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 春到江南 1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近了山幽水静的江南。路边上的柳树,吐出了鹅黄的新芽,在早晨的阳光下,闪着鲜嫩迷人的光泽,优雅、秀丽、骄矜、活泼,柔柔地在那里向你微笑。当你从柳树下走过,它会轻抚着你的头发,有时
三叶草 | 荨麻 1秀葽在公交车上接到电话,秀葵打来的。秀葵很少主动找她,秀葽清楚,他是那种除非天塌下来,不然就死扛着的人。那是她离了婚,干起培训行当没多久的事。三月的一天,窗外正飘着冷雨。小地方的人说话,口气总是那么
三叶草 | 与草芥为邻 草是有命根子的,或深锲土壤,或纵横交织,编就了一张张强劲的生命之网。纵然地面灰烬狼藉,但根须依然不死,在地下暗暗蓄势,以待开春的第一缕南风。这样看来,草到底是赢家,因为它扎根泥土,承接地气,故而不朽。
三叶草 | 鲁娟的诗 夜  奔电闪雷鸣,暴雨如注雨行如音符拍打车窗多少年,我早已不急急奔赴——只为这个清晨那远山,那近林那清新,那悠长众鸟鸣叫,余音飘散万物润泽,呼之欲出空气中浮动不可言传的美好镜中人已过不惑又恍若
小说 | 风光的事 花初露帮着叶晨光把喜对子写完,就接到了花艳美的电话,接完电话,便出起神来。晨光一看,三下五除二收拾完笔墨就对走过来的岳母说,我们回了。可岳母没接他的话,问初露,谁这么晚了又打来电话?初露像是打了瞌睡被
小说 | 大暴雪 一周明怎么也没想到,他调任兴旺供电所所长,迎接他的会是一场大暴雪。就在立冬的前一天,他被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李博和办公室主任徐占辉送到距公司七十多公里的兴旺供电所。在供电所全体员工参加的会议上,当李博宣
小说 | 麦穗儿黄了 1了秧的当天晚上,婆婆早已入睡,儿子春子和秋子早就进入梦乡,厢房里的爷爷和奶奶也早就熄了灯,麦穗却在床上翻来覆去。来喜跟她约好了,明天一早在村头的小树林里等她,他们俩要私奔,去深圳,到那里打工,到那里
散文 | 足迹 在祖国最西部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说起布茹玛汗·毛勒朵大妈的爱国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花样年华的少女,到古稀之年的老人,她五十多年如一日,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边防线上巡边护边
散文 | 中秋纪 眼里咫尺,心底千里。读高阳的“红楼梦断”系列,发现了王安石的《无营》诗。王安石被罢相后到了江宁府,干了一年就辞职了,让人联想到《觉醒年代》中鲁迅在衙门口仗“牌”而立,上书三个大字:不干了。王安石晚年丧
散文 | 外婆家的河滩头 八十八年前,我出生在江南水乡。三万六千顷的太湖水滋养着水乡人,而小河连着古运河,更使苏州人引以为傲。外婆家住在水乡农村,地图上看,似乎相距不远,其实,走水路却很远很远,起码要半天时间。尽管如此,妈妈还
散文 | 寂寞边墙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辽宁是在长城之外的。其实,在山海关以东还有长城,那是当年明朝统治者为了确保辽东地区安全,修建的一条西起辽宁绥中,东抵丹东鸭绿江的长城。因当时这里是明朝的国
散文 | 浴锅 我不知道别人小时候是怎么解决洗澡问题的,我小时候,洗澡是在浴锅里进行的。浴锅,是苏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洗澡方式,用铁制造的一口大锅,架在灶膛上,每次洗澡之前将水倒入其中,然后在灶膛里通过烧柴加热,加热到一
诗歌 | 知我者猫也(组诗) 知我者猫也看书时,它伏在一旁打呼噜放下书,悄悄接近它,并使额头和它保持一个高度,问它在梦里是不是去了另一个星球?——它被我吵醒。现在对我的举动产生了兴趣,猜想此刻同我在一起除了睡眠,是不是还有饥饿?当
