了旧房拆除工作队,用钩机三下五除二就捣毁了房子。电话那头,母亲声音沙哑,不时哽咽着,说了很多埋怨的话。那是她和父亲一辈子积攒的家
生活随笔 | 两棵古树 从富阳到临安有两条线路可走,一是坐地铁经杭州市区中转。另外一条是从新登古镇,乘坐开往三口镇的汽车,经松溪村,过板桥镇,在青山湖的牧家桥站再转乘835路公交车到达。我的两位好友分别住在这方风水宝地,所以
生活随笔 | 套缸酒 父亲目光浑浊,在鸭塘界上为老辈扫墓时的对视,让我猛然震惊。何时开始,一双山间溪水般清澈的眼睛,涂抹过村寨数十年的炊烟后,何时又被抹上了城市难以消散的雾霭。我没注意过这种从未有的变化。一些不安在我心中翻
生活随笔 | 家乡的“炸弹” 我的家乡有两个,一个在浙江舟山,中国最大的群岛;一个在湖南隆回,也就是比《罗刹海市》更火的《早安隆回》唱的隆回。舟山有吃不尽的海鲜,最有名的是带鱼;隆回有名冠三湘的“三辣”(辣椒、生姜、香蒜),还有神
生活随笔 | 寒霜降临过母亲的河流 一父亲去世后,母亲与我们相依为命了三十三年。父亲是突然辞世的,仓促得难以置信。当时,我刚考上大学,离家才八天。这天是1984年农历八月二十一。天空瓦蓝如洗,田野满目金黄,没有惊雷,没有骤雨。这个普通的
生活随笔 | 青春岁月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读塞缪尔·厄尔曼这段话时,我虽然早已过了青春岁月,但那种对青葱之季的深深怀恋,那种一颗年轻的心曾被深深困扰的
生活随笔 | 喜鹊敲打着我的窗棂 窗外,一只喜鹊在飞来飞去,不时地用喙敲打着窗棂,“嘎嘎嘎”“喳喳喳”的叫声响亮。我一眼认出了它,它是奥森北园的喜鹊。我打开窗子,亲热地说:“喜鹊,谢谢!我知道了,我下午去!”喜鹊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喳
生活随笔 | 最是乡音 品茶与翻词典,是我这些年来最经典的日常生活。词典是各地方言词典。我不确定,当我在品茶消闲的时候,信手翻起了方言词典,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绪或情怀?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网络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给生活
生活随笔 | 觅踪 冬天的草庵依旧满目芳菲,不见枯槁。如果不是小桥边上,斜插几株倚栏吐蕊的寒梅,还有攀上花岗岩石壁的藤蔓上经霜的红叶,你似乎觉得,春天一直在这里。阳光若有所思,空气中也氤氲着某种嘱托。草庵寺的红砖小筑静候
生活随笔 | 阿尔山之夏 1雨中游阿尔山,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明明知道阿尔山不是山,蒙语意为“圣水”,但在我潜意识里,仍将夏日里的阿尔山想象为一座绿色的山,一座梦幻的山。我并非初到阿尔山,但此次身临其境,竟屡屡触摸到意料之
生活随笔 | 心底的温暖 我在公安局行政审批中心办事的时候,坐在我面前的工作人员突然站起来跟我敬礼,朗声说:“张老师好!”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黄忠颖,是那光的。我刚刚复员转业分配在公安局,还没来得及去拜访您。
生活随笔 | 冰雹 那一年我11岁,我的家乡——拉烈遭遇了一场有史料记载以来最严重的冰雹灾害。那一天是冬至,天气很反常,傍晚时分,玩倦了的我才卷着裤脚,提着鞋子,灰头土脸,一身汗水地回到了家。疯玩了一天的我有点心虚,进家
生活随笔 | 瓦缝下的阳光 刮了一夜的大风,父亲一宿未眠。待到天亮时,风终于“歇息”了。父亲打开家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狠狠地照在他的脸上。父亲走到院子里,踮起脚尖往屋顶方向望去,有一些地方的瓦片被昨夜的大风吹落。父亲往屋里喊了母
生活随笔 | 姥爷的抗日壮歌 从姥姥悲咽的讲述中,我知晓了姥爷边国珍悲壮的抗战历程。幼小的我,并不知道抗联是怎样一回事儿,更不知道故事里的这位姥爷是怎样一个人……但,一种神圣而又神秘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姥爷原名边国珍(后因党的地下
生活随笔 | 为我拉着的那盏灯熄灭了 这周,我又回老家了,小村寂静无声,星星点点的灯火在人家的窗户上闪烁。我的车灯掠过夜色,家里的那只小黑狗像往常一样跑到我的车头跳跃,只是,父亲窗前的那盏灯再也没有为我拉亮!是的,父亲走了,已经去世快半年
