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 | 秦汉时期以来的鬼神信仰 中国有着绚丽多彩的神话传说,早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就有了神灵崇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之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神话大抵以一‘
《群书治要》讲座 | 《群书治要》中的乐教思想 学琴师襄 〔清〕焦秉贞音乐是感人至深的艺术形式,对人的心灵成长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乐也是孔门“六艺”之一。“士无故不撤琴瑟”,显示出音乐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可以说,古人
经典名篇 | 七夕诗 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瑶台涵碧雾,琼幕生紫烟。妙会非绮节a,佳期乃良年。玉壶承夜急b,兰膏依晓煎c。昔悲汉难越,今伤河易旋。怨咽双念断,凄别两情悬。注释:a 绮节:此处指七夕。b 玉壶:滴漏,古时计
经典名篇 | 下第 枉为乡里举,射鹄艺浑疏。归路羞人问,春城赁舍居。闭门辞杂客,开箧读生书。以此投知己,还因胜自馀。【品读】这是一个落榜生写给友人诉说苦闷的诗:他说自己学问不精,没考中,枉为举人,真没脸回乡,且在长安租个
经典名篇 |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 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a。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何事偶君同。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遥知玉斧初斲b,重到广寒宫。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为我
中华哲学智慧 | 身心并重、形神俱养的生命智慧(二) 二、道家对人的身体和心灵之间关系的探究讲完了儒家,再看看道家。在道家哲学里,人的生命也同样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可以用“重身贵生”来概括道家的身心观,教导人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炼养生命。《道德经》中共有
故宫故事 | 以星为名的紫禁城 “故宫旧称紫禁城。”故宫的导游如是说,故宫的纪录片如是讲,与故宫相关的书籍也如是写,凡对故宫有一定了解的人,大多对这句话耳熟能详。那么,“紫禁城”究竟是何意,故宫自何时起正式以此为名,这一名称在历史洪
读《庄》札记 | 漫漫修“德”路 三、“放不下”的郑子产《庄子》中的理想人物,如藐姑射之山的神人,从外貌到内心都是尽善尽美、完满无缺的。“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是多么纯洁无瑕!然而,《德充符》所写的现实社会中的“德满”“全德”之人
多聊茶 | 临安春雨中,陆游端起一杯茶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若论写作茶诗的数量,唐代诗人中白居易是第一
魅力汉字 | “一骑红尘妃子笑”中,“骑”读jì,还是qí? 《三国演义》当中,大将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可谓脍炙人口。虽然故事本身是作者的演绎,不乏夸大其词的成分,但是像关羽这样的英雄豪杰骑于高头骏马之上、纵横沙场的形象却深入人心。那么,中
茶余饭后 | 下有苏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站在杭州的角度,如果把这句谚语中的“苏”,当做北宋诗人苏东坡的“苏”,也未尝不可。众所周知,苏东坡与杭州的因缘颇深,密不可分。杭州有苏东坡,是莫大的幸运。而苏东坡,又注定要为杭
茶余饭后 | 苏轼的月夜 人们都知道,李白写月的诗篇很多,但苏轼也不遑多让,在他笔下,一轮明月不仅丰富多彩有生命,而且有情有义有哲思。月下的他,逍遥快乐,一片冰心。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词一下子就
茶余饭后 | 此山无路,就在他山登顶 黄元御是清代著名医学家,他医道高深,医术精湛,著作等身,声望素孚,被誉为“黄药师”“医门大宗”,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仁道药济”予以褒奖。黄元御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嗜书如命,其父为其延请名师
随笔·札记 | “互助”的三重维度 罗尔斯在《正义论》开篇就谈及正义是社会体制的第一美德,也就是说,以公平或平等为核心的正义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追求,但它并不是一个社会原初的价值或道德规范。社会之所以存在与延续,其基本前提应是互助。对
随笔·札记 | 曲心款款,词眼望穿:韦庄《菩萨蛮》赏评 《菩萨蛮》五首是韦庄的代表词作,历来被奉为词中经典但也争讼颇多,从作者身份到写作时间地点,从词的主题到事典的解读等都有各家自持己见,纷繁复杂,其中叶嘉莹先生的分析结论最为有力和充实:“韦庄曾多年流离江
中华书摘 | 知青岁月,我在窑洞教娃娃 第一堂课清早起来,特地找出件干净的中山制服换过,将身子挺直了,去到讲台站下。窑洞里面,全体学生娃已端坐得整齐。从前排看过去,见许多娃都换了洗净的布衫。但光线昏暗,辨不清面孔。只看见昏暗中都是眼睛,散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