诗歌 | 站在光的源头(组诗) 我是煤矿的子民我是煤矿的子民我的前半生都是在大屯煤矿度过的作为一块站立的煤,行走的煤,清洁的煤我在矿区的生活,是缓慢的如运煤车,默默驶出选煤厂我把矿灯顶在头上,煤炭就有了光我把矿灯摘下煤炭就躲进黑暗里
诗歌 | 阳光总比雨水多(组诗) 阳光总比雨水多伸出左手托住蓝天白云伸出右手托住欢乐忧愁我打开心灵的窗户接住霞色海韵远山鸟鸣跨过的沟坎虚度的光阴已在一朵花里寄存过去与未来留存的间隙正被一些疼痛或幸福填满草木细数春秋提示只要不停地向前走
诗歌 | 明日小满(组诗) 七  夕它们已是一群羊纯白,温软,同镶晶亮的眼眸同样食草,在林间漫步,或奔跑同样眷恋熟悉的牧民,山坡饮罢溪水,它们同样酣睡,做梦梦时攀上天空——在七夕它们已是一群羊不再是她胸口的群鹿当他经过,
诗歌 | 谷雨(外一首) 连心十指。因为敬畏迟迟不敢触碰这首名叫谷雨的诗那些曾经抛洒的热血热泪喷薄如日月。滚滚如春潮春雷都在胸中深刻心头激荡慈悲忧患般延伸着宛若一些古老泛光的岁月生动如壁画。奔涌如诗魂鲜花抑或玫瑰啊彻底的怒放。
热风 | 江南魔镜:姑苏城外樊店寺的烈帝故事 我是要到迁居常州后才知道,原来老家村子里的樊店寺是一座供奉所谓江南保护神陈杲仁的烈帝庙,或者叫做烈帝行宫。而且,这个烈帝庙祖庭还在常州城内青果巷某座中学里。相传隋唐换代时,隋朝大司徒陈杲仁因与岳父沈法
热风 | 在异乡与异乡飘荡 游来游去的鱼——周洁茹和她的作品从常州走出的女作家周洁茹,是一名70后。1991年,她首次在《少男少女》发表诗歌《雾》,真正“出道”于1993 年,时年17岁的她在自己打暑假工的常州文学杂志《翠苑》发
热风 | 策彦周良《入明记》中的常州匾额与楹联 策彦周良(1501年-1579年),系日本室町时代禅僧,曾任京都天龙寺妙智院主持,法讳周良,号怡斋、谦斋,明代嘉靖年间先后两次作为官方使节前往北京朝觐。熟习汉诗文的策彦将自己沿运河北上的经历记录下来,
出新 | 如何摩挲青春的“疼与痒” 冷峻笔墨间的“笑与泪”陈思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巴比伦”每个人都有过茫然的青春年代,有过成长的漫长心路历程,路内以路小路为主人公,以其独有的戏谑、随性又不乏严肃的笔调描绘了九零一代的别样青春图景。读《少
出新 | 罩子 黄阿婆第三次从梦里被拽出来,外面的世界虽然隔着窗帘,但也终于蒙蒙亮了。阿婆扭过头去,一旁的黄老头呼噜声震天,鼾声差点把另一侧的鸟的叫声和公鸡打鸣遮掩掉。缓缓地坐起身来,骨头咯吱吱响了几响——在呼噜里这
出新 | 风雨一番 忆红色江南 说起江南水乡的红色交通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陌生。毕竟,如今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已经是现代化的商业江南水乡,这份成熟矜贵与红色交通站所书写的风声鹤唳很难产生关联。因此,传源团队心怀续燃点点星火的期望,踏
出新 | 深秋的回忆 辛丑年霜降那天清晨,刚睡醒的大卫照例拿起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浏览起关注已久的微信公众号“感悟人生”,看到有新发布的小提琴曲《爱在深秋》,便慵懒地蜷缩在松软的被窝里慢慢欣赏起来。听完一遍后,大卫有些意犹
出新 | 种子的初心(外一篇) 小时候老师曾问过我们:金子和泥土,哪个更有价值……长守一方地,滋丰三代人;去留无有意,种子万年春。我外婆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如今的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周末和家人一起去宜兴老家,虽然,外婆她老人家已经不在