生活随笔 | 院子 回到瑞安的次日,我又被母亲送到阿姆家。阿姆家的老屋,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大门朝东开,门外就是浦后街。进大门稍稍往左走几步,是一个方整的院子(惯叫院子为道坦)。靠西、南、北面是上间(中堂)、正间和厢间。穿
生活随笔 | 向阳而生 周末,我携几位好友去找陈老看病。从医六十载闭关后,他鲜有出诊,有的话顶多就是一炷香的工夫,因此得了个别号“一香先生”。一番望闻问切后,一香先生呷了一口茗茶,又续了一炷清香,看样子就要收工,我赶紧伸出手
生活随笔 | 洛阳小女孩 1我与父亲坐在旅游车上,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带着她的妹妹,与我们同坐一排,她们父亲则坐前面。女孩儿见面熟,大大方方地告诉我她叫汪月鑫,特别强调一句:“不是明星的星哦,是三个金字,你可能不认识。”哦?原来
生活随笔 | 九峰清绝胜蓬壶 我想写写黄岩九峰,这个愿望由来已久。写写她春天游人如织的相约踏青,写写她夏天树下惬意地喝茶纳凉,写写她秋天代代相传的登高赏月,写写她冬天难得的俯瞰黄城漫天雪……写写她的华盖峰、文笔峰、灵台峰、接引峰、
生活随笔 | 我的奶奶 奶奶十二岁那年二月同爷爷订了婚,农历五月初二,太爷爷接奶奶来家过端午节。当时,奶奶还是个孩子,太姥姥不放心,怕她忘记了旧社会做小媳妇的规矩,便再三叮嘱奶奶:女孩子第一次去婆家,不能像在娘家,看到什么能
生活随笔 | 终于见到王宗仁 第一次看到“王宗仁”三个字,是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上。当时,我在读高一。父亲在即将改为乡政府的人民公社上班,办公室里不乏《红旗》《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报刊,为保存、方便阅读,我把喜欢的作品一
生活随笔 | 住在我上铺的姐妹 30年前的沛县中学,条件最好,面向全县招生,从各乡镇初中考进沛高中的也就是寥寥几人。能住上八人宿舍,我们都兴高采烈,城里的同学也充满了向往,她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跑到宿舍里,享受大家在一起快乐的
生活随笔 | 深秋的风 正要吃早饭,弟打来电话说:“有福叔老了。”我们对于老人的去世,就只说老了,忌讳说“死”字。父亲与有福叔是堂兄弟。有福叔是四爷的儿子。确切地说,四爷与四奶膝下无儿无女,有福叔是从别人家要来的儿子。要来的
生活随笔 | 忆插秧 插秧,是我今生无法忘记的农活。时值农忙,溪边偶遇插秧少年,令人唏嘘。如今的农村,很多“80后”“90后”都不愿意种田,更何况这个“00后”。我感同身受,不由得伫立乡间小路,目光游弋在奋力插秧的少年身上
生活随笔 | 带你去看土耳其的猫 猫与狗相比,我似乎对狗的好感多一些。原因很简单,我有过两次养狗经历。更何况,狗是对主人忠诚的动物,而猫是否只忠于自己?猫来去悄然无声,倘若它从高处跳下蹿过你面前,其行踪亦诡异,它们甚至喜欢在半夜发出如
生活随笔 | 忆李戎喜 兔年春节,我去A 城探亲,意外收到一个令我震惊的消息——李戎喜死了!于去年不幸患皮肤癌离世,终年50 岁。李戎喜是一名退伍军人,曾是我的相亲男友。年少时的我没少让家人操心,顶着巨大的压力,与初恋男友爱
生活随笔 | 雁如老师像妈妈 在编辑部有人缘儿,大概因了四名属兔的起了主导作用。周雁如、张钦祖、赵金九、蓝春荣都属兔。赵与蓝是小辈儿,“老太太”长他俩一轮,长我两轮。重要的是,我爹妈也属兔,天然根襻儿,她跟我爹妈一辈儿。“老太太”
生活随笔 | 晒坝 我们都把保管室门口前的平地叫作晒坝,它一面临街,三面是田,有近三亩地,是用三合土夯实的。左边有一排石头砌的短墙一样的石礅子,是运输粮食时,让背背篼的人们歇气。无论从朱家山或打鼓坪收获的苞谷,还是从中坝
生活随笔 | 孔雀姑姑 名叫孔雀的人,一般都有一副靓丽的面容。的确,我的远房姑姑就叫白孔雀,是我七爷的女儿,我的同辈们都亲切地叫她“孔姑”。孔姑家里孩子多、劳力少,为了生活,姑父常搞些令人不好意思说的动作。譬如,他曾借口给我
生活随笔 | 岭上的月亮 2001年秋在全乡教师调整中,我再次被调到村小任教,而且是一所山岭上的学校,比之前山脚下的学校更偏远。其实,我当时的想法是进中心小学,因为离家近,可以照顾家庭。愿望落空,只好去岭上。岭上虽然地势较高,
