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 | 长翅膀的马 一艾力努尔·特列甫巴勒德是从天边来的。先是一个小小的白点,慢慢移动着,看起来像是骑马的人。过了很久,渐渐近了才看清,他是开车过来的。我们在路上相遇。“你的翅膀呢?”我打趣他。他下了车,转身朝天边指了一
开卷 | 童年的马兰 暮春时节,在湿地公园的水边邂逅了几株开花的马兰,非常欣喜,流连许久。也见过开花的马兰,只是不曾细看。今天一看,忽然想到了国画中兰花的画法,那细长的叶子不就是“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吗?花也是啊,
特别报道 | 致敬中国人,致敬新时代 20世纪50年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曾是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具体想象。对当下的我们来说,无现金支付、高铁、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家居……随意一个例子都能让几十年前的人咋舌不已。当中
特别报道 | 那是我用勇气创造出来的世界 “90后”插画师须臾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的一个小山村,那里被她戏称为连“十八线小镇”都算不上。须臾18岁前最远只到过上海和杭州,从小在江南水乡郁郁葱葱的田野风情里长大,她一直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的
特别报道 | 拥抱世界的小城女孩 一我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小县城,一个至今没有通火车的小县城。18岁之前,我没有离开过那里。北岛在《青灯》里说“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对18岁之前的我而言,我的世界就只有县城那么大,掏一块钱坐上
特别报道 | 感谢时代,我能回家上班 一今年上半年,我干完了一件大活儿—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名为《回家上班》。有朋友听说,立马好奇发问:“嘿,你都回家了还要上班吗?怎么上班?”先来解释“回家”。通常我们默认女性回家就是做全职太太,有儿女
特别报道 | 三个拳友 一认识标哥后,我对中医的固有印象被彻底改变了。在我的印象中,中医医生仙风道骨,鹤发童颜,被白大褂包得严严实实。标哥不同。他是从医30多年的老大夫,头发乌黑,坐诊时白大褂下穿着运动背心。脱下白大褂,可以
特别报道 | 她们仨 “50后”谭湘光对我的来访显得并不热络,在竹笼机前面坐着的她自顾自地沉浸于经线纬网中,旁若无人。竹笼机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像是在轻声吟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而她是这首歌谣沉默的编织者。陆游那句“天为碧罗幕
特别报道 | 爱书人的黄金时代 一对喜欢看书的人来说,最痛苦的事是找不到书看。偏偏我出生在中部地区的小村庄,20世纪90年代的农村,别说书了,就连报纸都不知道从哪儿订。对故事和知识的渴望大概是人的天性,只是在我身上,这股渴望尤其强烈
特别报道 | 想要思念不漫长 一姥姥家什么都好,就是上厕所实在太让人害怕了!厕所就在土坯房后面,我害怕通往厕所的那条窄窄的小路,高低不平的木桩子之间总挂着几张蜘蛛网,每张网的中心都会盘踞着一只硕大的蜘蛛!它们似乎在对每个经过的人伺
心的对话 | 母亲加入了民乐队 一加入公园里的民乐队之前,钟嫂已经闹过两次,坚持要回湖北公安县老家。那时她的儿媳妇已经生完孩子返岗上班6个月,钟嫂也来深圳半年多了。那可能是她这辈子最憋屈的半年—倒不是儿子和儿媳妇对她不好,而是深圳大
心的对话 | 和妈妈一起旅行 一关于出远门的记忆,最初是妈妈带给我的。6岁时我初次跨省旅行,去的是首都北京。那是我第一次乘坐绿皮火车,还是硬座,半夜妈妈将报纸铺于座椅下,制造出一张能让我席地而卧的“床”。年幼的我感受着持续不断的震
心的对话 | 亲爱的女儿 一想到夏天就快结束了,我出地铁站的第一件事就是跑进水果店买西瓜。怕吃不完,买了一半。是麒麟瓜,沙沙的红瓤,包了保鲜膜,提在手上沉甸甸的。如果你在家,我就会买一整个,切开以后拿出两把不锈钢勺子,一人抱着
无关风月 | 全球导航系统对比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为各种应用领域提供了定位、导航和时间同步服务。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四大导航系
无关风月 | 什么是美联储降息 美联储降息是指美联储决定降低其设定的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银行之间相互借贷的短期利率,也是商业银行向美联储借款的成本。当美联储降息时,意味着借贷成本降低了,银行可以更低的成本互相借贷,进而可以更低的利率