生活随笔 | 阳光掠过大地 大姐属猴,六十好几岁,她的命是捡来的。大姐六七岁的年龄,整天跟在母亲身后喊饿。那时吃的是生产队的大锅饭,出工下地干活的成年人每天每人分发两碗稀粥,家中孩子减半。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连几天饭碗中见不到一粒
生活随笔 | 山那边 山那边有个女该,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怎么也不能忘记她。那年,我师范毕业,分配在山那边的一所学校任教。去那所学校,骑自行车十几公里不能到达,还要把车寄放到山脚下一户人家,翻三道山梁,过两条小河,出一道峡谷
生活随笔 | 父心安处 我的老家在观美,有一间半两层楼砖混结构的老房子。在这之前,还有两间半木质结构的老屋。在老屋没建之前,祖母与当时已成家立业的大伯父分了家,将祖屋留给了大伯父。因无处容身,祖母向族里的族长寻求庇护之所,族
生活随笔 | 姨婆的那碗鸡蛋面 40 多年前,我还是个懵懂孩子。在老家村小上了两年学,我跟随堂哥来到毗邻的石子公社民主大队小学读书,正好上三年级。虽说民主大队跟我家所在的马渡大队接壤,但从我家到学校足有六公里的路程,多是坡梁沟坎。那
生活随笔 | 向一株麦子忏悔 很小的时候,我就根据粮食在餐桌上的贵贱尊卑,擅自为山里的作物举办册封典礼:小麦是精粮,也是主粮,封为正宫皇后,立为粮食天下之母仪。玉米和谷子封为贵妃,太行山上的早晚两餐——小米粥、玉米干粮、窝窝头,离
生活随笔 | 无尽的担心 当初,不知父母是怎么走到一起的。一个平坝,一个山上,相隔数十里;一个满腹诗书,一个目不识丁,看似不搭调。总之,20岁的母亲嫁给了年长5岁的父亲,成为曾家大媳妇。三年后,母亲有了我。仅隔几月,曾家老二、
生活随笔 | “腐”而不朽能成“鲜” 一粒粒滚圆的黄豆,经无数次“折磨”,先“粉身碎骨”,再经一道道课目的“炼狱”,最后以无比鲜美的形象登上台面,知其“苦难”以后,尝到它的滋味,你不会用简单的“鲜美”二字来表达吧?我爷爷是做腐乳的能手。装
诗歌 | 草原琴声 沉静的草原夜草原夜色多么沉静,草地上,刮来一阵晚风。银河里找不见游泳的星星,远处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草原的夜色多么寂静,月光下,我们一起入梦。梦里的草原五彩斑斓,我变成了,一只唱歌的百灵。敖特尔沁情
诗歌 | 梨花雨 沉默正午了,坐上去德令哈的火车趁夜色尚未降临以卑微的语词来安抚德令哈的一株草命背上催促你变得狂野的诗集石头上的日记我读你时,沉默解开无奈挣扎无奈。适逢雨水与诗歌揪住的德令哈仿佛再次听到姐姐踩着朝阳一直
诗歌 | 诗二首 照亮了她白色的裙子几团绿光闪闪烁烁照亮了清晨的薄雾照亮了她的白色裙子母猫与四个崽仔环绕着她进食一个退休的老记者一天到夜跑过不停他其实也听话出门关卷闸门总留出一条缝好让猫进去代他守着窝导游李姐唐玄宗姑姑
诗歌 | 一千年(外二首) 泥土紧握树的根脉纠缠骨骼“佳人相见一千年”,一千年啊路漫漫,苦苦追寻,不抵在你的面前出现片刻剪碎光阴,一刹,爱恋被强制暂停若无法再相见,他会去往下一个千年,泪涔涔诗人合上双手,吟游到白头,执念皆草木可
写作课 | 文化散文的大历史品格 如果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文化散文作为一种文学的文化,大历史品格就必然是它的一个突出特点。一、以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为指导,书写我党伟大的历史和伟大的
评论 | 他究竟想挖掘到人性中的什么 张建全是一个集多种身份于一身的作家。他在入伍期间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新闻干事,在转业后当过国企领导,后下海经商。多重身份的职业经历造就了其同样缤纷的写作,创作题材包含小说、散文、诗歌作品,丰富的生活
评论 | 回望商海前尘的样本 “提起故人故事泪湿眼眶,谈及旧爱旧恨寸断肝肠……”,一个曾经的国企领导,穿梭于深圳、海口,以散文式小说,或曰小说体散文,写下亲历两大特区的商海往事,主要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故事。60个小故事,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