无关风月 | 你需要了解的台风知识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在北大西洋、东北太平洋称作飓风,在西北太平洋则称为台风。它们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具有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的表面风向环流的持久性旋涡。台风命名大揭秘台风并不是随便起名的。台风的名字
城南旧事 | 燕子来时雨 一小燕是我在卫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刚到寝室,我的行李还没放好,一个女孩突然从背后跳出来,一巴掌拍在我的肩膀上,咧着嘴问我挑哪张床。我从没见过这么自来熟的人,吓了一跳,朝门后那张床的下铺伸了伸手指。没等
城南旧事 | 估堆儿 路边一车一车全是西瓜,不知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西瓜。卖西瓜的开着汽车卖,叫卖声是从放在车厢里的喇叭中传出的:“西瓜,又脆又甜……”卖西瓜的人蹲在车厢旁忙着称西瓜,身边站着的城管低声念叨着:“再称几个就走
笔端流云 | 菖蒲幽远 少年时,喜欢眼前繁花盛开,绿叶丛中红花、黄花、紫花千朵万朵堆叠……中年之后,心绪转淡,开始喜欢那些静悄悄的绿叶了,尤喜那些生长在偏僻水边的植物,比如柳树、芦苇、菖蒲……想一想,还是菖蒲最合我意,因为菖
专栏 | 腌蒜薹 一20多年前,我和张大器在城中村合租。那个城中村叫后村,在大雁塔的后面。后村紧挨着赛格。当年赛格的生意真好啊,半条街熙熙攘攘,都是卖电脑的。在赛格,做销售的有男有女,清一色刚出校门的年轻娃。就算已经工
专栏 | 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 一我上小学时流行一份报纸,小学生人手一份,报纸名为《小学生作文报》。我还记得报纸第三版有个固定的漫画栏目。漫画的主人公是个洋葱,在故事中叫“洋葱头”,故事如此深入人心,主人公的名字如此朗朗上口。全班只
专栏 | 俗人风雅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提到: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树下喜报云:“有一身花矣!”余因有句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担粪人看见梅树“有一身花矣”,自然是欣喜的,这一句让袁枚惊奇,因觉出了
专栏 | 秋月梨二叔的“说唱宇宙” 这个夏天,李平信比往常更忙碌了,除了照料梨园,他还要出趟远门,去无锡参加今年的快手光合大会,代表创作者演讲,这是一年前的他无法想象的事。在李平信的前半生里,他的日夜只属于农田和村庄。日复一日的劳作雕刻
专栏 | 大国重器:自主创新 中国智造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中国天眼”(FAST)、嫦娥工程……这一系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飞天遁地、穿山入海,不仅帮助全人类大大提高了解密地球、探索宇宙的能力,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苟日新,
文化瞭望 | 记忆中的气味 本本月月最最佳佳琳月:雪花膏是我童年最温馨的回忆,每当打开那小巧的铁盒,一抹熟悉的白润在指尖绽放,那淡淡的香气总能让我穿越时空回到那些与奶奶共度的时光。奶奶总是用手轻柔地将雪花膏涂抹在我的脸上,那股淡
文化瞭望 | 思想碎片 人有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自己的需求,可惜很多人都羞于表达这个,好像是害怕被拒绝,又好像被人看见了就显得自己脆弱了一样。事实上,表达需求是对自己价值的一种认可,承认内心的渴望,才有机会去实现满足。
文化瞭望 | 笑 场 笑话你:“我们啥时候建一个拖延症互助小组吧。我真的受不了我自己了!”你朋友:“行。那明天弄吧。”“你帮我想一下,致辞前除了‘先生们、女士们’,还有什么更准确的称呼语吗?”“朋友们、敌人们,大家好。”儿
文化瞭望 | 书 房 长安何曾负少年蟠桃叔 著类型:随笔陕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7月全书24篇,《抓小鸟》《木香园》《贼娃子》《见网友》《买衣服》《逛小寨》《笼笼肉》……乃是蟠桃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写下的和西安有关的青春回
文化瞭望 | 光影流音 特别推荐:里斯本丸沉没导演: 方励类型:纪录片1942年,日本武装征用的“里斯本丸”号货船在中国东极岛附近海域被美军潜艇击沉。没人想到船上关押着1816名英军战俘,更无人知晓中国渔民无畏的救人壮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